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5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6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95篇
内科学   92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6篇
外科学   115篇
综合类   230篇
预防医学   12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5篇
中国医学   65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81.
目的:观察有刺激成骨作用的体外冲击波对新西兰大白兔骨不连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10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实验动物中心、广西医科大学医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选用清洁级(二级)雌性新西兰大白兔16只,体质量3.0~3.5kg,兔龄五六个月,每只动物右前肢桡骨为实验肢,左前肢桡骨为对照肢。无菌操作麻醉下截除双侧桡骨中段1cm,缝合伤口,3个月后摄X线片证实骨不连模型形成。麻醉下采用德国多尼尔小王子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对新西兰大白兔实验肢骨不连进行治疗,冲击波焦点能量为0.5mJ/mm2,频率为70~80次/min,冲击量为800次,焦点聚焦范围为1.5cm2,在透视下调整冲击焦点,分别对骨折远、近端边缘进行冲击。对照肢不作任何治疗。采用数码成像X射线机分别于冲击波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天,第2,4,6,8,12周摄实验肢和对照肢前肢正位X射线片,在计算机上精确测量治疗前后骨折间隙的宽度;同时各处死动物1只,取骨折间隙组织进行光学检查,选择第2,6,8周组织作电镜检查。比较实验肢和对照肢以及治疗前后骨折间隙的变化,观察光镜-成骨细胞、骨小梁的数量和排列的形成及电镜-成骨细胞的有丝分裂,线粒体等细胞器的活跃程度。结果:①X线片检测:实验肢4周后可见骨折间隙密度增高,呈云雾状,间隙缩小。12周后,骨折间隙基本骨性连接,骨纹理出现较规律的纵向排列,髓腔开始再通。对照肢织无明显变化。②组织光学及电镜检查显示:实验肢第3天光镜下可见活跃的圆形或类圆形成骨细胞,间隙两端见大量的微小碎骨屑。第2周见大量的活跃的成骨细胞、成纤维细胞和间充质细胞,形成骨样组织,软骨细胞增生活跃。电镜下可见有丝分裂,胞质内见较多的线粒体、高尔基体、粗面内质网。第6~8周时成骨细胞继续活跃成骨,骨样组织逐渐骨化,纤维组织逐渐转化成软骨组织,并出现钙化和骨化;电镜下可见大量成熟的骨细胞形成,细胞器消失。第12周见大量新生骨小梁,排列规则、致密,形成成熟的骨结构。对照肢各时间度所取骨折间隙组织无明显变化,未见成骨细胞,可见慢性炎症浸润、纤维结缔组织增生。③冲击波治疗前后动物模型骨不连间隙的变化:实验肢骨折间隙变化治疗前与第4,6,8,12周比较差异显著[(6.02±2.11),(7.05±1.91),(7.35±1.24),(7.51±1.57),(8.62±1.48)mm;t=2.561,3.543,3.922,5.659,P<0.05~0.001];实验肢与对照肢治疗后第4,6,8,12周比较差异显著[(6.36±1.89),(6.42±2.02),(6.40±2.12),(6.51±2.31)mm;t=2.376,2.531,3.744,5.126,P<0.05]。结论:实验肢经冲击波治疗后骨不连间隙成骨活跃,不同时段摄X线片显示骨折逐渐达骨性愈合,说明体外冲击波是一种治疗骨不连创伤小、效果确切的方法。  相似文献   
782.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下肢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3-10/2004-07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3例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神经病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①病例1:因糖尿病10年,左下肢麻木及轻度疼痛入院,诊断为左下肢糖尿病足件末梢神经炎,行左下肢局部肌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②病例2:因糖尿病15年伴右下肢感觉消失入院,诊断为右下肢糖尿病足伴末梢神经炎,行右下肢局部肌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③病例3:因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10年,突发性右下肢疼痛2d,在当地医院取栓术后再次形成血栓,至本院行尿激酶溶栓后下肢动脉血流恢复,但伴随出现右下肢腓总神经损伤和足下垂,且足趾剧烈疼痛。诊断为右下肢缺血性神经痛,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同时进行肌肉局部移植术和动脉腔内移植术。结果:①病例1: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后5d,疼痛基本缓解,2周后麻木明显减轻,3个月后麻木消失,肌电图显示下肢腓总神经和胫后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但较术前明显增快。随访15个月无复发。②病例2:于2005-01-25肌电图检查显示,右下肢腓总神经和胫后神经传导速度均为36m/s。2005-01-28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下肢局部肌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移植后5d疼痛基本缓解,2周后麻木明显减轻,1个月后下肢麻木消失,足部麻木明显减轻。2005-04-06肌电图显示右下肢腓总神经和胫后神经传导速度均减慢至34m/s,但较术前有所增快。2005-04-19在局部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下,先后行经导管右下肢动脉腔内自体骨健干细胞移植和右下肢缺血局部肌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后1周足部麻木明显减轻,术后10d足部麻木消失。③病例3:于2004-07-17肌电图检查显示,右胫神经(腘-腓肠肌内侧头)运动末端潜伏期为3.6ms,运动传导电位波幅为5.1mV;右胫神经(腘-拇展肌)、腓总神经、腓肠神经感觉运动传导电位消失、伴有足趾剧烈疼痛。2004-07-18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后当晚足趾疼痛减轻,睡眠好;1周后右足有想活动的感觉;术后1个月疼痛消失,足趾可轻微活动;术后3个月足趾的活动力量可达3级;术后6个月可下床活动,有跛行,但可行走。2005-03-16肌电图显示:右胫神经(腘-腓肠肌内侧头)运动末端潜伏期缩短至28ms,运动传导电位波幅增高至7.4mv;右腓总神经(腓骨小头下-胫前肌)可见运动传导电位,但波幅显著降低为0.13mV;右胫神经(内踝-拇展肌)、右腓总神经(外踝上-伸趾短肌)运动电位消失;右胫神经、腓肠神经感觉传导电位仍然消失。患者可以自行行走,目前已经基本恢复正常生活。结论:在目前尚未寻找到更有效的办法来解决下肢神经病变的情况下,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无疑是治疗方法中可行的一种,值得进一步开展临床观察和验证。  相似文献   
783.
目的:了解5.12汶川地震后来自四川地震灾区的大学新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对来自四川地震灾区的598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来自地震灾区的大学新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各维度和心理健康两两显著相关(P<0.05或P<0.001);来自地震灾区的大学新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有直接预测作用,也通过积极应对方式起间接预测作用。结论:来自地震灾区的大学新生积极的应对方式在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84.
[目的]探讨止血带下家兔肢体骨与肌肉组织的抗生素浓度变化.[方法]将头孢唑啉、克林霉素及环丙沙星分别于灌注给药后30、60、90、120 min以止血带阻断家兔肢体血液循环,并于阻断血液循环后30、60、90 min检测肢体骨与肌肉组织中抗生素浓度.[结果]骨与肌肉组织中头孢唑啉、克林霉素及环丙沙星浓度,在相同止血时机、相同止血时间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浓度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相同止血时机、不同止血时间实验组之间比较,浓度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止血时机实验组之间比较,浓度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止血带阻断家兔肢体血液循环对抗生素在骨与肌肉组织分布有显著性影响,肢体血液循环阻断后对抗生素在骨与肌肉组织分布无显著性影响,止血时机是影响抗生素在骨与肌肉组织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85.
2007年至2009年,我们对78例食管癌患者手术中应用快速医用吻合胶(广州白云医用胶总公司生产)在术中粘合、止血,对于术中减少出血,预防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出血及减少渗出液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86.
目的报告1例罕见腹膜后单中心型Castleman病病例,提供诊疗经验,提高该病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近期诊治并经病理学确诊的腹膜后单中心型Castleman病1例,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对该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及病理分型、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结果女性,21岁,偶然查体发现腹腔肿物,无自觉症状及体征。CT检查发现8.0cm×7.0cm×7.7cm边界清楚富血供的上腹部肿块,无法明确来源。术中明确肿瘤来源于腹膜后,术后病理明确为Castleman病,透明血管型,结合临床所见确诊单中心型Castleman病,文献报告预后良好,仅予随访。结论Castleman病是一种罕见的淋巴增生性疾病,是腹腔占位的一种罕见原因。单中心型Castleman病手术完整切除后预后良好,可仅予随访观察。多中心型者预后较差,可选择化疗和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787.
788.
一天晚饭后与邻居王老师一起散步,边走边聊中自然谈到了今年评职称的事,这可触到了王老师的痛处,一下子来了火气,“哼,提起这事来我就有气,这算什么评职称啊,简直是比谁的关系硬!论学历、文章和教学,我哪点比别人差?可就是评不上,就因咱心眼实在,不会也不愿跟人拉关系。唉,人的良心都喂了狗了”。“这且不说,自从评职称之事过后,身体也老跟我过不去,没有一天好受的时候,经常腹痛、腹泻、腹胀,往往在吃过饭后,就引起腹痛,接着是有种想解大便的感觉,大便以后,腹痛便明显减轻,有时放个屁后,腹痛、  相似文献   
789.
目的 比较内窥镜与传统腰椎后路开窗手术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 30例单纯性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15例采用显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系统(MED)手术治疗(观察组),15例采用常规腰椎后路开窗法手术治疗(对照组),根据Nakai标准评价疗效,并比较两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正常生活时间.结果 两组优良率均为86.7%(13/1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正常生活时间快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两种方法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相近,但椎间盘内窥镜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790.
目的分析比较前外侧入路和后外侧入路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中的疗效,为临床手术人路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06-08~2011-05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回顾分析,选择符合条件的152例(161髋)纳人研究。其中髋关节传统后外侧入路手术79例(A组,82髋),髋关节改良前外侧入路手术73例(B组,79髋)。随访时间为15个月-5年,平均4.3年。统计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诊断、身高、体重、体重指数、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下床行走时间、住院f5、术前后Harris评分、术后并发症等,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B组在手术时间、切1:3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日、术后下床行走时间等疗效指标均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术后假体脱位、神经麻痹、术后Harris评分及术中术后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假体松动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前外侧人路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早期减少术中术后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早期进行关节功能恢复锻炼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该手术方式降低了假体位置不当导致关节脱位的风险,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在适应证相同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选择髋关节改良前外侧入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