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60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目的为构建血吸虫病监测预警体系提供可靠的水体感染性监测预警指标与方法。方法以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资料为基础,筛选出区域性血吸虫感染高危地带,设立监测预警点,建立滩情、螺情数据库。在血吸虫感染高发季节,逐月对监测预警点水域水体血吸虫感染性实施监测。采用哨鼠法检测水体中血吸虫尾蚴以测定水体对人畜的感染性;采用哨螺法检测水体中血吸虫毛蚴以测定水体对钉螺的感染性;采用人工观察法调查人畜活动和渔船民粪便污染情况。逐月向监测预警点所在地区及相关部门发布监测结果及预警报告,对出现感染性水体的区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结果在江苏省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和常州等5市流行区长江沿岸外江滩设立了45个监测预警点,于2009年5~9月间实施监测,5、6、7月已完成检测3次,共投放哨鼠2700只,回收2632只,哨鼠回收率为97.48%;饲养15d后采血进行血清免疫学检测,3次现场监测哨鼠阳性率为2.37%~21.13%之间,平均为11.34%。饲养35d后解剖观察哨鼠2618只,共检得3个阳性点,4只阳性哨鼠。3次监测共损失哨鼠82只,占总投放哨鼠的3.04%;在损失的哨鼠中现场逃失45只,占54.88%。共对45个点12350只钉螺进行了逸尾蚴观察,未发现感染性钉螺。45个点3次现场观察共发现接触疫水人员457人,有15只家畜放养,监测点水域共停靠船只618只(次)、有船民1867人,其中渔船占65.05%,运输船民占59.99%。3个尾蚴感染阳性点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共挂灭蚴药包140只,扩大治疗184人,发放预防急性血吸虫感染宣传单1200余份,发放防护霜750支,有效控制了疫情发生。结论以哨鼠法为主建立的水体感染性监测预警指标与方法,具有指标敏感、结果稳定、可操作性强以及便于现场质量控制等优点,可作为血?  相似文献   
42.
目的进一步评价日本血吸虫虫卵组分抗原(107~121 kD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FAELISA)试剂盒的近期(治愈后2、4个月)疗效考核价值.方法非感染季节现场筛选粪阳病人61例,分别在吡喹酮治疗前及治疗后2、4个月做加藤氏法粪检和FA-ELISA、SEA-ELISA,配对比较不同感染度病人阴转率.结果治疗前FA ELISA的检出率为93.44%,SEA-ELISA为98.36%;治愈后2个月和4个月病人FA-ELISA的阴转率分别为40.35%和54.38%,SEA-ELISA则为1.67%和3.33%,两种方法间差异非常显著.FA-ELISA对重感染病人(EPG>100)的阴转率分别为22.2%(2/9)和33.3%(3/9),显著低于轻感染者.结论FA ELISA短程抗体诊断试剂盒对治愈后2个月、4个月者同样有较高疗效考核价值,而病人的感染度似可影响阴转率.  相似文献   
43.
本文报告短膜壳绦虫(Hymenolepis nana)和长膜壳绦虫(Hymenolepis dimi-nuta)成虫及虫卵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叙述二种综虫体表的沟纹、微毛、顶突、吸盘、覆叠链体、感觉器等的特征和分布情况。二种虫卵表面粗糙、卵面有菜花状结构或条索状凸起和沟纹,以及乳头状突起等。  相似文献   
44.
为研究三峡建坝后长江江苏段水位春季提早升高对血吸虫及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对不同深度水下血吸虫虫卵的孵化率及水下钉螺对毛蚴的易感性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水淹深度与水下血吸虫虫卵孵化率及水下钉螺对毛蚴的易感性均呈非常显著负相关,研究提示:三峡建坝后4月份提早浅水水淹水利于受淹滩上虫卵的孵化及毛蚴感染钉螺。  相似文献   
45.
为研究三峡建坝后长江江苏段水位春季提早升高对血吸虫及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对不同深度水下血吸虫虫卵的孵化率及水下钉螺对毛蚴的易感性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水淹深度与水下血吸虫虫卵孵化率及水下钉螺对毛蚴的易感性均呈非常显著负相关。研究提示,三峡建坝后4 月份提早浅水水淹有利于受淹滩上虫卵的孵化及毛蚴感染钉螺。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Boo2对光滑双脐螺的直接作用,及与氯硝柳胺合用的增效作用。方法采用25℃室内浸泡48h法。结果用1.563mg/LBoo2溶液浸泡8h,光滑双脐螺软体麻痹率为53.3%;36h麻痹率为100%。Boo2浸泡48h,LC50为3.676mg/L。与氯硝柳胺组成混合液,在Boo2浓度为3.125mg/L溶液中,氯硝柳胺的LC50由单独浸杀的0.096mg/L降至0.046mg/L,杀螺效果提高2.1倍。结论Boo2对光滑双脐螺有明显麻痹与杀灭作用,与氯硝柳胺复方用药有显著杀螺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 目的 通过现场试验获得5%杀螺胺颗粒剂现场应用的技术指标, 为血吸虫感染高危环境应急处置提供钉螺控制新技术。 方法 方法 在扬州市邗江区 (小现场) 和仪征市 (大现场) 各选择1个环境进行5%杀螺胺颗粒剂喷撒灭螺试验, 比较不同剂量、 不同时间和是否环境清障条件下的杀螺效果。 结果 结果 小现场试验显示, 30、 40、 50 g/m2 5%杀螺胺颗粒剂喷撒1、 3 d和7 d后, 钉螺死亡率分别为54.55%、 68.41%和73.45%, 57.27%、 68.59%和80.28%, 63.49%、 77.58%和85.55%; 其中30 g/m2 与40 g/m2 剂量组在喷撒后1、 3 d钉螺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 > 0.05), 喷撒后7 d钉螺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4.549, P < 0.05), 40 g/m2 与50 g/m2 剂量组喷撒后1、 3 d和7 d钉螺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 > 0.05)。大现场试验显示, 未清障和清障环境采用40 g/m2 5%杀螺胺颗粒剂喷撒3、 7 d和15 d后钉螺死亡率分别为 85.29%、 83.89%、 83.41%和87.70%、 91.02%、 91.84%; 清障组喷撒后3~15 d钉螺总体死亡率为90.02%, 显著高于未清障组 (84.28%)(χ2 = 9.950, P < 0.05); 清障与未清障组喷撒15 d后活螺密度分别由19.90只/0.1 m2 和19.83只/0.1 m2 下降至0.60只/0.1 m2 和2.60只/0.1 m2 , 分别下降了96.98%和86.89%。 结论 结论 5%杀螺胺颗粒剂现场喷撒灭螺适宜剂量为40 g/m2 , 对环境中高于50 cm的植被清障将提高灭螺效果。  相似文献   
48.
目的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分析2000-2009年我国血吸虫病研究领域的发展。方法以美国IslwebofScience的ScienceCitationIndexExpanded(SCIE)引文数据库为检索对象,检索2000-2009年间SCIE收录的有关我国血吸虫病和血吸虫学方面的文献,分别对不同机构、著者的发文量、被引频次,文献来源期刊及论文学科分布、h指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0~009年间我国发表血吸虫病和血吸虫相关文献527篇,分布于100种期刊;各年发表的文献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主要学科分布为寄生虫学,热带医学,公共、环境和职业卫生学.免疫学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2000-2009年我国血吸虫病研究领域的论文数量、被引频次等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国家、机构、作者发文量,还是被引频次及h指数,仍然存在差距。结论近年来,我国在血吸虫病领域研究发展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中国血防工作者需进一步提高血防科研水平和论文质量。  相似文献   
49.
青蒿琥酯抗日本血吸虫童虫和成虫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青蒿琥酯对不同阶段日本血吸虫的损害作用,揭示青蒿琥酯的杀虫机制.方法小鼠感染尾蚴18 d时给予青蒿琥酯300 mg/kg,24 h后灌注法收集童虫,并用紫外吸收法和Bradford标准曲线法测定青蒿琥酯对日本血吸虫18 d童虫DNA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分别将10条虫体在含有3H胸腺嘧啶核苷的培养基中培养24 h后,用滤膜法和匀浆法测定青蒿琥酯对标记核苷掺入童虫DNA的影响;感染血吸虫尾蚴21 d的小鼠一次性灌服青蒿琥酯300 mg/kg,给药后21 d,灌注法收集成虫,观察青蒿琥酯对日本血吸虫成虫生殖器官大小及生殖细胞发育的影响;小鼠感染血吸虫33 d时给予同样的青蒿琥酯进行治疗,24 h和48 h后处死小鼠,将肝脏制作组织切片,在光镜下观察同等剂量青蒿琥酯引起的成虫肝移和形态学变化的影响.结果 青蒿琥酯体内作用18 d的虫体,24 h后,童虫的DNA和蛋白质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减少率分别为23.0%和33.6%(P<0.01);在含有3H胸腺嘧啶核苷的培养基中培养24 h后,童虫摄入标记的核苷及核苷掺入童虫DNA的量较对照组也明显减少,减少率分别为61.1%和40.8%(P<0.01);21 d给药组小鼠体内雌虫卵巢的成熟、发育受到了抑制;药物作用于虫体33 d后能明显引起虫体形态的变化,特别是虫体体表.结论 青蒿琥酯能减少日本血吸虫童虫蛋白质和DNA的含量,能明显抑制虫体对标记核苷的摄入以及标记核苷掺入虫体DNA的量,能引起虫体体表明显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并且能抑制雌虫卵巢的发育,降低或抑制雌虫的产卵,能有效减轻血吸虫病的病情和控制传播.  相似文献   
50.
摘要:目的 建立快速、高效、特异的定量水体中尾蚴的数量和检测水体中日本血吸虫尾蚴残余基因组DNA的方法,来评估水体受日本血吸虫尾蚴污染的程度。方法 根据日本血吸虫基因组DNA中的三个多拷贝序列Sjrh1.0(序列号:U92488.1)、18S小亚基单位核糖体核酸基因(18SrRNA)序列(序列号:AY157226.1)和逆转录转座子SjR2的G55A序列(G55A)(序列号:AF412221.1),设计常规PCR引物和荧光PCR引物,比较选取较好的靶序列建立SYBR GreenI 实时定量PCR方法,绘制尾蚴数的对数与Ct值的标准曲线,并对疫水中日本血吸虫尾蚴残余的基因组DNA进行检测。结果 尾蚴数的对数与Ct值的标准曲线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186,和重复实验的变异系数小于3%。结论 本方法特异性高,灵敏,可定量水体中尾蚴数,重复性好,对疫水检测有一定的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