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23篇
  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71.
72.
杨倩  梁璐 《国际呼吸杂志》2021,41(6):464-470
气道压力释放通气是一种兼具理论风险和效益的通气模式,常作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低氧血症患者的抢救或替代模式。因其具有保护性肺复张、保留自主呼吸、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减少镇静及神经肌肉阻滞药物剂量、降低驱动压、增加平均气道压及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等诸多优点,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及研究者的关注。但不少学者对其有效性存在争议。本文就气道压力释放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3.
目的分析急性甲胺磷农药中毒早期血药浓度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3年6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收治的急性甲胺磷农药中毒患者92例,按中毒严重程度分为轻中度中毒组(n=54)和重度中毒组(n=38),选取9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Fas、Fas L以及有机磷农药含量。结果重度中毒组血药浓度为(2.13±0.32)μmol/L,明显高于轻中度中毒组的(1.35±0.18)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as/Fas L表达重度中毒组明显高于轻中度中毒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中度中毒组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甲胺磷农药中毒早期血药浓度越高,中毒程度愈重,细胞凋亡越严重。  相似文献   
74.
彭广军  梁璐  杨伟红  宋红波 《河北中医》2009,31(10):1549-1552
目的观察对肠缺血再灌注导致的急性肺损伤早期模型应用低温干预的安全性。方法新西兰大白兔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肛温37-38℃)、缺血对照组(肛温37-38℃)、浅低温组(肛温32-35℃)、中低温组(肛温28-32℃)各15只。采用完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1 h,开放后再灌注6 h的方法制备肠缺血再灌注(IIR)致急性肺损伤(ALI)模型。使用体表降温方法控制体温。实验过程中监测动物平均动脉压、心电图和呼吸频率;IIR前、IIR后6 h内分别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和静脉血凝血酶原时间检测。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缺血对照组随着IIR时间的增加,逐渐发生低氧血症;进行低温干预后,同缺血对照组相比,浅低温组和中低温组的低氧血症得到改善,平均动脉压升高,心率减慢(未出现心律失常),呼吸频率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浅低温组凝血酶原时间的延长小于中低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与中低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肺损伤早期,浅低温和中低温对循环、呼吸和凝血功能的不良影响较小,浅低温和中低温治疗方法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75.
脑出血(ICH)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自发性出血,病理机制复杂,病因多样,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急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1]。在脑出血后的病理生理学过程中,脑水肿几乎伴随整个疾病发展的过程,严重的脑水肿将导致颅内高压,以至形成脑疝,是脑出血急性期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2]。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3],现将其现状与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6.
外科ICU病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的监测方法。方法制订目标监测方案,建立ICU监测日志。结果共监测604人,感染196例次;患者感染率、调整患者日医院感染率分别是16.56%、25.15‰;与呼吸机、尿管及深静脉插管相关的调整日医院感染率分别为35.75‰、13.75‰、3.24‰;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是3.02%。结论感染专职人员与ICU兼职人员密切配合,可获取准确资料,掌握ICU医院感染的动态变化,及时制定感染控制措施,对控制特定人群的医院感染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7.
李梅  梁璐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4):3735-3736
目的:探讨血清及尿液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bulin,β2-MG)在儿童肾脏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35例肾脏疾病患儿的血和尿β2-MG,在不同发病时期进行测定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35例肾脏疾病患儿中,25例血清β2-MG异常,22例尿β2-MG异常,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及尿液β2微球蛋白浓度的测定,可作为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注射用炎琥宁对大鼠实验性急性咽炎动物模型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直接注射于SD大鼠咽部黏膜建立急性咽炎动物模型,并给予注射用炎琥宁药物进行治疗,观察该药物对模型动物血清IL-1β、IL-6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以及对病理形态学的影响。结果 高、中(53、26.7 mg/kg)剂量组药物对模型动物血清中的IL-1β、IL-6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能不同程度改善急性咽炎的病理变化;高剂量组药物能有效抑制模型组动物TNF-α的表达。结论 注射用炎琥宁对急性咽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细胞因子的表达和抑制咽部病理改变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79.
烟雾吸入性急性肺损伤是烧伤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主要原因,其病理生理机制复杂,治疗上仍以支持治疗为主,并且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烟雾吸入性急性肺损伤的临床治疗指南或共识,目前已有多种针对性药物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就近10年来烟雾吸入性急性肺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及目前针对性药物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透皮吸收剂对白芥平喘凝胶膏中芥子硫氰酸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Franz透皮扩散池,以HCLP法对接受池中有芥子硫氰酸进行测定,并根据结果做渗透曲线。结果:含3%透皮吸收剂的白芥平喘凝胶膏的透皮吸收率K值最高。结论:透皮吸收剂对白芥平喘凝胶膏透皮吸收有促进作用,含3%透皮吸收剂的白芥平喘凝胶膏的透皮吸收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