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43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篇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71.
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因素的分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 0 3年 5月 2 1日 ,美国国家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联合委员会发表了第 7次报告 (JNC7) ,JNC7放弃了JNC6对高血压危险因素的分层 ,不要求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全面的危险因素评估 ,只强调其简明和实用的原则。 2周以后 ,欧洲高血压学会也公布了 2 0 0 3年欧洲高血压管理指南 (欧 2 0 0 3 ) ,欧 2 0 0 3强调 ,不仅需对血压 ,而且应对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估 ,要求进行危险度的分层 ,并根据危险度的分层设计治疗方案 ;在欧2 0 0 3中 ,对于危险因素尚有下列补充 :增加了腹型肥胖 (腰围 :男性≥ 10 2cm ,女性≥ 88cm )和C反应蛋白增加 (高…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超高龄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行PCI冠心病患者895例,分为老年组(80岁,627例)和超高龄组(≥80岁,268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和PCI治疗特点。结果:与老年组比较,超高龄组的高血压(57.7%比69.0%),糖尿病(27.0%比34.7%),心律失常(23.3%比46.3%)的比例显著升高(P0.05或0.01);冠脉造影显示慢性完全闭塞病变(14.2%比23.1%)、右冠状动脉病变(15.8%比24.1%)比例显著升高(P0.05或0.01);在急诊PCI比例,多支血管病变比例,每例植入支架数以及药物支架应用数量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别(P均0.05)。结论:超高龄冠心病患者临床并发症多,而PCI治疗对于超高龄患者仍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华法林及阿司匹林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影响。方法80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分为华法林组及阿司匹林组,阿司匹林组每天服用阿司匹林100 mg,华法林组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华法林用量,随访时间为2 a。结果阿司匹林组死亡2例,1例为缺血性卒中,另1例为心力衰竭;华法林组1例为猝死。阿司匹林组发生栓塞事件共8例,出血并发症3例;华法林组发生栓塞事件共3例,出血并发症7例。结论华法林可明显降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但出血并发症稍增多,关键是要严密随访INR。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偶测血压控制良好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57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偶测血压控制良好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冠脉造影患者被分为单支病变组(n=51),双支病变组(n=57)和多支病变组(n=49)。对所有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ABPM)监测,根据ABPM分为深杓型组(n=20)、杓型组(n=75)、非杓型组(n=53)和反杓型组(n=9)。探讨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从单支病变组到多支病变组,深杓型血压(23.5%∶12.3%∶2.0%)和杓型血压(56.9%∶49.1%∶36.7%)患者所占比例依次递减,非杓型(19.6%∶35.1%∶46.9%)和反杓型(0%∶3.5%∶14.3%)血压患者比例依次递增,且差异显著(P均〈0.05)。从深杓型组到反杓型组,单支病变患者所占比例依次递减(60.0%∶38.7%∶18.9%∶0%),多支病变患者比例依次递增(5.0%∶24.0%∶43.4%∶77.8%),差异具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偶测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时,血压昼夜节律的类型仍对冠状动脉病变产生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75.
目的:对比分析心力衰竭(HF)患者中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者(HFNEF)与射血分数降低(SHF)患者的临床和心脏结构的特点。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连续收治,符合研究条件者共241例,其中HFNEF88例,SHF153例,分析其病因、心脏结构特点和HF危险因素。结果:与SHF患者相比,HFNEF患者的年龄较大[(75.43±10.43)岁比(80.25±7.74)岁],女性患者较多(占78.4%),P均〈0.001。HFNEF患者的直接病因以高血压病(33.0%)、冠心病(25.0%)最多见,SHF患者的最常见病因为冠心病,尤其是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HF—NEF患者中心房颤动的患病率较高,左心室肥厚多见(P均〈0.001),但左心室重构的程度较轻;SHF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显著降低(P〈0.001),肌酐水平亦降低(P〈0.05)。结论:心力衰竭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患者多为老年女性,主要病因中以高血压和冠心病最多,左室肥厚和房颤的患病率高。  相似文献   
76.
目的了解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毕业学员的岗位胜任力情况。方法该研究为问卷调查。于2022年1至3月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于苏州市立医院完成全科住培的2009至2021届学员, 对其进行问卷调查, 进一步对其中仍从事全科医疗的学员进行岗位胜任力调查。自行设计问卷, 内容包括学员的基本情况, 与岗位胜任力相关的临床、公卫、人文、科研教学能力的相关问题。每项能力满分100 分, 分为4个等级, 即A级86~100分、B级 70~85分、C级55~69分、D级0~54分, 评分为A级者认为该项能力优秀。统计各项能力达优秀学员的占比。结果 (1)基本情况:调查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3%(157/163)。纳入分析的157名毕业学员中男性62名(39.5%), 毕业后工作单位属性主要是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78名(49.7%)], 所在岗位属性大部分仍为全科医疗[119名(75.8%)]。(2)临床诊疗能力:毕业学员的病史采集、基本药物使用、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以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能力自评达优秀者占比均在半数以上, 分别为58.8%(70/119)、57.1%(68/119)、54.6...  相似文献   
77.
目的:就高血压、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测定"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的常模,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地跨中国各大区的19个城市28所医院的7937名对象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建立全国常模,并比较性别、年龄、运动、心理状态、教育、家庭以及医疗条件所致的差异。结果:1、正常人平均得分(国家常模)为(95.74±23.21)分;2、高血压患者平均得分为(73.75±23.62),高血压3级患者生活质量(69.06±21.78)明显低于其他患者(P0.01);3、冠心病患者的平均得分为(64.67±20.59),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55.37±18.62)最差(P0.01);4、CHF患者的平均得分为(40.36±17.24),显著低于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P0.01);5、影响因素:(1)性别、年龄:所有人的总体得分为(71.41±27.8)分,男性得分非常显著高于女性(P=0.000);正常人随着年龄增加,得分逐渐减少(P0.05),除≥70岁组,其他各年龄组男性得分显著高于女性得分(P0.05);(2)运动:参加运动者的得分(72.64±21.87)非常显著高于未参加运动者(66.91±23.13),P=0.000;(3)心理:心理健康者的得分(70.13±25.66)非常显著高于心理有障碍者(68.91±20.44),P=0.001;(4)其他:受教育程度越高,得分越高;家庭成员为1个人的得分明显低于2人组和3人及以上组的得分;自费患者的得分低于医保或公费患者的得分(P0.05~0.001)。结论:本研究样本量大,数据可靠;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能反映年龄、性别、运动、心理、家庭、受教育程度、医疗条件和疾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条目简短明了,可操作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8.
心肌梗死病人血浆TAT、PAP和FDP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陈旧性心肌梗死(old myocardial infarction,OMI)和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病人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TAT),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lasmin-antiplasmin complex,PAP)。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等分子标志物水平,以探讨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病人体内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OMI病人25例,既往无心肌梗死史的AMI病人35例和正常对照28名,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TAT,PAP和FDP,结果:OMI组TAT和PAP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而FDP较正常对照组升高不显著,AMI组TAT,PAP,FDP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升高,结论:MI病人凝血,纤溶系统均处于激活状态,TAT,PAP和FDP是监测MI发生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