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8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53篇
药学   7篇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1202例中老年人颈动脉硬度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自然人群中老年人颈动脉硬度及相关因素,为预防亚临床动脉硬化提供依据。方法 参照ARIC方案于2002年10月对北京石景山区43~73岁城乡居民1202人进行高分辨率B型超声颈动脉检查,测量双侧颈动脉近端、远端和窦部的内径和硬度(包括紧张度、扩张度和僵硬度),比较性别、年龄和部位之间的差异并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1)硬度指标在各年龄段之间(小于55岁、55-64岁和大于65岁)差异有显著性(P<0.01);(2)男女性别间比较,在>65岁年龄段(老年人群)近端双侧和远端左侧动脉扩张性和僵硬度在男女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窦部,仅在<55岁年龄段(中年人群)右侧动脉扩张性、僵硬度和左侧动脉紧张度在男女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3)不同测量部位间比较:窦部的动脉扩张性和动脉紧张度明显小于近端和远端(P<0.01);僵硬度则明显大于近端和远端(P<0.01);(4)相关分析发现:双侧颈总动脉远端僵硬度与血压、内中膜厚度、年龄、体重指数、血糖、女性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中老年人颈动脉硬度指标存在部位和性别差异,并与年龄、血压水平、内中膜厚度、血糖、体重指数及血脂明显相关。防治的重点应是降低血压、血糖,控制体重和调脂治疗。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胰岛素抵抗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个体聚集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北京石景山地区农民、首都钢铁公司工人共3899人(年龄35-64岁)的空腹胰岛素与空腹血糖、血压、血脂、血尿酸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结果 由低至高胰岛素四等分组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个体聚集率分别为18.89%、28.03%、40.2%、49.49%(x^2MH=227.34,P=0.001),经多元logistic回归调整年龄、性别、工农、体重指数、吸烟、饮酒等因素后,显示第2、3、4等分组与第1组比较的优势(OR)及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1.7(1.4-2.2),3.1(2.5-3.9),4.6(3.7-5.7)。结论 在中国人群中胰岛素抵抗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个体聚集呈剂量-反应关系,随着胰岛素水平的升高,个体发生危险因素聚集的风险性逐渐增高。  相似文献   
53.
中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控制状况的演变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高血压是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了解和掌握高血压的流行及控制状况对心血管病防治意义重大。目的了解中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控制状况的演变趋势。方法利用国家八五(1992—1994年)、九五(1998年)和十五(2004—2005年)期间年龄在35~59岁的12组可比人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05期间高血压标化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达到24.4%、48.4%、38.5%和9.5%,与其他两个时期比较均有明显增加(P<0.05)。在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不同时期的控制率分别为12.2%、19.2%、24.0%。无论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性别之间、不同体质量指数之间、城乡之间都存在差异。乡村控制率的增长高于城市(14.6%对11.7%)。结论高血压的患病率仍在不断攀升,尽管控制率有所增加,但仍处于低水平。进一步提高人群的控制率仍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中国北方社区人群中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基因(PGC-1α)G482S和 2962A/G多态性与高血压患病的关系。方法2004年整群随机抽取1642名(男648名,女994名,年龄35~91岁)山西农民,进行心血管流行病学调查及G482S和 2962A/G多态性检测。结果调整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和近期服用降血压药后,G482S、 2962A/G以及2个位点的单倍型组合与收缩压、舒张压及高血压(SBP≥140 mm Hg或DBP≥90 mm Hg或近期服用降压药物)患病危险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与G482G携带者相比,S482S携带者患较重高血压(SBP≥160 mm Hg或DBP≥100 mm Hg)的危险比值比(OR)为0.6(95% CI:0.4~0.98),与 2962A/A携带者相比, 2962G/G携带者OR值为1.9(95% CI:1.2~3.0),与S482SII 2962A/A单倍型组合携带者相比,G482GII 2962G/G携带者值OR为2.6(95% CI:1.5~4.4)。结论PGC-1α基因G482S和 2962A/G多态性与国人较重高血压患病存在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55.
目的调查中日友好医院调脂治疗相关科室医师对血脂检验报告单有用性评价及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认知和行为。方法通过问卷方式调查168位医务人员对当前血脂检验报告单有用性评价以及对指南的知晓情况;同期调查门诊患者的调脂药物处方率和血脂达标率。结果临床科室有94.4%的医师知晓我国有正式出版的指南,仅有34.7%和39.6%的医师知晓其发布时间和发布机构。92.1%的医师在临床诊疗中使用指南。医师回答调脂知识相关问题的正确率为56.1%,临床科室明显高于检验科(56.7%~70.6%vs 40.0%,P<0.05),仅有1.5%的医师解答对所有问题。所有医师应用指南分析病例题的答题正确率为58.0%,仅有6.5%答对全部问题。医师对275例血脂异常患者调脂药物的当次处方率较低(38.5%)。接受调脂药物的患者56.8%血脂达标(均为低危患者)。55.2%的医师认为当前的血脂检验报告单有用性较差。结论当前血脂检验报告单信息不能满足临床调脂需要,医师对血脂异常防治知识缺乏深入了解,运用指南知识的能力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56.
高血压防治相关知识对患者血压控制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城乡患者的高血压防治相关知识水平与高血压控制率的关系。方法 对北京市城乡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常就诊的726名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血压。结果 城乡患者高血压控制(血压低于140/90mm Hg,1mm Hg=0.133kPa)率分别为46.4%和23.9%。城乡高血压控制率均随患者防治知识知晓的积分增加而升高,在城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相关知识的差异可解释高血压控制率城乡的差异(30.0%)。结论 患者高血压防治知识水平对其高血压是否得到控制有显著影响。对患者普及高血压防治基本知识,可有效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  相似文献   
57.
男性饮酒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中国男性人群中饮酒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系。方法 1982~1985年在全国10组人群中分别整群随机抽取2000~4000人进行饮酒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并对其中无冠心病、脑卒中及恶性肿瘤者脑卒中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随访观察,随访至1999~2000年,平均随访15.2年。结果 在12352名男性中共发生缺血性脑卒中283例。在控制了多种危险因素后,每日饮酒量(酒精含量)在0~、15~、30~和60g各组与不饮酒者相比,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OR值95%CI)分别为0.86(0.57~1.27)、1.20(0.87~1.65)、1.26(0.86~1.84)、1.96(1.30~2.93)。结论 在中国男性人群中,小量饮酒并不增加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性,大量饮酒会使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58.
中国成人中心性肥胖腰围身高比值的适宜切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我国中年人群腰围身高比值(WHtR)诊断中心性肥胖的适宜切点。方法选用国家"八五"和"九五"攻关课题的两次横断面调查,共30 630名35~59岁人群资料,比较不同WHtR切点对高血压、空腹血糖异常、血清总胆固醇升高(高TC)、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低HDL-C)以及危险因素聚集(危险因素个数≥2)的检出效果,并分析各危险因素及其聚集的人群归因危险度。结果预测4种危险因素的WHtR最佳切点范围在0.48~0.52,预测危险因素聚集的WHtR最佳切点在男性、女性及男女合并人群中分别为0.49、0.50及0.49。人群WHtR控制在0.50以下,可防止人群中约2/5的高血压,1/5空腹血糖异常和高TC,1/3的低HDL-C,以及约一半的危险因素聚集。结论 WHtR为0.50可作为我国中年人群中心性肥胖评价的适宜切点。以"腰围不超过身高一半"作为体重控制理念,促进心血管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59.
高血压是导致心血管病的第一大病因,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健康管理,将其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对于预防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意义重大。过去20年,让高血压管理从专科走进社区,让社区成为主战场,是我国高血压防治工作迈出的最重要一步,但目前的效果还不足以对抗高血压患病率不断增加导致的额外风险。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数量庞大,卫生系统防...  相似文献   
60.
大量科学证据显示,降低人群食盐摄入量或使用低钠富钾的代用盐可以降低血压,并进而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中国人均食盐量严重超标,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升高,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的首要致死原因,制定行之有效的全民减盐政策在我国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全面回顾相关的科学证据及成本效果分析,借鉴国际减盐的行动与经验,基于我国饮食文化和现有的减盐行动,建议政府应倡导多部门合作的国家减盐专项行动,加强宣教力度,发挥餐饮业的作用,制定加工食品盐含量标准,鼓励低钠盐生产和营销,对特殊人群进行低钠盐价格补贴以及建立和完善监测评估及绩效考核与激励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