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60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春季温度变化对钉螺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春季气候变暖影响钉螺活动性及繁殖能力的作用机理。方法 春季采集的钉螺放入不同温度的恒温培养箱,模拟外界气候变暖。用酶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不同温度下钉螺中枢神经节、雌雄生殖腺中的一氧化氮合酶(NOS)、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及乙酰胆碱脂酶(AchE)的变化。结果 各酶的平均灰度值随着温度升高呈下降趋势。在神经节中25℃组NOS、SDH及AchE的平均灰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5℃组卵集及搴丸组织NOS、SDH及LDH的平均灰度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各实验组神经节LDH的平均灰度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春季温度变化对钉螺的NOS、SDH、LDH及Ache活性均产生明显影响,温度升高使这些酶活性增强,提高了钉螺的活动性及繁殖力,为进一步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对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2.
吡喹酮是当前用于血吸虫病病原治疗的首选药物,但其抗虫机制尚不明确,其在杀虫过程对宿主的免疫依赖性或免疫协同机制还有待阐明。本文在对近10年相关文献复习基础上从细胞免疫、细胞因子应答、抗体变化等方面概述吡喹酮治疗前后宿主免疫应答的变化,以期加深对吡喹酮杀虫机制的理解。  相似文献   
63.
目的 了解江苏省曼氏迭宫绦虫宿主感染情况,为曼氏裂头蚴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2019年在江苏省随机抽取9个县(市、区)作为调查点.各调查点随机抽取100名常规健康体检者作为调查对象,进行曼氏迭宫绦虫血清学及病原学检查;在野外环境中调查猫、犬等终宿主及剑水蚤等中间宿主曼氏迭宫绦虫感染情况.结果 江苏省9个调...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比较光滑双脐螺自体受精和异体受精的繁殖力差异,观察昼夜和光照对产卵的影响,以及成螺对缺水缺食的耐受性,旨在为现场控制该螺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实验室条件下培育的光滑双脐螺,分成自体受精组和自然受精组,比较两组受精螺的产卵能力、所产卵的发育和孵化、幼螺生长发育等状况。将成螺分成全天光照组、全天避光组、日间光照和夜间避光(自然环境状态)组、日间避光和夜间光照组等4种饲养环境,比较各组螺的产卵情况。将光滑双脐螺成螺分别暴露在相对湿度为0、65%、87%和100%的不同环境中,观察其生存情况。采用快速烘干法去除光滑双脐螺成螺软体内水分,观察螺体重分别减轻10%、20%、30%、40%、50%、52%、55%、57%、60%和70%后的存活率。 结果 在25 ℃环境条件下,自体受精组和自然受精组螺15 d的产卵数分别为(8.77 ± 16.92)枚/螺和(149.71 ± 142.28)枚/螺,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0.999 999,P < 0.01);所产螺卵的孵化率分别为50.1%和78.9%(χ2 = 18.18,P < 0.01),生殖成熟率分别为19.3%和3.8%(χ2 = 11.83,P < 0.01),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全天光照组、全天避光组、日间光照和夜间避光组、日间避光和夜间光照组等4种饲养环境下产卵量分别为(999.07 ± 444.00)、(602.93 ± 510.68)、(944.07 ± 392.53)、(577.07 ± 279.76)枚/d;其中日间光照和夜间避光组的日间和夜间产卵量分别占10.1%和89.9%,提示该螺产卵以夜间为主;但光照可改变其昼夜节律性。光滑双脐螺成螺在相对湿度分别为0、65%、87%和100%的25 ℃环境中的最长生存时间分别为7、70、150 d及100 d,而缺食对照组为50 d。光滑双脐螺成螺软体脱水率10%、20%、30%、40%、50%、52%、55%、57%、60%和70%后存活率分别为100%、100%、100%、100%、70%、30%、0、0、0、0。结论 光滑双脐螺可通过异体受精或自体受精完成生殖过程;自体受精螺的繁殖力弱于异体受精螺,但其生殖成熟率高于异体受精螺。光滑双脐螺对缺水缺食具有一定的耐受性,提示光滑双脐螺孳生区旱季后仍存活的螺对当地螺种群的维持及曼氏血吸虫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5.
日本血吸虫多价DNA疫苗免疫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多价DNA疫苗诱导BALB/c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65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各组小鼠分别肌肉注射纯化的质粒DNA pcDNA3.1(对照组)、pcDNA3.1-TPI(TPI)、pcDNA3.1-(CDR3)6[(CDR3)6]、pcDNA3.1-TPI-linker-(CDR3)6(TLC)和pcDNA3.1-(CDR3)6-linker-TPI(CLT),每鼠100μg.每隔2周加强免疫1次,共3次.末次免疫后4周每鼠经腹部皮肤攻击感染(45±1)条日本血吸虫尾蚴,45 d后剖杀,计数成虫及肝脏虫卵数.首次免疫前2天及感染前2天经尾静脉采血检测IgG抗体水平、抗体亚类IgG1、IgG2a.末次免疫后2周取小鼠脾脏制备单个脾细胞,检测细胞因子IL-2、IL-4、IFN-γ的水平.结果TPI、TLC组和CLT组小鼠血清都检测到特异性IgG抗体,抗体亚类IgG2a/IgG1的比值分别为1.71、2.71和4.70,而其他两组则未检测到特异性IgG抗体;TPI、TLC组和CLT组小鼠的IL-2、IFN-γ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IL-4则无明显差异.多价DNA疫苗TLC组和CLT组减虫率分别达到37.30%、39.09%,减卵率分别为41.61%、49.54%,均显著高于TPI组和(CDR3)6组(P均<0.05).结论多价DNA疫苗相对于单价DNA疫苗能诱导小鼠产生较高的免疫保护作用,且诱导宿主产生较高的以Th1为主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测定 5个曼氏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和 5个曼氏血吸虫吡喹酮敏感株对吡喹酮的敏感性 ,了解用不同方法配制吡喹酮对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虫株尾蚴分别感染 CD1 小鼠 ,在感染后第 5 8— 6 0天以 3× 2 0 0 m g/ kg微粒化吡喹酮作灌胃治疗 ,化疗后第 2 1天剖杀小鼠收集成虫 ,比较减虫率。用同一虫株的尾蚴感染 CD1 小鼠 ,感染后第 5 8— 6 2天以 5× 10 0 mg/ kg微粒化、未微粒化及加甘油未微粒化吡喹酮治疗感染小鼠 ,化疗后第 2 1天剖杀小鼠收集成虫 ,比较减虫率。结果  5个吡喹酮敏感株的减虫率为 91.8%一 10 0 % ;5个吡喹酮抗性株的减虫率为 5 9.6 %一 74 .4 %。 5× 10 0 m g/ kg微粒化吡喹酮组减虫率为 73.0 % ,而未微粒化组和加甘油组为 4 7.9%和 5 0 .0 %。结论 5个曼氏血吸虫抗性株对吡喹酮的敏感性显著低于 5个敏感株 ;吡喹酮配制方法影响化疗结果 ,微粒化吡喹酮化疗效果优于另 2种未微粒化吡喹酮。  相似文献   
67.
目的比较曼氏血吸虫吡喹酮敏感株与抗性株尾蚴阶段对吡喹酮的反应性,旨在运用敏感株与抗性株反应性间的差异,建立现场监测吡喹酮抗性的方法.方法将各虫株尾蚴分别暴露于10-4、10-5、6×10-7、4×10-7 mol/L吡喹酮溶液中,0、20、40、60、80、100 min后,解剖镜下观察尾蚴的泳动、收缩和断尾率的变化.结果尾蚴暴露于10-4 mol/L吡喹酮中即刻停止泳动、沉底并伴有强直性收缩;5 min 后开始出现体与尾部不协调的快速蠕动,尾蚴体区的后端与尾部的前端发生分离即断尾,敏感株断尾尾蚴明显多于抗性株;暴露于10-5 mol/L吡喹酮中40、60、80 min和100 min 后,敏感株尾蚴的断尾率分别为28.2%、52.7%、67.5%和78.0%;抗性株分别为11.3%、28.6%、39.3%和45.5%.暴露于4×10-7 mol/L中80 min和100 min 后,敏感株尾蚴的断尾率为10.3 %和17.0%;抗性株为0.5%和1.1%.结论曼氏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和敏感株尾蚴阶段对吡喹酮反应性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提示,将尾蚴移入4×10-7 mol/L吡喹酮溶液中80-100 min,镜下观察其断尾率,作为曼氏血吸虫对吡喹酮敏感性的检测方法,可用于螺体内吡喹酮抗性虫株的现场监测.  相似文献   
68.
胶体染料试纸条法(DDIA)诊断湄公血吸虫病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评价胶体染料试纸条法诊断湄公血吸虫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制备以日本血吸虫虫卵可溶性抗原为抗原的胶体染料试纸条试剂盒(DDIA kit).采用该试剂盒检测来自柬埔寨湄公血吸虫病流行区的34例粪检阳性者和170例粪检阴性者,近年来经吡喹酮治疗后不同年份的人群122例,以及114例来自非血吸虫病流行区的健康人;同时对来自老挝湄公血吸虫病流行区的70例粪检阳性者和60例猫后睾吸虫感染者进行检测.对其中部分样本还采用日本血吸虫SEA-ELISA进行对照检测.结果 DDIA试剂盒检测湄公血吸虫病的敏感性为97.1%(33/34)(柬埔寨)和98.6%(69/70)(老挝),与ELISA的检测结果相一致.对非流行区健康人的特异性为100.0%.结论日本血吸虫DDIA试剂盒具有快速、简便、不需任何仪器设备等优点,同样适用于对湄公血吸虫病的现场大规模筛查.  相似文献   
69.
目的现场评价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对吡喹酮的敏感性.方法在云南、江苏、江西、湖南和湖北等5个省的血吸虫病流行区,选择11个村作为调查现场.在血吸虫病非传播季节,采用粪检法(Kato-Katz法和/或尼龙袋集卵孵化法)筛选出病人;以吡喹酮40 mg/kg 一次顿服对粪检阳性病人实施抗血吸虫治疗;治疗后6周采用相同方法复查粪便;阳性者仍按40 mg/kg吡喹酮顿服进行第2次治疗;首次治疗后12周,对所有已治者(包括第2次治疗者)进行再次粪便复查.结果在11个流行村共粪检村民4 760人,阳性者584人,其中505人经吡喹酮首次治疗后6周复查粪便, 480人转阴, 治愈率为95.1%;21例首次治疗后粪检仍然阳性者予以第2次治疗.在首次治疗后12周,对所有已治者(包括第2次治疗者)进行再次粪便复查,未发现粪检阳性者.结论尽管在我国血吸虫病主要流行区采用吡喹酮实施大规模化疗已达10余年,但现场至今尚未发现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对吡喹酮敏感性下降的证据.  相似文献   
70.
目的构建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1单链抗体S1与爪蟾抗菌肽(magainin)的融合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观察纯化的靶向抗菌蛋白抗弓形虫感染的效果. 方法根据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1单链抗体S1的编码序列设计引物从噬菌粒S1/pIT-2中扩增到S1基因;以其为模板,加入接头抗菌肽序列,采用重叠PCR法扩增得到S1基因与爪蟾抗菌肽的融合基因(S1M),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c中,构建成S1与爪蟾抗菌肽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S1M/pET-32c;测序验证后转化E.coli BL21,以IPTG诱导表达,用Ni^2+螯合柱亲和纯化融合蛋白S1M,SDS-PAGE检测融合基因的表达和纯化的融合蛋白S1M;分别采用体内和体外试验观察纯化的靶向抗菌蛋白抗弓形虫感染效果. 结果测序结果表明,成功地将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1单链抗体S1与爪蟾抗菌肽的融合基因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c中;SDS-PAGE显示IPTG诱导表达的融合蛋白S1M大小约为43 kDa,与预期的大小相一致,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通过变性条件下Ni^2+亲和柱纯化获得S1M重组融合蛋白;体内和体外试验证实,经靶向抗菌蛋白处理过的弓形虫对小鼠的致病能力下降,应用靶向抗菌蛋白的弓形虫感染小鼠的存活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提高. 结论以抗弓形虫速殖子人源单链抗体作为靶向分子,以爪蟾抗菌肽作为效应分子,构建成功的靶向抗菌蛋白通过体内、外试验证实,具有一定的抗弓形虫感染的作用,虽然还不能完全杀灭弓形虫,但是在弓形虫生物治疗药物的研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弓形虫病的生物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