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0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6篇 |
内科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145篇 |
特种医学 | 6篇 |
外科学 | 9篇 |
综合类 | 37篇 |
预防医学 | 3篇 |
药学 | 2篇 |
中国医学 | 13篇 |
肿瘤学 | 7篇 |
出版年
2015年 | 3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蝶骨嵴内侧脑膜瘤的诊断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手术治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2月至2003年4月手术治疗的38例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结果 38例病例中,30例获得全切,6例获得次全切除,2例大部切除。术后死亡1人。随访30例,其中偏瘫2例,动眼神经麻痹3例;术前视力下降的16例病例中,术后视力改善11例,无变化3例,加重2例。结论 手术是治疗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重要手段,显微操作和合理利用蛛网膜界面保护重要血管、神经可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术后神经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中CDK4,MTS基因异常及pRb表达改变与脑胶质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PCR-SSCP,分子杂交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8例不同病理分级脑胶质瘤。结果 p16基因表达阴性或pRb无表达或CDK4扩增多为单独发生,其中III-IV级肿瘤中pRb,p16蛋白失表达或p15基因缺失或CDK4基因扩增的综合发生率为89%(42/47),结论 脑胶质瘤中细胞生长周期“关卡”蛋白p16,pRb,或CDK4单因素的异常比交错并发的改变更为常见,p16,pRb失活或CDK4扩增的任一改变,即可能破坏细胞增殖的正常调控,促发脑胶质瘤细胞的癌性增殖或恶性演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寻找胶质母细胞瘤(GBM)9号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肿瘤抑制基因的杂合性丢失(LOH)区域,为发现和定位肿瘤抑制基因(TSG)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采用荧光标记引物和377型DNA序列自动分析仪,分析2l例GBM9号染色体上20个微卫星多态性标记的LOH.结果21例GBM中,在14例的9号染色体上检测到LOH,33.0%(93/282)可提供信息位点存在LOH.在9p和9q上存在LoH的GBM分别有14例和10例.在位于9p21-23的D9S286位点以及9p21的D9S285~D9S157位点间区域检测到较高LOH率,分别为52.6%、43.8%~46.7%.结论染色体9p上等位基因的丢失可能在GBM分子水平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在9p21-23的D9S286位点、9p21的D9S285~D9S157位点间区域可能存在与GBM相关的多个TSG,可能包括位于9p21上的p16和p15基因,在p16、p15所在染色体区域的远端9p21-23可能存在其他未知的TSG. 相似文献
14.
针麻在大脑深部及功能区新生物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90年6月至1995年12月全国神经外科外麻研究协作组进行针麻在大脑深部及功能区新生物手术中应用的规范化研究。共积累了100例资料,包括大脑深部手术20例和功能区手术80例。通过统一操作规程、评级标准、病例选择指征、针麻穴位、刺激参数及辅助用药的研究,表明结果稳定,重复性好,成功率(Ⅰ级率)达98%。认为此方法可作为大脑深部及功能区占位手术的常规麻醉方法之一。文章还就联合耳针、体针取穴与针麻效果、辅助用药的机制、手术方法改进、针麻用于脑深部及功能区手术优点及存在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膜血管瘤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我科收治的5例脑膜血管瘤病的临床表现、神经影像特征和病理。结果脑膜血管瘤病常在青少年起病,以癫痫多见,病理上发现病灶多位于大脑皮层内,累及软脑膜,围绕小血管生长的纤维母细胞样梭形细胞,vimentin阳性,部分EMA阳性。手术切除后癫癎控制满意。结论脑膜血管瘤病是颅内较为罕见的良性病变,手术切除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Glioblastoma multiforme (GBM) is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primary malignant brain tumor. Although comprehensive therapeutic measures are available, recurrence is very frequent and the prognosis of GBM remains dismal. To date,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molecular pathogenesis associated with GBM recurrence. According to Knudson ' s two-hit hypothesis of tumor suppressor gene (TSG) inactivation,1 deletion of a chromosomal region, as revealed by loss of heterozygosity (LOH), is often indicative of the presence of a potential TSG. Allelotype studies involving a comprehensive LOH analysis of the whole genome can provide more detailed and thorough information for detecting genetic anomalies than traditional LOH analysis. The present study is designed to conduct a genome-wide allelotype analysis of one patient ' s primary and corresponding recurrent GBM tumors in an effort to reveal molecular genetic altera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recurrence of this malignancy. 相似文献
18.
帕金森病 (Parkinson’sdisease,PD)的治疗仍然是医学界的一大难题。丘脑切开术 (thalamoto my)等手术和左旋多巴 (L Dopa)等药物的疗效均不够满意。近年来PD的慢性深部脑刺激 (chronicdeepbrainstimulation ,CDBS)疗法取得了较大进展 ,显示出良好前景 ,成为PD的有效疗法之一。本文综述了CDBS治疗PD的最新进展 ,包括丘脑腹中间核 (ventralisintermediusnucleus,VIM核 )和丘脑底核 (subthalamicnucleus,ST…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寻找胶质母细胞瘤 (GBM) 11号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肿瘤抑制基因的杂合性丢失 (LOH)区域。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 ,采用荧光标记的引物和ABIPRISMTM3 77型DNA序列自动分析仪 ,分析GBM 11号染色体上 18个微卫星多态性标记的LOH。结果 :在 47 6%GBM 11号染色体上观察到LOH ,11p和 11q的LOH率分别为 42 9%和 2 3 8%。 11q上所有位点的LOH率都较低 (<3 0 % ) ,在 11p上的下列区域检测到较高的LOH率 :11p 15 5上的D11S40 46(3 3 3 % )位点、11p12 p13上的D11S90 5 (4 1 2 % ) D11S93 5(3 7 5 % )区域。结论 :在 11p 15 5上的D11S40 46位点、11p12 p13上的D11S90 5 D11S93 5区域可能存在多个与GBM相关的肿瘤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