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7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1篇
  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脑卒中急性期的血糖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大龙  毕艳 《药品评价》2008,5(11):512-513
糖尿病是危害人们健康的重大疾病,全球约有1.5亿糖尿病患者,我国35~74岁成年人中糖尿病患者近2600万,其中90%~95%是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病情具有隐匿性,导致糖尿病低知晓率。美国住院患者中糖尿病患病率达12.%~25%,据估计每2个已知病史的住院糖尿病患者,就有1个是先前未得到明确诊断的。2004年,广东省10家医院8753例住院患者糖尿病调查结果表明,住院糖尿病患者占总住院患者的15.1%。  相似文献   
92.
目的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制作疟疾专题图,分析探讨云南省元江流域疟疾的流行态势。方法运用ArcView GIS软件,建立云南省元江流域10县1953、1963、1973、1983、1991~1995及2000年的疟疾发病状况数据库。结果获得该流域20世纪50年代至2000年的疟疾发病率时空分布图,及其1991~1995年发热病人血检结果、居民疟原虫血检结果和恶性疟情况分布图。结论运用GIS,通过制作疟疾专题地图,可以对云南省元江流域10县的疟疾流行状况从时间、空间等方面进行直观、准确的分析。  相似文献   
93.
94.
大黄酸对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疗效观察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目的:观察大黄酸防治2型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方法:以高糖高脂饮食联合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注射方法诱导出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后,分模型组、预防组和治疗组,后2组分别在STZ注射后1周和1个月后给予大黄酸100mg/kg剂量灌胃,每日1次,连续6个月,在不同时间进行形态学和有关生化指标的观察。结果:大黄酸预防给药和治疗后的观察结果显示,大黄酸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的24h尿蛋白排泄,改善肾重指数。肾脏组织病理学显示,大黄酸处理后的糖尿病大鼠肾小球和丝球体的面积明显减小,襻腔扩张减轻,系膜增生和细胞外基质减少。大鼠肾小球纤连蛋白沉积明显减弱。大黄酸也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脂水平。以上作用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效果越来越明显。胰岛素抑制试验表明,在大黄酸预防给药和治疗6个月后,糖尿病大鼠的血浆稳态葡萄糖水平(SSPG)显著降低。以上结果比较,以预防组效果为佳。结论:大黄酸通过降低糖尿病大鼠的尿蛋白排泄、减轻肾脏肥大、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脂水平,有效地防治2型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95.
2型糖尿病患者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 HEV)感染状况,并分析糖尿病合并肝功能异常与HEV感染的关系。方法 纳入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413例,其中病程小于6个月的新确诊病例78例。采用ELISA法初筛血清抗-HEV IgG和IgM抗体,阳性血清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法确认。结果 男性230例,女性183例,平均年龄58.3 ± 14.8岁(14~90岁)。抗-HEV IgG阳性145例(35.1%),男性与女性阳性率分别为35.2%和35.0%(P=0.959);抗-HEV IgG阳性率随年龄而升高,至40岁后稳定在35%左右。新确诊与非新确诊糖尿病患者抗-HEV IgG阳性率基本相同(35.9%和34.9%,P=0.871)。各项肝功能指标异常者与正常者的抗-HEV IgG阳性率相似,抗-HEV IgG阳性和阴性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异常率基本相同。此外,3例(0.7%)患者抗-HEV IgG和IgM同时阳性,均为非新确诊病例,肝功能正常。结论 本组2型糖尿病患者抗-HEV IgG血清流行率为35.1%,近期感染率0.7%,为亚临床感染。本研究结果提示,糖尿病发病与HEV感染无关,抗-HEV IgG阳性对糖尿病患者的肝功能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肝功能异常特征和原因。方法 共纳入533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男性285例、女性248例,年龄13~90岁,平均年龄58.2±14.7岁,其中85例为病程<6个月的新诊断患者。肝功能主要包括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KP)和乳酸脱氢酶(LDH)和总胆红素(TBIL),以笔者医院正常参考值为标准,任何1项或多项指标超过正常范围,即为异常。结果 共227例(42.6%)患者为1项或多项肝功能指标异常,GGT升高最常见(30.0%),其次为ALT升高(15.2%),AKP升高最低(1.7%),绝大多数为轻度异常。男性异常率高于女性(48.1% vs 36.3%,P=0.006),以GGT和TBIL为主。新诊断患者ALT异常率高于非新诊断患者(25.9% vs 13.2%,P<0.01);病程<10年患者ALT和GGT的异常率高于病程长者;血糖≥ 7mmol/L的患者ALT和GGT异常率均明显高于血糖<7mmol/L患者。41例ALT>50 U/L病例中,34例(82.9%)确诊脂肪肝;49例GGT>60 U/L病例中,37例(75.5%)存在脂肪肝。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肝功能总体异常率较高,以GGT升高为主,但绝大多数程度轻,主要与脂肪肝有关。本研究结果提示糖尿病不直接引起肝功能损害。以GGT升高为主的肝功能异常者是否易发生糖尿病,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2型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中小纤维神经病变往往发生在2型糖尿病病程的早期阶段,如能早期诊断小纤维神经病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对延缓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定量感觉测试作为小纤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之一,因其无创、方便等优势便于被患者接受及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从2型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对肥胖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9年10月至2021年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内分泌科住院并经肝脏穿刺活检诊断NAFLD的肥胖患者144例(OSA组, 70例;非OSA组74例)。比较两组血清肝酶、肝脏病理结果等, 并分析其影响结果。结果与非OSA组相比, OSA组转氨酶、小叶炎症严重程度、NAFLD活动性评分更高(P均<0.0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病比例更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 NAFLD活动性评分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氧减指数(ODI)呈正相关, 与平均血氧饱和度(SaO2)、最低SaO2呈负相关;肝脂肪变与AHI、ODI呈正相关;气球样变与AHI、ODI呈正相关;小叶炎症与AHI、ODI呈正相关, 与平均SaO2、最低SaO2呈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OSA是NASH的独立危险因素(OR=8.397, 95%CI: 2.504~28.160)。结论 OSA引起的慢性间歇性缺氧是肥胖患者NASH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
脂毒性机制在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和地位受到关注[1].所谓“脂毒性(lipotoxicity)”是指过多的脂肪超过脂肪组织存储能力,由脂肪组织满溢到非脂肪组织(包括胰腺β细胞、骨骼肌、肝脏组织),导致异位沉积,使得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外周作用受损[2].减轻脂毒性的干预治疗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作用机制之一是通过促进脂肪重新分布(由肝脏和骨骼肌转移入脂肪组织)以及促进脂肪酸氧化,降低细胞内脂质(intramuscular lipid,IMCL)含量,改善胰岛素抵抗[3-4].近年国内外研究发现,早期胰岛素治疗可以诱导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缓解、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血脂水平[5-8],但具体分子机制并不清楚[9].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非清髓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HSC)与单次异体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T1D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差异。方法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06年8月至2010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学院内分泌科接受HSC移植的T1DM患者9例及MSC移植的患者8例作为研究对象, 筛选同时期仅接受常规胰岛素治疗且临床特征相匹配的T1DM患者10例作为对照。收集患者移植前及移植后12个月的胰岛素注射剂量、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CP)及餐后2 h C肽(2hCP), 并计算各指标的变化幅度。将患者移植后12个月的血清FCP和(或)2hCP较移植前增加10%以上定义为临床缓解。观察两种干细胞移植过程中及随访期间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判断其安全性。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Mann‐WhitneyU检验或Kruskal-WallisH检验、Fisher精确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移植后12个月, HSC移植组、MSC移植组和对照组达到临床缓解的占比分别为7/9、2/8和1/10, HSC移植组临床缓解的占比高于对照组(P=0.005);3组的HbA1c分别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