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8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53篇
药学   7篇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4 毫秒
31.
减重对血压,血脂,血糖及血尿酸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分析43例超重者(体重指数〉25kg/m^2)经8周减重后血压、血脂、血糖及尿酸的变化情况表明: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平均下降0.44和0.43kPa(3.3和3.2mmHg)(P值均〈0.05)。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分别平均下降0.338mmol/L和0.407mmol/L(P值均〈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平均下降0.138mmol/L,但未达统计学显著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  相似文献   
32.
北京地区年青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北京地区100例意外死亡年青人(15 ̄39岁)新鲜心脏标本的冠状动脉,对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检出率及病变特点进行观察。结果为:部分脂纹有可能通过中间型病变转变为斑块;年青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以细胞性纤维组织增生为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总检出率为56.0%,男性病变检出率高于女性,且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冠状动脉狭窄检出率与斑块检出率呈正相关。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年青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检出率特别是由斑块  相似文献   
33.
目的 采用前瞻性研究分析糖尿病在我国中年人群中是否心血管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中国和美国心血管病和心肺疾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1983—1984年在北京和广州工农人群(35—54岁)中用国际标准化的方法进行了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基线调查。对10076人的队列按照统一的方案每2年随访一轮到1997年底,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空腹血糖的分类标准对于基线血糖水平进行分层,用Cox回归调整年龄和调整相关因素后,计算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异常对于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结果 在除外基线时有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史资料完整的9111人中,按照世界卫生组织MONICA方案的诊断标准,共计发生冠心病事件72例,脑卒中事件259例。心血管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在空腹血糖异常组和糖尿病组高于正常组。经年龄调整和多因素调整后,糖尿病对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在女性(3.78和4.20)和性别合并组(3.22和2.50)显著高于血糖正常组,男性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空腹血糖异常组未见相对危险的增高。糖尿病对于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度仅低于高血压而高于血清总胆固醇和吸烟。结论 在我国中年人群中糖尿病是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吸烟与抵抗素水平间的关系。方法 2005年对北京市石景山区1258例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39例,女性819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系统收集吸烟、饮酒、体力活动水平、血压、血脂、血糖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资料,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研究人群血浆抵抗素水平。结果男性不吸烟者、戒烟者、吸烟者血浆中的抵抗素水平的中位数分别为2.78ng/ml、2.60ng/ml和2.25ng/ml(P=0.0034)。女性不吸烟者、戒烟者、吸烟者血浆中的抵抗素水平的中位数分别为2.98ng/ml、2.96ng/ml和2.56ng/ml(P=0.0035)。吸烟者的体重指数和腰围显著低于不吸烟者。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年龄、饮酒、饮茶、体力活动、收缩压、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高敏C反应蛋白的情况下,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吸烟和抵抗素水平之间仍存在显著的关联,然而如在模型中进一步控制BMI或腰围则吸烟和抵抗素水平之间的关联显著减弱,不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结论吸烟和抵抗素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这种关联可能主要与吸烟者的体重较低有关。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发病后的入院时间与患者病情、病程以及病死率的关系.方法将2003年"北京市SARS临床病历资料数据库"的1291例资料完整、符合卫生部2003年5月3日诊断标准的SARS临床诊断病例,按照发病后至收入院治疗时间的长短分为 1~3天、4~7天、8~14天和15天以后入院4组进行分析.结果 4组之间年龄、性别和基础病构成差异无显著性,职业构成差异有显著性.入院越早,医务人员所占比例越高.在入院当日上述4组患者具有胸闷、胸痛的比例分别为 9.7%、 16.5%、 23.1%和 24.0%( P< 0.001),气短憋气分别为 7.4%、 13.7%、 19.2%和 22.0%( P< 0.001),咳嗽为 32.8%、 44.8%、 59.9%和 48.0%( P< 0.001),呼吸次数≥24次/min者所占比例依次为 11.1%、 15.5%、 22.8%和 25.5%( P< 0.001),胸片异常率依次为 80.3%、 89.0%、 92.3%和 88.9%( P= 0.002),平均异常肺野数依次为 1.7、 1.9、 2.5和 2.6( P< 0.001),接受持续吸氧治疗者分别为 33.6%、 50.0%、 53.7%和 74.0%( P< 0.001),接受激素治疗者分别为 28.2%、 35.9%、 53.7%和 62.0%( P< 0.001).有基础病者的年龄标化病死率为 14.9%、 11.7%、 50.0%和 33.9%( P< 0.001),平均病程为 30.3天、 34.2天、 42.9天和 47.5天( P< 0.001);无基础病者的年龄标化病死率为 5.3%、 9.8%、 9.2%和 8.3%( P= 0.101),平均病程为 32.4天、 35.3天、 40.9天和 47.6天( P< 0.001).结论 SARS患者发病后如不及时住院治疗会导致病情加重,延误治疗时机,甚至影响病死率.  相似文献   
36.
目的 了解中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演变趋势。方法 利用国家“八五”(1992~1994年)和“九五”(1998年)期间年龄在35~59岁的13组可比人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高血压的标化患病率有小幅增加,“九五”期间达到24.0%。城市的增幅要大于乡村。高血压知晓率“九五”期间较“八五”期间增加了5.3%,达到42.6%;治疗率“八五”期间27.3%、“九五”期间为31.1%;控制率“九五”期间较“八五”期间增加了近50%,但也只有6.0%。在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不同时期的控制率分别为12.7%、19.9%,为同期整体控制率的3倍多。无论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城乡之间、性别之间都存在差异。结论 不断上升的高血压患病率和低水平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仍是高血压防治面临的主要现状。必须认真开展有效的措施以降低高血压的患病率,提高治疗率和控制率。  相似文献   
37.
目的 了解我国不同品种在用电子血压计经独立临床准确性验证的情况。方法 根据地理位置和经济水平选择北京市、深圳市、石家庄市、大同市及石河子市作为调查地区,从5个城市中分别选择1家三甲医院、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20户拥有电子血压计的家庭,每家医院选择10台、每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择5台、每户家庭选择1台,共200台电子血压计,登记每台血压计的品牌、型号、生产企业等信息。通过查询Medaval、Stride BP等6个电子血压计独立临床准确性验证登记网站以及Pub Med、CNKI论文数据库,明确受调研电子血压计是否经过独立临床准确性验证。结果 受调研的200台在用电子血压计中,除1台在国外购买外,其余199台均在国内购买,分属109个品种。其中,经独立临床准确性验证合格的有23个品种,占所有品种的21.1%;三甲医院为37.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34.8%,家庭中为13.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经独立临床准确性验证不合格的电子血压计品种占1.8%,其余77.1%未开展独立临床准确性验证评价。结论 我国医疗行业及家庭中在用电子血压计品种众多,但经独立临床准确性验证的比...  相似文献   
38.
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重复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冠心病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技术体系的研究>之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临床前病变队列研究中,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的重复性,论证其作为主要研究指标的可靠性.方法 抽取10例受检者,分别使用不同超声仪各检查次,评价仪器间IMT检测重复性;2个中心各抽取2名超声医生,分别独立对共15例受检者进行重复检查,评价检查者自身及检查者间重复性;抽取20份图像,同一阅读者重复阅读2次,参考阅读者阅读1次,评价阅读者自身及阅读者间重复性.所有图像均行中心阅读测量.结果 平均IMT的测量均差(meandifference,MD)在仪器间、检查者自身间、不同检查者间、测量者自身间、不同测量者间分别为(0.028±0.017)mm、(0.048±0.052)mm、(0.035±0.022)mm、(0.030±0.032)mm、(0.081±0.043)mm;最大IMT的上述测值依次为(0.047±0.029)mm、(0.090±0.09)mm、(0.055±0.044)mm、(0.062±0.053)mm、(0.085±0.050)mm.结论 平均IMT测量重复性优于最大IMT,且测量点越多,重复性越佳.与国外资料相比,本课题颈动脉超声测量IMT重复性良好.  相似文献   
39.
探索改善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wme,MS)多种代谢异常的有效药物对降低MS并发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的危险性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δ(PPARδ)在激动剂的作用下可增加巨噬细胞胆固醇的逆向转运、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促进骨骼肌细胞脂肪酸的氧化、预防肥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抑制炎症反应、缩小动脉粥样硬化损伤面积而有潜在的抗动咏粥样硬化的作用,因此有望成为防治MS的新型药物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40.
目的 评价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  1993年对 2 0 2例重症COPD患者进行一般情况、血气、肺功能、心电图、肺阻抗容积波图和 6min行走距离等检查 ,并进行 7年 (1993~2 0 0 0年 )随访 ,记录生存状况。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分析资料发现 :(1)随访 198例 ,随访率98 0 % ,总病死率 2 8 8% ;(2 )回顾性比较 :生存组与死亡组基线年龄、肺功能、血气分析、6min行走距离、肺阻抗容积波图等级、心电图差异有显著性 ;(3)前瞻性单因素分析 :肺型P波、电轴右偏、顺钟向转位组病死率显著高于阴性组 ;(4)Cox生存时间分析 :控制基线年龄、性别、干预与否后 ,肺功能、血气分析、6min行走距离、肺阻抗容积波图等级及心电图检查结果对患者生存时间有显著影响。结论 肺功能、血气分析、6min行走距离、肺阻抗等级和心电图检查结果对COPD患者生存时间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