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目的观察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后在EAE大鼠体内存活、增殖、分化,探讨BMSCs对EAE的神经再生的修复作用及迁徙分化情况。方法 SD雌性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其中EAE模型组20只,正常对照组5只,EAE模型BMSCs移植组20只。重组免疫蛋白MBP68-86诱导建立EAE的动物模型,在免疫后早期第5天静脉输注Wistar大鼠的BMSCs(4×106/只,0.4mL)。观察输注后大鼠神经功能变化和组织学变化,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不同时间脑脊髓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2’,3’-环腺苷酸-3’-磷酸二酯酶(CNPase)表达,观察BMSCs移植后EAE大鼠体内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数量。结果 EAE大鼠免疫后早期移植BMSCs,神经功能评分无论是高峰期评分还是平均评分显著低于EAE模型组。BMSCs移植组在第7天NSE阳性细胞数较EAE模型组表达水平增多,但并无显著性差异,而第15天、第21天和第30天NSE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EAE模型组的表达水平(P0.05)。BMSCs移植组各时间点CNPase染色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EAE模型组的表达水平(P0.05),随着时间迁移,BMSCs移植组CNPase染色阳性细胞数表达逐渐增加。BMSCs移植组各个时间点GFAP阳性细胞数与EAE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病理检查显示EAE大鼠免疫后早期移植BMSCs可使脑组织炎症反应减轻,脱髓鞘病灶的数目也明显少于EAE模型组。结论预防性静脉输注BMSCs可能通过免疫调节,抑制免疫反应所致的神经细胞损伤,减少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的凋亡,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但不能排除仍有部分BMSCs在局部微环境信号的诱导下向脱髓鞘区迁徙并分化为髓鞘形成细胞的可能。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分析特纳综合征(Turner syndrome,TS)患者耳部疾患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为TS患者的耳健康提供管理策略。方法本研究是以调查问卷为基础的前瞻性横断面研究,纳入2010年1月至2021年3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就诊的TS患者(共纳入71例,TS诊断时年龄3~11岁,耳鼻喉科就诊时年龄4~27岁),问卷调查患者不同年龄段耳部疾患的发生情况。横断面研究内容包括耳部形态学及听功能评估,并进一步分析引起耳部疾患及听功能改变的危险因素。采用Prism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问卷调查发现急性中耳炎在3~6岁及7~12岁患者中的发生率显著高于12岁以上患者,分别为33.8%(24/71)、42.9%(30/70)及23.5%(8/34);复发性急性中耳炎在3~6岁患者中的发病比例高达21.1%(15/71),其中约46.6%(7/15)患者会持续到6岁以后。分泌性中耳炎在3~6岁、7~12岁及12岁以上三个年龄段的发生率分别为32.4%(23/71)、34.3%(24/70)及38.2%(13/34),鼓膜穿刺治疗的复发率分别为100%(7/7)、42.9%(3/7)及50.0%(1/2),显著高于鼓膜置管治疗。3~6岁及7~12岁两个年龄段,X染色体结构异常患者急性中耳炎及分泌性中耳炎的患病率低于其他核型患者;大于12岁的患者,急性中耳炎的患病率在各种核型中的差异不明显,分泌性中耳炎在含Y染色体核型中患病率最高。此外,伴随有其他系统疾病患者的急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横断面研究发现本组TS患者中低位耳的发生比例为7.0%(5/71),外耳道狭窄4.2%(3/71),鼓膜形态异常38.0%(27/71),听力异常35.2%(25/71),其中传导性听力损失17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6例,混合性听力损失2例;其余46例患者听力正常,但其中6例耳声发射异常。咽鼓管功能评估发现咽鼓管功能不良的比例为38%(27/71)。听力下降及咽鼓管功能异常与核型无明显相关性(χ^(2)值分别为2.83和2.84,P值分别为0.418和0.417),但与是否伴随其他疾病显著相关(χ^(2)值分别为13.43和7.53,P值均<0.001),在伴有其他系统疾病的患者中发生比例明显升高。结论TS相关的中耳炎及听功能障碍发生比例显著高于普通人群,不仅在学龄前女孩中普遍出现,而且在学龄期后亦持续存在或再发;伴有其他系统疾病是TS患者耳部疾患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医生应提高对TS相关耳部疾患的认识,并将耳健康监测纳入TS常规诊疗中。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的生长与其血清胰岛素(In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浓度的关系。方法2004-03中山大学附属二院对31例单纯性肥胖儿童及48例同龄正常儿童的生长参数及空腹Ins、IGF-1、IGFBP-3浓度进行测定,并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肥胖组血清Ins、IGFBP-3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而两组间IGF-1差异则无显著性意义,血清Ins浓度与BMI、IGFBP-3呈正相关,肥胖儿童身高SDS与1NS、IGF-1正相关。结论肥胖儿童存在有非生长激素(GH)依赖性生长的代偿机制。其中高胰岛素血症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它既可以通过增加IGFBP-3的合成来间接提高IGF-1的生物活性,又可以直接发挥促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胰岛素对长骨成骨细胞增殖和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受体后分子机制。方法:培养生长期大鼠股骨和胫骨成骨细胞,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胰岛素和不同作用时间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观察骨钙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mRNA、IGF-1蛋白合成及成骨细胞胞内P44/42MAPK及其磷酸化的变化。结果:胰岛素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功能的影响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10-7 mol/L时促增殖作用最强,96 h后细胞增殖进入平台期。促进骨钙素合成的最佳胰岛素浓度亦为10-7 mol/L,之后骨钙素合成减少。培养时间对骨钙素合成无明显影响。胰岛素浓度超过10-7 mol/L后IGF-1 mRNA的表达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各胰岛素组的IGF-1蛋白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各浓度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胰岛素急性刺激成骨细胞后各组的P44/42MAPK表达量无明显差别(P>0.05),但P44/42MAPK磷酸化程度随加入胰岛素浓度的增高而增强(组间P<0.05);胰岛素慢性处理后各组的P44/42MAPK表达量仍无显著差别(P>0.05),P44/42MAPK磷酸化程度却随着胰岛素浓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组间P<0.05)。结论:胰岛素能以生长因子样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的方式刺激成骨细胞生长及功能,但高胰岛素状态以及长时间的胰岛素作用后此种增强效应消失。其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介导的MAPK信号途径参与了促成骨细胞的生长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为寻找高效低毒的选择性抗白血病药物,研究慢病毒载体携带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基因短发夹RNA(shRNA)对肿瘤细胞株HL60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制备并筛选VEGFR2基因的最有效siRNA,并据此设计shRNA寡核苷酸链,构建pU6/shVEGFR2入门克隆.瞬时转染细胞,采用MTT法、RT-PCR法及Western blotting测定VEGFR2表达抑制情况.构建表达克隆,与ViraPowerTM Packaging Mix共转染到293FTTM细胞中,产生携带Lenti6/shVEGFR2的慢病毒载体.将病毒上清加入HL60细胞中转导,测定HL60细胞抑制率并与pU6/shVEGFR2入门克隆脂质体转染结果比较.结果VEGFR2 siRNAc抑制HL60细胞效率最高,利用其shRNA和pENTRTM/U6构建的入门克隆转染HL60,抑制细胞效率达84.9%;显著抑制HL60细胞VEGFR2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pU6/shVEGFR2入门克隆转染、Lenti6/shVEGFR2表达克隆转导HL60细胞后48 h细胞抑制率相近,48 h后入门克隆转染组细胞抑制率明显下降;而表达克隆转导组细胞抑制率变化缓慢,在96 h达高峰,120 h 稍降,变化无显著差异.结论在体外慢病毒载体携带的VEGFR2 shRNA可有效阻断HL60细胞VEGF/VEGFR2自分泌链,有效抑制白血病生长.  相似文献   
27.
儿童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诱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搪塞儿童Ⅰ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常见诱发因素及对策。方法 对32例(45例次)的DKA病例进行性临床分析。结果 DKA发生率为75%。诱发因素在首诊病例中感染62%,延误诊占28%,误诊误治占25%;明确糖尿病诊断病例中感染占27%,胰岛素治疗不当占64%,饮食控制不良占18%。结论加强糖尿病健康教育,合理应用胰岛素,长期稳定控制血糖是防止DKA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干预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的效果及其机制,以及最佳的治疗时机。方法 36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EAE模型组和免疫后当天、第5 d、第10 d、第15 d注入BMSCs干预治疗组(d0、d5、d10、d15 BMSCs组)。用MBP68-86作免疫原制作EAE大鼠模型,分别在免疫后相应时间点静脉注入Wistar大鼠的BMSCs或生理盐水。观察大鼠的发病状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和脑、脊髓组织病理改变。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周围血T细胞亚群,ELISA法检测血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介素(IL)-4和IL-10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均正常。与EAE模型组比较,d0 BMSCs组和d5 BMSCs组大鼠的发病数减少,发病时间延迟,高峰期和平均NDS降低,外周血CD4+T细胞明显降低,Treg细胞明显升高,IFN-γ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0.01),脑、脊髓组织的病变明显减轻;d10 BMSCs组CD4+/CD8+比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预先用BMSCs干预治疗EAE大鼠有显著的效果,其机制可能为BMSCs通过上调IL-10表达来调节T细胞的增殖活化及功能,抑制异常免疫反应。而在发病后给予BMSCs则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9.
儿童肥胖相关因素分析及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儿童期肥胖的相关因素,为制订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统一使用的儿童肥胖专科门诊病历对186例肥胖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并将结果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家族史、食欲、食量、进餐速度、饮食习惯、运动等因素为主要相关因素.[结论]加强孕期保健,改变儿童的饮食行为,改变家庭生活方式,心理诱导和行为疗法,限制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等实施方案,是预防儿童肥胖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0.
黄丽云  周经兴  陈梅  梁立阳 《护理研究》2007,21(32):2968-2969
[目的]探讨身材矮小儿童的病因,以寻求最佳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用统一印制的表格对我院小儿内分泌门诊就诊的矮小儿童223例进行全面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根据诊断标准,对矮小儿童病因进行分类。[结果]生长激素(GH)缺乏症52例,Turner’s综合征22例,宫内发育迟缓13例,体质性青春期延迟7例,营养不良性矮小18例,铅中毒8例,甲状腺功能低下症50例,原因不明的矮小53例。[结论]矮小儿童中原因不明的矮小占多数,内分泌疾病所致的矮小次之,其中以生长激素缺乏症和甲状腺功能低下症最为多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