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34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调查2011—2015年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宫颈癌住院患者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延安市宫颈癌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新发宫颈癌患者(ⅠA-ⅣB期)作为研究对象,共769例,对其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宫颈癌新发病例在2011-2014年间呈逐年下降趋势,但2015年又出现增高趋势,值得进一步研究。②发病年龄40~60岁者共462 例,占60.08%,平均发病年龄52.02±12.125岁,未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③延安市宝塔区共154例,占20.03%,是我院患者人数最多的地区。 ④农民631例,占82.06%,农民仍是我市宫颈癌患病的主要人群。其他职业患病人群在近5年没有明显变化。⑤Ⅰ期、Ⅱ期患者比例逐年增高,Ⅲ期、Ⅳ期患者呈下降趋势;⑥鳞癌仍是我市宫颈癌的主要病理类型,腺癌和其他类型在病理构成上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近年来我院宫颈癌患者中早期比例逐年增高,年龄、职业构成、病理构成总体呈现平稳趋势;宝塔区是我市患病人数最多的地区,需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32.
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中老年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呈渐进性进展,至疾病晚期将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它不仅表现有严重的运动功能障碍,还可伴有情感障碍,特别是抑郁症状,对患者有重要的影响[1]。PD伴发抑郁症状(PDD)的发生率国内外报道达50%~70%[2],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探讨帕金森病与抑郁的关系。  相似文献   
33.
段伟 《医学信息》2006,19(7):1278-1279
目的 探讨药物及手术治疗眼内炎的时机及疗效。方法 对20例眼内炎患者行眼内注药及手术治疗并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 20例眼内炎均得到控制,视力13例有提高,7例无改变。结论 玻璃体内注药及现代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眼内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1年11月至2005年1月收治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患者14例,分别采用动脉溶栓、血管支架植入、高压氧治疗及再次肝移植治疗。结果 动脉溶栓11例,成功率45.5%(5/11),2例随访12个月肝功能正常,另3例均于随访期死亡.其中2例因吻合口狭窄曾行血管支架植入术。高压氧治疗3例.随访7个月,临床效果较好。急诊再次肝移植2例.术后均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动脉溶栓及血管支架植入治疗存在局限性,高压氧治疗效果良好,可与其他保守治疗联合使用,应避免急诊再次肝移植。  相似文献   
35.
白蚁危害是水库堤坝安全度汛的主要威胁,如何安全、经济、有效地开展水库堤坝白蚁的普查和治理是水利工作者长期的课题。结合工作实际,对吴岭水库大坝白蚁防治采用了药物诱杀法、药物预防法、浅锥法、带药锥探灌浆及后期监测等实用的治理方法,经复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不同年龄段患者的病理分期特点与差异,为今后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宫颈癌患者,按照年龄段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年龄<35岁)与观察组(年龄>35)岁,每组各50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结果:中青年宫颈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显著低于中老年患者(P<0.01),且2年内复发率明显高于中老年患者(P<0.01),两组患者在初次性生活史、避孕药的使用、HPV检查结果阳性、肿瘤分期、大小、病理类型等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中青年患者来说,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不仅能尽早发现疾病病变,同时还能尽早治疗,是防止疾病发展和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7.
目的 了解急性白血病(AL)患者院内感染现状,分析其风险因素,构建AL患者院内感染风险的预警评分系统.方法 回顾性分析确诊为2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研究对象依据感染结局分为感染和未感染者,通过单因素分析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其感染风险因素,并构建其风险评分系统,对此评分系统的评价通过Homsmer-Leme...  相似文献   
38.
泰安地区健康人群尿酸浓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泰安地区健康人群血尿酸浓度,以及健康人群存在的无症状性高、低尿酸血症群体比例。方法用尿酸氧化酶法,检测了968份健康人血清样品。结果男性中青年(20~49岁)为(355.3±76.5)μmol/L,>50岁为(359±87.8)μmol/L,女性中青年为(251.1±54.5)μmol/L,>50岁为(275.7±61.3)μmol/L,同年龄段男女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尿酸在20~29岁组与30~39岁、40~49岁、≥70岁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69岁组与≥70岁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岁后下降,到高龄前(>70岁)时又升高。女性尿酸20~29岁与50~69岁,30~39岁与50~59岁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诊断高、低尿酸血症各地区最好建立自己的血清尿酸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腰椎单节段(L4/5)融合对不同腰椎Roussouly分型腰椎骨盆矢状位参数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我院2008年3月~2012年3月行L4/5节段融合的患者317例,共纳入具有健康相邻节段、随访≥3年、资料齐全者51例。男25例,女26例,平均年龄43.45岁。依据腰椎前凸顶点位置将腰椎矢状位曲线分为四型(Roussouly分型):Ⅰ型,顶点位于L5椎体或者L4/5椎间隙;Ⅱ型,顶点位于L4底部或者中部;Ⅲ型,顶点位于L4上部或者L3/4椎间隙;Ⅳ型,顶点位于L3椎体及其以上。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行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JOA评分,测量腰椎前凸角(LL)、上半圆(UP arc)、L4/5椎间前凸角(IVA4-5)、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C7垂线骶骨距离/股骨头骶骨距离比值(C7PL/SFD ratio),术前相邻节段评估应用MRI Modified Pfirrmann Scale(Modic)量表分析,随访应用UCLA量表结合脊柱退变稳定性标准评估影像学相邻节段退变(r ASD)情况。结果:本组腰椎Roussouly分型的分布如下:Ⅰ型10例(19.61%),Ⅱ型15例(29.42%),Ⅲ型20例(39.22%),Ⅳ型6例(11.76%)。平均随访42.58个月(36~67个月)。Ⅰ型: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LL、UP arc、和SS较术前显著提高,PT减小,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Ⅱ和Ⅲ型:LL末次随访时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而SS、PT、PI无显著性变化,Ⅱ型末次随访时UP arc较术前和术后显著提高。Ⅳ型:LL、UP arc、SS、PT和PI手术前和术后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各型术后及随访时的IVA4-5较术前提高,而C7PL/SFD比值减小,各型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VAS、ODI和JOA评分与术前相比显著改善。本组病例中r ASD发病率为17.64%,r ASD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发现:年龄、随访时间、IVA4-5、PI是显著危险因素。结论:单节段融合可显著增加节段前凸角,但在不同腰椎Roussouly分型中对脊柱-骨盆参数的影响有所不同。节段椎间角度是ASD的显著危险因素,年龄越大,随访时间越长,PI值较高时较容易发生r ASD。  相似文献   
40.
目的:评价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IABP)辅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治疗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5例ACS合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心源性休克的高危患者并分为两组,50例患者PCI前24 h内进行IABP治疗(IABP+PCI组),45例直接PCI(PCI组)。在入院及PCI术后第5天分别检测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入院时及出院后4周心脏彩超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结果治疗前两组收缩压均偏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ABP+PCI组血压较PCI组血压明显升高(P<0.05);同时IABP+PCI组病死率有所下降(P<0.05),住院天数减少(P<0.05)。两组治疗前的血浆NT-proBNP和hs-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ABP+PCI组血浆NT-proBNP 和 hs-CRP水平较PCI组明显下降(P<0.05),LVEF明显提高(P<0.05)。结论 IABP辅助PCI治疗高危ACS患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血流动力学,并使住院天数和短期病死率有所下降,同时降低了血浆NT-proBNP 和 hs-CRP水平,提高了LVE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