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60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 体外比较曼氏血吸虫吡喹酮敏感株与抗性株成虫阶段对吡喹酮的反应性。方法 将各虫株成熟成虫分别培养于含吡喹酮分别为 3.2× 10 - 4、8× 10 - 4、1.6× 10 - 3m ol/ L的 MEM培养液中 ,37℃孵育 15、30、4 5、6 0、75 min后 ,分别在解剖镜下观察虫体的存活状况并计算存活率。结果 当孵育于含吡喹酮 3.2× 10 - 4m ol/ L的 MEM中 75 m in,敏感株与抗性株雌虫均能存活 ;但敏感株与抗性株雄虫的存活率仅为 11.5 % - 16 .0 %和 32 .7% - 36 .5 %。孵育于含吡喹酮 8× 10 - 4m ol/L 的 MEM中 15 min,抗性株雄虫与雌虫存活率为 4 8.3% - 5 0 .0 %和 5 7.9% - 6 3.6 % ;敏感株雄虫与雌虫的存活率为 2 2 .4 % - 2 5 .9%和 38.5 % - 4 8.3% ;75 min后 ,抗性株雄虫的存活率为 13.3%- 17.3% ,敏感株雄虫的存活率则为 0。孵育于含吡喹酮 1.6× 10 - 3m ol/ L 的 MEM中 15 min,抗性株雄虫与雌虫的存活率为 11.1% - 19.6 %和 2 7.5 % - 2 9.9% ;敏感株雄虫与雌虫的存活率均为 0。结论 将曼氏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和敏感株成虫孵育于含一定浓度吡喹酮的 MEM中不同时间后 ,抗性株的存活率高于敏感株 ;雌虫的存活率高于雄虫  相似文献   
82.
2004-2008年江苏省钉螺分布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江苏省不同流行类型和流行程度地区钉螺分布特点及变化规律,为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江苏省2004-2008年螺点卡报表和血吸虫病防治(血防)工作报表资料,建立江苏省5年的Excel螺情数据总库,分析不同年份钉螺面积、感染性钉螺面积和钉螺感染率的变化趋势,比较流行类型和程度不同的地区上述指标的年间变化。结果2004-2008年期内实有钉螺面积和感染性钉螺面积分别减少了3799.86hm2和2006.35hm2,年平均降幅为9.64%和18.83%,其中江湖滩、水网和山丘型地区期内实有钉螺面积分别减少了3546.10、209.19hm2和44.57hm2,年平均降幅为9.59%、10.29%和11.18%。5年间共新查出钉螺面积22.02hm2,其中水网地区占89.24%。2004-2008年期内实有钉螺面积占历史有螺面积的2.77%~5.36%,其中未传播控制、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地区期内实有钉螺面积占历史累计钉螺面积的百分比分别为13.29%~22.82%、0.88%~3.54%和0.14%~0.32%,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004-2008年江湖滩、水网和山丘型地区期内实有钉螺面积的构成比分别为93.79%~95.60%、3.67%~5.45%和0.73%~1.01%。2004-2008年全省钉螺感染率由0.15%下降到0.02%,下降了85.50%(P0.01),其中未传播控制、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地区查出感染性钉螺面积的构成比分别为98.15%~100%、0~0.81%和0~1.43%。结论江苏省钉螺面积和感染性钉螺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传播阻断地区螺情逐步得到巩固,有效控制江湖滩地区钉螺面积和未传播控制地区感染性钉螺面积是下阶段血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3.
现场观察证明,钉螺在北纬33°15′以北地区生殖腺发育受到抑制,生殖力下降。为探索其机制,本文采用组织学、组织化学、酶组织化学与透射电镜技术,对放养在山东济宁、江苏徐州及镇江钉螺的生殖腺作了观察。结果显示:北移钉螺雌、雄生殖腺均萎缩,被空泡样结构取代;糖原、DNA和组蛋白含量减少;CEO、5′-NT、LDH和G-6-Pase活性降低;睾丸内SDH活性增高;精子数量减少,并呈不同程度的变性等。观察提示,北移钉螺生殖腺代谢障碍是导致腺体萎缩。生殖机能减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4.
血吸虫病健康教育作品评选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促进省级血防健康教育(血防健教)作品的设计与制作,提高全国血防健教工作水平。方法将血防健教作品分为声像、实物和印刷3种类型;通过展评,由群众和专家投票确定入围作品,再通过专家集中评分的方法,按健教作品的所得分数确定评选等级。结果全国10个省选送了103件血防健教作品参加评比,其中实物类作品46件,印刷类作品31件,声像类作品26件。共评选出获奖作品32件,其中一等奖3件,二等奖6件,三等奖9件,优秀作品14件。获一等奖的作品为《血防水杯》、《小学生血防健教画报》和《血防健教方言小品》。结论群众和专家相结合的血防健教作品综合评选方法公正、科学,为血防健教作品评选建立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85.
目的 用纯化的重组刚地弓形虫RH株主要表面抗原 1(SAG1)作为检测抗原 ,建立间接法rSAG1 ELISA ,检测弓形虫IgG抗体并与国外进口试剂盒进行比较 ,以观察其阳性和阴性符合率 ;并对rSAG1 ELISA检测的精确度、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评价。方法 接种重组菌至LB肉汤中 ,IPTG诱导表达后 ,用Ni2 螯合柱进行亲和纯化 ;分别用不同浓度的重组抗原rSAG1包被聚苯乙烯酶标条 ,检测不同稀释度的阳性和阴性血清 ,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人IgG为二抗 ,采用正交试验确定rSAG1 ELISA的最佳检测条件 ;按rSAG1 ELISA法的最佳检测条件对混合弓形虫IgG阳性和阴性血清重复测 2 0次进行精确度的检测 ;采用抗体抑制试验检测其特异性 ;同时对用进口试剂盒筛得的 5 2份弓形虫IgG阳性血清和 4 0份弓形虫IgG阴性血清进行检测。结果 制备的rSAG1重组蛋白纯度在90 %以上 ;以该重组抗原建立的rSAG1 ELISA的最佳检测条件为 :重组抗原rSAG1的包被浓度为 5 μg/ml,血清稀释度 1∶10 0 ,酶标记的羊抗人IgG 1∶2 0 0 0稀释 ;用rSAG1 ELISA对混合弓形虫IgG阳性和阴性血清的重复检测表明 :IgG阳性血清的检测值的变异系数 (CV值 )为 10 .9% ,IgG阴性血清的CV值为 10 .7% ;灵敏度检测表明血清稀释度在 1∶5 0~ 1∶2 0 0均可检出阳性 ;特异性  相似文献   
86.
氯硝柳胺悬浮剂杀螺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15,他引:5  
目的 评价 2 5 %氯硝柳胺悬浮剂 ( SCN)的实验室和现场杀螺效果。方法 采用实验室及现场浸杀和喷洒法进行 SCN杀螺试验 ,同时以 5 0 %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 ( WPN)和清水做对照试验。结果 室内浸杀 :SCN2 4h L C50 为 0 .0 474m g/ L;WPN L C50 为 0 .0 947mg/ L;二者间杀螺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 P<0 .0 1)。室内喷洒 :用 SCN 0 .2 5、0 .5 0、1.0 0、2 .0 0 g/ ( L· m2 )各浓度组杀螺率均高于对应的 WPN各浓度组的杀螺率。现场浸杀 :用 SCN 2 mg/ L (有效浓度 0 .5 mg/ L ) ,对投放的螺袋内钉螺和沟内泥土中筛取钉螺的杀螺率均高于 WPN 2 mg/ L (有效浓度 1.0 mg/ L )浸杀。现场喷洒也同样显示 2 g/ ( L· m2 ) SCN杀螺率高于 2 g/ ( L· m2 ) WPN的杀螺率。结论 2 mg/ L或 2 g/ ( L· m2 ) SCN浸杀或喷洒 ,其杀螺率高于 2 mg/ L或 2 g/ ( L· m2 ) WPN ;SCN是一种高效、价廉、使用方便的新剂型 ;建议在进一步扩大试验的基础上 ,进行现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7.
粪检与免疫诊断方法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比较粪检与免疫诊断方法检测血吸虫感染的效果。方法在云南省大山区峡谷型血吸虫病流行区选择508例村民作为检查对象,收集病史个案,以尼龙绢集卵孵化法和改良Kato—Katz法进行病原学检查,再同时以胶体染料试纸条法(DD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和环卵沉淀试验(COPT)进行抗血吸虫抗体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Kato—Katz法查出阳性病人120例,其中25例孵化法为阴性;孵化法查出阳性病人163例,其中68例Kato—Katz法为阴性。DDIA、ELISA和cOPT与孵化法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5.1%、98.2%和82.8%,与Kato—Katz法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2.5%、96.0%和84.0%。结论粪检方法尤其是Kato—Katz法漏检率较高,以其作为评价免疫诊断方法的标准似不合适。DDIA和ELISA与孵化法和Kato—Katz法的阳性符合率均较高,敏感性明显高于粪检法,而且操作方便,适用于现场筛查化疗目标人群。  相似文献   
88.
从1985年起,对在埃及中部和北部所实施的血吸虫病干预措施进行了持续系统的流行病学评价。研究表明,该地区在控制埃及血吸虫病的流行、降低感染度和减少新感染发  相似文献   
89.
目前世界上已记载有吸血蠓约1100种,我国根据1985年资料,有库蠓属164种,细蠓属11种,铗蠓属23种,新种69种,共267种。但全国调查不普遍,至今江苏省尚未见报道。我们于1986~1987年间,在镇江市及丹阳、丹徒、扬中、句容4个县市,以15w2537nm紫外线诱虫灯诱蠓,进行了初步的常见吸血蠓调查,共诱获库蠓5018只,包括以下6种:  相似文献   
90.
辉煌的成就 神圣的使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一、我国血吸虫病的流行历史及概况 血吸虫病是一种古老的寄生虫病,在我国有悠久的流行历史。1971年湖南省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女尸和1975年湖北省江陵凤凰山出土的西汉男尸中相继发现血吸虫卵,证明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历史至少在2100年以上。两具西汉古尸一位是贵夫人,一位是官员,他们均感染血吸虫,说明当时血吸虫病流行十分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