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VitD3水平与骨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检测了部分慢性乙型肝炎(下简称慢乙肝)及肝硬化患者的血清1,25(OH)2D3,骨钙素(BGP),甲状旁腺素(PTH),钙,磷及尺桡平均密度(BMD),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血清1,25(OH)2D3,BGP及BMD值均明显下降,肝硬化组下降尤为显著,肝硬化组血清PTH显著升高,两组患者血钙明显降低,而血磷三组间无差异,1,5(OH)2D3水平与BGP,BMD呈显著正相关;PTH与血钙,BMD无相关性。提示慢性肝病患者存在以骨形成减少为主的骨代谢紊乱,其中血清1,25(OH)2D3减少为关键因素,PTH虽升高,但与肝病患者骨密度变化无相关。  相似文献   
32.
CD3AK杀伤机理及其杀伤活性调控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抗CD3单抗和人rIL-2共同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制备人CD3AK细胞(CDAK).采用LDH释放法、ABC-CELISA法、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观察了CD3AK杀伤癌细胞的机理及人rIFN-α、rIFN-γ、rTNF细胞因子、化疗药顺氨氯铂(CDDP)和阿霉素(ADM)对CD3AK杀伤活性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①粘附分子ICAM-1/LFA-1参与CD3AK的杀瘤过程,并且rIFN-α、rTNF的促CD3AK杀伤效应亦是通过上述途径实现的.③CD3AK通过分泌可溶性杀伤因子间接杀伤癌细胞.③CD3AK通过膜相关TNF参与杀伤效应.④CD3AK介导癌细胞凋亡.⑤化疗药CDDP和ADM处理癌细胞后,提高其对CD3AK杀伤活性的敏感性,CDDP促杀伤效应与其上调癌细胞表面ICAM-1、HLA-ABC抗原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HLA-G反义寡核苷酸逆转肿瘤细胞免疫逃逸,提高免疫效应细胞识别杀伤活性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反义核酸技术合成HLA-G反义寡核苷酸(ASODN),硫代化修饰与脂质体形成复合物,转导入高表达HLA-G的绒毛膜癌细胞系JEG-3.采用RT-PCR方法检测HLA-G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HLA-G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MTT法检测:NK杀伤活性、CD3AK杀伤、增殖活性的变化;ELISA方法探讨ASODN调节CD3AK细胞因子IFN-γ产生的变化.结果:HLA-G ASODN可显著抑制HLA-G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逆转可溶型HLA-G分子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抑制作用;可部分逆转HLA-G分子对CD3AK细胞产生IFN-γ的抑制作用,并增强CD3AK的增殖活性,增强JEG-3细胞对CD3AK的杀伤敏感性.结论:HLA-G ASODN通过抑制肿瘤细胞HLA-G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增强NK,CD3AK的杀伤作用和机制,发挥逆转肿瘤细胞免疫逃逸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中药单体淫羊藿苷(icarrin,ICA)、黄芩苷(baicali,BAI)联合化疗药多柔比星(doxorubicin,又称ADM)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诱导配体(proliferation-inducing ligand,APRIL)的表达,进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逆转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的作用和机制。方法:MTT法检测25μg/ml ICA、200μg/ml BAI、2μg/ml ADM以及12.5μg/ml ICA 1μg/ml ADM、100μg/ml BAI 1μg/ml ADM等5个用药处理组与未用药对照组HepG2细胞的增殖活性;RT-PCR检测APRIL及其受体HSPG、凋亡相关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CD3AK(anti-CD3 antibody induced activated killer cells)对用药处理组和未用药对照组HepG2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ICA、BAI以及ADM对HepG2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时间依赖效应;ICA、ADM、ICA ADM、BAI ADM组作用96 h抑制率最高,分别为(29.30±6.62)%、(63.60±1.35)%、(99.03±0.10)%、(98.89±0.18)%(均P<0.01)。HepG2细胞高表达APRIL及其受体HSPGmRNA。ICA、BAI以及ADM下调HepG2细胞APRILmRNA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 mRNA的表达水平。ICA、BAI、ADM以及ICA ADM、BAI ADM能增加HepG2细胞对CD3AK细胞杀伤的敏感性,杀伤率由对照组的(30.00±4.50)%分别增加到(97.23±5.11)%、(93.12±9.88)%、(60.45±5.71)%、(43.87±8.2)%、(47.25±2.68)%(均P<0.01);且经CD3AK作用后,HepG2细胞bcl-2 mRNA的表达进一步下调。结论:ICA、BAI联合ADM抑制HepG2细胞APRIL、bcl-2 mRNA的表达,进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同时增强其对CD3A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逆转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  相似文献   
35.
干扰素(IFN)是一类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近年来研究发现, IFN与肿瘤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后,主要通过JAK/STAT信号途径来调节一系列IFN刺激基因的表达,影响肿瘤细胞凋亡传导通路及某些凋亡调节因子,增强肿瘤细胞对凋亡信号的敏感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36.
淫羊藿苷体内抑瘤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icariin,ICA)对肝癌细胞H22荷瘤小鼠体内抑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肝癌细胞株H22右腋皮下接种C57BIM6小鼠,建立小鼠体内荷移植瘤模型。接种H22细胞后24h,用高、中、低不同剂量(9、4.5、2.25mg/ml)的ICA和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30mg/kg)进行局部注射治疗,待荷瘤对照组肿瘤长至1g左右,各组小鼠称重,处死。留自凝血,取血清检测TNF—α;依次取脾脏及肿瘤组织称重;取1/2脾脏和肿瘤组织制成单细胞悬液,剩余的用10%中性甲醛溶液固定,做病理切片和H—E染色以及TUNEL实验;脾单细胞悬液用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CD3、CD4、CD8、DX5等抗原分子的表达;肿瘤单细胞悬液用AnnexinV/PI双染检测肿瘤细胞的早期与晚期凋亡情况,同时取适量的瘤细胞用70%乙醇固定以FACS检测肿瘤细胞周期各时相的分布情况。结果:Cy治疗组抑瘤率为67.16%,ICA高、中、低剂量治疗组抑瘤率分别为24.63%、32.84%、5.22%。AnnexinV/PI双染结果表明,Cy治疗组与ICA治疗组早期凋亡细胞率均高于荷瘤对照组[Cy组为(9.11±1.584)%,ICA组为(7.14±1.376)%,荷瘤对照组为(3.6±2.38)%]。TUNEL结果显示,ICA治疗组凋亡指数为(5.35±0.73)%,显著高于荷瘤对照组中的凋亡指数[(1.03±1.17)%](P〈0.01)。正常小鼠血清中未检测到TNF—α的存在,而ICA治疗组及Cy治疗组中检测到微量TNF-α。病理检测表明,ICA中、高剂量组肿瘤组织中出现较多的灶状及小片状坏死,包膜处及肿瘤边缘可见瘤细胞坏死,包膜及肿瘤组织中可见少量的炎细胞(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浸润。结论:ICA有显著的抑瘤作用,可能通过促进实体瘤细胞早期凋亡引起肿瘤组织坏死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观察c-myc反义基因抑制人高转移性肺癌PG细胞增殖,下调侵袭黏附性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合成c-myc反义寡核苷酸,经脂质体包裹,转导入c-myc高表达的PG细胞中.RT-PCR方法检测c-myc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c-myc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黏附实验检测PG细胞的黏附性.结果c-myc反义基因(>0.625μmol/L)对PG细胞c-myc mRNA、蛋白表达和细胞增殖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处理PG细胞72 h后,20~80 min不同时间的细胞黏附百分率,从50.0%,81.27%和90.0%分别显著下降到31.5%,37.5%和30.0%(P<0.05),下降呈时间依赖效应.结论c-myc反义基因抑制PG细胞c-my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同时下调增殖活性和侵袭黏附性.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Fas、CTLA-4和RhoBTW2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60例原发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和30例乳腺正常腺体组织中Fas、CTLA-4和RhoBTB2基因的mRNA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Fas、CTLA-4及RhoBTB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99±0.285、1.045±0.302和0.625±0.160,而在乳腺正常腺体组织中分别为0.502±0.178、0.418±0.140和0.843±0.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腋淋巴结转移患者乳腺癌组织中Fas基因的表达(0.782±0.313)显著高于无转移患者(0.557±0.146,P<0.01),Ⅱ期患者乳腺癌组织中CTLA-4基因的表达(0.978±0.330)低于Ⅲ期患者(1.134±0.240,P<0.05),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乳腺癌组织RhoBTB2基因的表达(0.597±0.157)低于浸润性小叶癌(0.717±0.145,P<0.05).Fas、CTLA-4和RhoBTB2的mRNA表达均与乳腺癌患者年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和生存时间无关,且3者间亦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 Fas、CTLA-4和RhoBTB2的mRNA表达均与乳腺癌发生、发展有关.Fas mRNA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有关,CTLA-4 mRNA表达与乳腺癌分期有关,RhoBTB2 mRNA表达与乳腺癌病理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人肝癌细胞系BELT402体外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MG-132处理体外培养的BEL7402细胞,采用MTT法测细胞的生长抑制率,Annexin V/PI法、电镜、DNA片段分析观察MG-132对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比色法测半胱天冬酶cagpage-3活性的变化。结果:MG132可明显抑制BEL7402细胞体外增殖,随着MG132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延长,细胞凋亡率增加,电镜观察发现,经MG-132处理后的部分细胞具有凋亡细胞的典型形态特征,细胞DNA抽提电泳发现特征性凋亡梯状条带,caspase-3活性显著升高。结论:MD132可抑制人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