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血皮层 p-ERK及c-Fos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活化的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和c-Fos的表达变化及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ACAP)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72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对照组、缺血再灌注PACAP治疗组,大脑中动脉阻塞2h分别再灌注2、12、24、48h。再灌注后各时间点进行神经功能学评分后处死大鼠,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3组大鼠p-ERK及c-Fos表达水平。结果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PACAP组大鼠神经功能学评分较缺血再灌注对照组减低。脑缺血诱导JNK活化,缺血再灌注对照组缺血侧皮层p-ERK 2h达高峰后渐下降;c-Fos分别在2、24h表达高峰。与之相比,PACAP组各时间点p-ERK表达升高,24、48h c-Fos表达下降。结论PACAP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部分依赖于其上调了磷酸化EPK的表达,并下调了延迟表达的c-Fos基因。 相似文献
22.
目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经溶栓治疗后短期预后脑出血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于我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7例.所有急性脑梗死患者均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短期预后脑出血进行多元Logistic分析.结果:157例经溶栓治疗后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有26例发生脑出血,脑出血发生...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1(MDR-1)C3435T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12月包头市中心医院呼吸科门诊及住院就诊并确诊为COPD患者98例(COPD组)和88例正常人(对照组)血样。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检测基因型,比较COPD组和对照组中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情况,计算各等位基因的例数、基因型风险比和95%CI。结果 COPD组中C3435T位点基因型为CC型19例(19.39%)、CT型44例(44.90%)、TT型35例(35.71%);对照组中CC型62例(70.45%)、CT型20例(22.72%)、TT型6例(6.82%)。两组CC、CT、TT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T+TT基因型患COPD的风险是CC基因型的9.207倍(OR=9.207,95%CI 4.707~18.006);两组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等位基因患COPD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6.256倍(OR=6.256,95%CI 3.884~10.077)。结论 COPD的发生与MDR1 C3435T位点多态性之间密切相关。T等位基因是COPD的易患基因。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观察丁苯肽治疗急性期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0例急性期后循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给予规范治疗,治疗组在规范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肽软胶囊,分别在治疗第7天、14天用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组的NIHSS评分显著降低,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提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肽治疗急性期后循环脑梗死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盐酸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将108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成3组,常规治疗组、帕罗西汀组和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组;3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进行HAMD、NIHSS、改良Barthel指数(BI)评分;所有入选患者于入选次日晨起及治疗6周后检测hs-CRP。结果治疗前各组HAMD、NIHSS、BI评分及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各组NIHSS、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帕罗西汀组和联合治疗组NIHSS、BI评分、HAMD评分、hs-CRP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各项指标优于帕罗西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状态,促进神经功能康复,这些作用可能均与hs-CRP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单侧颈内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或闭塞时各侧支循环通路出现的概率与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关系。方法选取单侧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70%或闭塞患者176例,其中ICVD 89例作为症状组,无ICVD 87例作为无症状组。统计侧支循环通路构成情况和大脑中动脉(MCA)峰值血流速度(PSV),分析侧支循环开放通路以及MCA-PSV与ICVD的关系。结果症状组前交通动脉(ACOA)开放48例(53.93%),后交通动脉(PCOA)开放37例(41.57%),颈外动脉向颈内动脉(ECA-ICA)开放39例(43.82%),MCA-PSV比值(0.354 6±0.178 1)%,MCA-PSV显著减慢37例(41.57%);无症状组ACOA开放79例(90.80%),PCOA开放57例(65.52%),ECA-ICA开放23例(26.44%)。MCA-PSV平均比值(0.501 1±0.2001)%,MCA-PSV显著减慢18例(20.69%)。无症状组一级侧支开放率显著高于症状组;症状组二级侧支开放率显著高于无症状组;无症状组MCA-PSV比值显著高于症状组(P0.05),无症状组MCA-PSV显著减慢人数明显少于症状组(P0.05)结论单侧颈内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是否出现ICVD与一级侧支循环的建立有关,与侧支循环的供血代偿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