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4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1987~1992年间对75例麻风治愈者用RFP+DDS或单用DDS进行了复治,其中MB355例,PB 220例,男420例,女155例;单用DDS治愈者477例,MDT治愈者98例;平均年龄53.54岁(11~79岁),平均病期46.82个月(1~176个月);单用DDS者的平均治疗期为  相似文献   
22.
目的统计新生儿各种心脏畸形的构成比,以便指导临床医师的工作。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经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的604例患儿的心脏畸形进行统计。结果PDA242例(构成比40.07%)、ASD201例(构成比33.28%)、VSD127例(构成比21.03%)、TGA15例(构成比2.48%)、T/PAPVC6例(构成比0.99%)、CAVC6例(构成比0.99%)、TGA4例(构成比0.66%)、TOF3例(构成比0.50%)。结论PDA、ASD、VSD占前3位,占所有畸形的94.37%。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布洛芬混悬液保留灌肠与口服两种给药方式对于高热儿童退热效果的疗效对比。方法:1岁以上高热儿童,腋温39.1℃-41℃,按10mg/kg给予布洛芬混悬液给药后1小时、4小时复测体温A组观察组:给予布洛芬混悬液保留灌肠;B组对照组:给予布洛芬混悬液口服。结果:A组给药后1小时、4小时复测体温,体温下降至38℃以下的百分比为72.5%、90.0%;B组给药后1小时、4小时复测体温,体温下降至38℃以下的百分比为60.0%、7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洛芬混悬液保留灌肠对高热儿童的退热效果优于布洛芬混悬液口服。  相似文献   
24.
为检测我县不同人群中麻风菌(ML)的亚临床感染情况,给麻风预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采用WHO推荐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PGL-IELISA方法进行了不同人群的血清抗体水平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5.
城固县1982~1991年新发现麻风95例,MB57例,PB 38例;年龄5~76岁,平均41.15岁,14岁以下者9例(8.11%);病期1个月~10年,平均2.84年,其中2年内发现者58例(61.05%)。发现方式属  相似文献   
26.
1病例 患儿,女,六岁半,因“皮疹一周,发热五天”于2002年8月21日入院。患儿一周前因流涕服“小儿速效感冒片”,3天后大腿内侧出现散在红色小丘疹,伴痒,在当地医院就诊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后皮疹加重,蔓延到躯干、四肢、颜面,并融合成片,出现大疱、破溃、糜烂,近5天伴高热。查:T39℃,R28次/分,P110次/分,  相似文献   
27.
李红云  殷峥  张丽萍  吴燕 《微创医学》2003,22(3):312-314
目的探索癫痫持续状态的病因、影响病死率的因素及综合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38例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资料.结果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急性中毒、原发性癫痫为癫痫持续状态的主要病因.4例死亡病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3例(75%),急性中毒1例(25%).苯巴比妥单独静推4例于1h内控制惊厥,安定持续静脉推注、苯巴比妥静注推、配合10%水含氯醛灌肠,31例中30例惊厥得到控制,1例死亡.气管插管下作用全身麻醉剂3例均死亡.结论急性中毒(毒鼠剂中毒)已成为癫痫持续状态的主要病因之一.用安定持续静脉推注辅以苯巴比妥静推配合综合治疗措施治疗癫痫持续状态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8.
城固县位于陕西省南部的汉中盆地,1993年底人口为490517。自1956年以来,累计发现麻风1304例,治愈1065例(81.67%),除死亡和迁出者外,至1993年底尚有现病人4例。患病率由1958年的2.1‰降到1993年的  相似文献   
29.
侯瑶  殷峥 《儿科药学杂志》2012,18(11):29-32
目的:对我院诊断为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近年来儿童败血症发病的临床特点和病原学趋势以及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诊疗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思路.方法:对2011年8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住院诊断为败血症的10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血培养结果、药物敏感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调查中,败血症患儿年龄分布以新生儿居多,占52.8%.细菌培养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占多数,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药敏试验提示G+菌对万古霉素100%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对哌拉西林、头孢唑林、氨苄西林、头孢呋辛耐药.结论:本次调查中儿童败血症以新生儿居多,以G+菌的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对万古霉素敏感,败血症病原菌呈耐药趋势.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布洛芬混悬液保留灌肠与口服两种给药方式对于高热儿童退热疗效对比.方法 1岁以上高热儿童,腋温39.1~41.0℃.分为二组,观察组给予布洛芬混悬液保留灌肠;对照组给予布洛芬混悬液口服.二组均按10mg/kg给予布洛芬混悬液,给药后1h、4h复测体温.结果 观察组给药后1h、4h复测体温,体温下降至38.5℃以下的百分比为72.5%、90.0%.对照组给药后1h、4h复测体温,体温下降至38.5℃以下的百分比为60.0%、75.0%.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洛芬混悬液保留灌肠对高热儿童的退热效果优于布洛芬混悬液口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