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6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48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44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190篇
内科学   99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8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67篇
综合类   505篇
预防医学   169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68篇
中国医学   208篇
肿瘤学   4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9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肿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2年7月——2013年10月门诊及住院收治的48例女性患者,临床检查触及乳腺肿块,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全部分别进行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手术病理检查,观察比较两种超声检查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二维超声检查组敏感度为60.4%、特异度为72.9%、准确度为62.5%;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组敏感度为91.7%、特异度为93.8%、准确度为93.8%;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都明显优于二维超声检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情况符合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提高乳腺肿块诊断的准确率,对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针对丙肝病毒5 '非编码区内源性核糖体进入位点的锁核酸核酶(LNAzyme)对病毒基因复制与表达的特异性抑制作用.方法 设计合成能切割HCV-5'-NCR-IRES位点的DNAzyme、硫代DNAzyme和LNAzyme.实验设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包括空白对照组、脂质体对照组和无关LNAzyme对照组.实验组包括DNAzyme、硫代DNAzyme组和LNAzyme组.以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转染hepG2.9706细胞,用荧光定量PCR和化学发光技术分别监测24、48和96 h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CV RNA含量及荧光素酶基因表达;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监测细胞活性.结果 加入核酶后,LNAzyme对HCV RNA复制和荧光素酶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最强(P<0.05),平均抑制率分别为48.02%和53.05%,且随用药时间延长,抑制率呈增高趋势,96 h后,平均抑制率分别为81.21%和84.25%.LNAzyme对细胞活性无影响.结论 LNAzyme能特异性抑制丙型肝炎病毒5 '非编码区的基因调控,且优于硫代修饰的DNAzyme.  相似文献   
73.
<正>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的起病隐袭的独立性疾病,起病前多有头部外伤,高血压等病史。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是钻孔冲洗引流术,但仍有3%~37%的复发率[1,2]。本文CSDH 106例均运用微创钻孔血肿清除技术治疗。其中对照组56例,观察组50例,对比其术后的复发率并评价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4.
尤圣勇  环志根  杨杰  张蓓  范晖  苏新华 《河北医学》2006,12(10):973-975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112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患者,经病理诊断证实94例。结果:94例患者中与病理检查相吻合的肺癌86例,穿刺确诊78例,8例为良性病变。诊断灵敏度90.7%,特异度100%,诊断准确率91.5%,并发气胸8.9%,肺内出血10.7%,均自行吸收,未需特别处理。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肺内病变的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5.
目的:千伏级锥形束 CT(CBCT)获取分次间宫颈癌术后调强放射治疗(IMRT)摆位误差,分析分次间摆位误差对靶区累积剂量偏差的影响。方法:选取61例宫颈癌术后行调强放疗的患者,全程916次CBCT获取摆位误差,将误差值输入治疗计划系统中,由分次间摆位误差剂量叠加得到累积摆位误差剂量,通过偏差公式与标准计划剂量计算偏差百分比。结果:摆位误差x、y、z方向的偏差和偏移等中心距离分别为0.04(-0.16, 0.25)、-0.05(-0.37, 0.28)、0.10(-0.06, 0.24)和0.55(0.38, 0.78) cm。临床靶区除CTV的HIsum-HIplan和CTV1 的Dsum_D50-Dplan_D50与HIsum-HIplan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他临床靶区的配对检验均有统计学差异。计划靶区除PGTVnd的Dsum_median-Dplan_median、Dsum_mean-Dplan_mean、Dsum_D50-Dplan_D50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他计划靶区均有统计学差异。累积摆位误差剂量与标准计划剂量分布对比呈现负偏态分布,峰度降低。GTVnd、CTV、CTV1、CTVn、CTV_all与PGTVnd、PTV、PTV1、PTVn、PTV_all剂量偏差均呈降低,计划靶区的累积剂量偏差比临床靶区偏差明显增大。Dmin偏差、D98偏差、D95偏差偏离最大,Dmax偏差、D5偏差、D2偏差变化次之,Dmedian偏差、Dmean偏差、D50偏差变化最小,反S型DVH曲线向左偏移,斜率增大。临床靶区HI偏差均上升。结论: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摆位误差对靶区累积剂量影响存在统计差异性,靶区累积剂量降低、均匀性变劣。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在每次治疗前需进行CBCT位置校准以保证靶区各结构剂量准确性。在放疗计划设计时考虑增加CBCT次数带来额外剂量的风险。  相似文献   
76.
单一的 PHA/PMA/OKT3不能诱导纯化的静止 T 细胞发生增殖反应,这为我们比较外加 IL—2/IL—4/IL—6对 T 细胞活化增殖的影响途径提供了条件.PHA 诱发了静止 T 细胞对 IL—2/IL—4/IL—6的增殖反应,而 anti—Tac 单抗只能抑制由 IL-2介导的增殖反应.PMA 能够诱导静止 T 细胞对 IL—2/IL—4发生增殖反应,而不对 IL—6发生增殖反应.OKT3单抗只能诱导静止 T 细胞对 IL—2发生增殖反应.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 A(C_(?)A)均能抑制 PHA 联合 IL—2/IL—4/IL—6所诱发的 T 细胞增殖反应,但其抑制作用的动力学观察却得到三种完全不同形式的抑制结果.这些结果表明,这三种淋巴因子各有其独自的途径使T 细胞活化增殖.  相似文献   
77.
科体C3裂解产物(C3SP)常用检测方法主要限于单向放射状免疫扩散、双层火箭免疫电泳,交叉免疫电泳及免疫固定电泳染色法等。前者需要特异的抗C3d、C3c血清,后者操作繁琐、费时、特异性和敏感性不足等缺点。为此,我们进行了实验摸索,用胶体金标记抗乙血清,电泳分离后,直接用金标抗体免疫固定、显色,大大减少操作过程,结果易于观察,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l·1·IPHS·6,0·O75mol/L巴比妥一巴比安纳缓冲液(电泳槽液)。l·l·20·olmol/LEDTA,0.06mol/L巴比妥。稀释标本用。1.1.3金标抗人已血清制备:自…  相似文献   
78.
多媒体超高倍仪对335例炎性阴道分泌物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南昌地区阴道病病原体流行状况。方法运用超高倍显微镜。对335例炎性阴道分泌物直接涂片镜检。并对标本中线索细胞、霉菌、滴虫进行检测。结果335份炎性阴道分泌物中加德纳杆菌感染124例(37.0%)。霉菌感染55例(16.4%)。滴虫感染17例(5.1%)。加德纳杆菌合并滴虫和霉菌感染分别为4例(1.2%)、44例(13.1%)。结论南昌地区由加德纳杆菌感染引起的阴道炎远远高于滴虫、霉菌感染引起的阴道炎。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螺旋CT对新生儿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前耻骨直肠肌和肛管括约肌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行盆腔螺旋CT扫描的新生儿24例,用腹窗(窗宽300HU、窗位40HU)在横轴位观察耻骨直肠肌和肛管括约肌的大小、形态及位置,与5例正常新生儿盆腔CT图像比较,其发育主观评为良好、一般、差。结果:CT扫描所有病例均显示耻骨直肠肌,发育良好22例,高位畸形中2例发育一般。低位畸形中耻骨直肠肌和肛管括约肌均发育良好;中位畸形中8例耻骨直肠肌和肛管括约肌发育良好,2例括约肌发育一般;高位畸形中2例耻骨直肠肌和肛管括约肌发育良好,括约肌发育一般及发育差各2例。结论:螺旋CT可显示不同类型新生儿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耻骨直肠肌和肛管括约肌的位置及发育状况,从而指导临床选择不同手术方法,并能较为准确地推断预后。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用于扩张治疗晚期胃窦恶性肿瘤所致胃出口梗阻的金属支架的个体化设计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不能手术的7例胃窦晚期恶性肿瘤所致的胃出口梗阻,分别根据肿瘤占据胃窦腔后剩余胃窦残腔的形状设计金属支架的形状,2例设计成漏斗型,5例设计成碟盘型。结果7例均置入成功,支架置入后行钡餐造影观察,金属支架与胃窦残腔贴合紧密,钡剂排空完全,胃窦残腔被支架扩张而成形。结论用于扩张治疗胃窦晚期恶性肿瘤所导致的胃出口梗阻的金属支架设计应个体化,以提高食物的排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