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07篇 |
免费 | 70篇 |
国内免费 | 4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篇 |
儿科学 | 4篇 |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63篇 |
口腔科学 | 10篇 |
临床医学 | 171篇 |
内科学 | 118篇 |
皮肤病学 | 39篇 |
神经病学 | 21篇 |
特种医学 | 10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75篇 |
外科学 | 129篇 |
综合类 | 420篇 |
预防医学 | 218篇 |
眼科学 | 20篇 |
药学 | 159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231篇 |
肿瘤学 | 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24篇 |
2022年 | 34篇 |
2021年 | 37篇 |
2020年 | 36篇 |
2019年 | 31篇 |
2018年 | 27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21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73篇 |
2013年 | 47篇 |
2012年 | 67篇 |
2011年 | 50篇 |
2010年 | 58篇 |
2009年 | 88篇 |
2008年 | 58篇 |
2007年 | 87篇 |
2006年 | 51篇 |
2005年 | 95篇 |
2004年 | 80篇 |
2003年 | 77篇 |
2002年 | 70篇 |
2001年 | 56篇 |
2000年 | 80篇 |
1999年 | 44篇 |
1998年 | 47篇 |
1997年 | 42篇 |
1996年 | 37篇 |
1995年 | 41篇 |
1994年 | 53篇 |
1993年 | 42篇 |
1992年 | 31篇 |
1991年 | 29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24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18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5篇 |
1962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2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发病相关因素分析。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住院的非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下肢动脉CDFI检查并进行比较。观察组入院后常规测量血压、血糖、血脂。CDFI显示,观察组下肢动脉血管壁内膜中层厚度(IMT)异常、粥样硬化斑块及血管腔狭窄闭塞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动脉斑块发生部位以胫前、后动脉和足背动脉多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发病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血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CDFI检查是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诊断的可靠手段,可确定病变的部位、长度、阻塞的程度以及血管解剖结构的异常,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2.
73.
74.
干细胞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干细胞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 毕格犬18只,随机分为三组:A组(对照组)、B组(右归饮组)、C组(干细胞介入组)各6只.通过液氮冷冻法,建立毕格犬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分离、培养并标记骨髓问质干细胞.造模后3周,B组给予右归饮灌胃,A组与C组以蒸馏水灌胃;C组动脉灌注标记后的骨髓间质干细胞(5×106~1×107/ml)1 m1,A组及B组灌注生理盐水.治疗后4周及8周观察股骨头大体、影像学、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股骨头供血血管的数量、直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VEGF、Brdu的阳性表达,通过RT-PCR测定VEGF、TGF-β、OPG、RANKL的表达.结果 C组供血血管分支增粗、增多,阻塞血管再通,血管数量增多、直径增大.B组、C组关节软骨、骨小梁的结构和形态较A组改善;免疫组化检测C组VEGF阳性表达率较A组及B组高;RT-PCR检测C组VEGF、TGF-β、OPG表达量较A组及B组多.结论 干细胞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一定疗效,能改善坏死股骨头血供、促进骨坏死修复.实验结果可为早期治疗股骨头坏死、预防病灶塌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CT表现并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以提高术前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临床资料、CT表现、术后病理,对颗粒细胞瘤与卵泡膜细胞瘤-纤维瘤的平扫CT值与增强后强化程度ACT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颗粒细胞瘤7例;(2)卵泡膜细胞瘤3例、纤维-卵泡膜纤维瘤11例12枚;(3)Sertoli-Leydig细胞瘤1例;(4)类固醇细胞瘤1例,在CT上具有一些特征性表现,且与术后病理相对应.颗粒细胞瘤与卵泡膜细胞瘤-纤维瘤的平扫CT值无明显差异(t=1.487,P=0.157),颗粒细胞瘤增强后强化程度△CT值较卵泡膜细胞瘤-纤维瘤高(t=2.528,P=0.041).结论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具有一定的CT特点,符合其病理表现,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术前初步诊断. 相似文献
77.
78.
目的观察采用微创切口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使用长臂万向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无脊髓/神经损伤的单个胸腰椎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5年5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分为微创实验组和传统对照组,每组30例。微创实验组选用经椎旁肌间隙(最长肌和多裂肌间隙)入路,并使用长臂万向椎弓根螺钉撑开复位固定无脊髓/神经损伤的单个胸腰段骨折;传统对照组采用传统正中切口手术,比较两组伤椎椎体高度恢复百分比、伤椎Cobb's角恢复百分比、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引流量及术中透视次数。结果两组病例通过术后复查X线片,微创实验组和传统对照组的伤椎椎体高度恢复百分比分别为(48.0±9.5)%、(50.2±9.4)%,微创实验组和传统对照组的伤椎椎体Cobb's角恢复百分比分别为(78.8±10.8)%、(80.2±8.9)%,上述两指标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微创实验组和传统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68.4±11.5)min、(131.2±45.1)min,住院时间分别为(12.7±2.4)d、(20.5±5.3)d,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1.2±12.5)m L、(227.6±56.4)m L,术后伤口的引流量分别为(31.9±10.4)m L、(247.4±48.4)m L,术中需要透视的次数分别为(4.0±0.5)次、(7.5±2.0)次,微创实验组均优于传统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切口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技术不但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及脊柱生理曲度,而且具有术中创伤小、围手术期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对无脊髓/神经损伤的单个胸腰椎椎体骨折是一种实用的外科手术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9.
99Tcm- MIBI(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是第一个经 FDA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批准作为乳腺显像剂的放射性药物。一些前瞻性研究已经显示 ,99Tcm- MIBI检测乳腺癌的敏感性为 85 % ,特异性 89% ,阳性和阴性预测率分别是 89%和 84%。核素检测乳腺癌有其特殊的临床意义 ,特别是用于那些不能诊断和诊断有困难的乳腺疾病 ,评价高危人群 ,评价对放化疗的反应和检测腋窝转移淋巴结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