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5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8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调查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治疗中服用甲氨蝶呤(MTX)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以现场问卷调查的形式记录325例RA患者服用MTX及其相关不良反应.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①服用MTX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11例,占34.2%,其中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最高(64例,占19.7%).总停药43例,占13.2%,其中肝功能损害停药率最高(17例,占5.2%).胃肠道反应及口腔溃疡发生时间在1周之内,肝功能受损、白细胞减少一般1~2个月.②MTX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随服用剂量的增加而升高.③服用叶酸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未服叶酸组.结论 MTX治疗RA不良反应较常见,程度较轻,但应定期随访,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补充叶酸可明显增加患者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92.
目的 回顾性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发病形式、临床特点以及患者发病后的就诊情况.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的研究方法,随机调查了300例SLE患者,了解其自发病以来的临床表现以及发病后的就诊情况,并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在300例SLE患者中,男女之比为1:13.②首发临床表现以关节痛/炎最多,其次为皮疹、发热,分别占46.3%、34.0%、32.7%.与女性患者相比,男性更容易于发病时即出现肾脏损害.60.9%的患者于发病起1年内出现肾脏损害,提示自SLE发病起1年为肾脏损害的高发期.③患者首次就诊选择风湿免疫科者较少,仅占35.3%(106/300),但风湿免疫科的确诊比例最高,为99.1%(105/106).从出现临床症状到患者就诊的中位时间为半个月,从患者出现症状到确诊SLE的中位时间为3个月,有23.7%的患者需要1年以上方能确诊.结论 关节痛/炎、皮疹、发热为SLE最常见的首发临床表现.与女性患者相比,男性患者更容易出现肾脏损害.发病后不能正确选择科室就诊、诊断延误的SLE患者仍占相当大比例.  相似文献   
93.
患者女,66岁,主因“左上肢麻木40余年,左腕关节肿胀30年,加重1年”就诊。患者4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肢麻木,对疼痛感觉迟钝。30年前开始出现左腕关节肿胀,伴活动受限,疼痛不明显。近1年来出现右腕关节轻微肿胀伴疼痛。曾长期在当地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  相似文献   
94.
分析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合并肌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并与原发性多发性肌炎(PM)患者比较。结果示202例pSS患者中有4例(2.0%)在诊断pSS后5—20年出现肌炎表现,其中2例无明显肌痛和肌无力症状;肌酸肌酶(CK)最高值为(480—2702)IU/L,中位数为789.5IU/L,抗Jo-抗体均阴性;糖皮质激素治疗1周后CK下降13.9%~71.5%,中位数为48.9%;随访8个月至5年,无一例肌炎病情反复。与15例PM患者资料比较分析,两组在肌痛发生率、CK最高值、激素治疗后CK下降率、抗Jo-1抗体阳性率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pSS患者合并肌炎较为少见,多在干燥综合征多年之后出现,肌痛和肌无力表现较轻,使用激素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5.
痛风患者伴发疾病与诊治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痛风患者伴发疾病情况及目前痛风的诊治现状。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对2008年4月至10月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科门诊的200例痛风患者的一般资料、伴发疾病、诊断及治疗进行现场调查,并记录近3个月的血脂、血肌酐、血尿酸、尿常规结果,用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结果痛风患者伴发高血压、肥胖、肾结石、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的分别为54.5%(109/200)、23.2%(42/181)、20.0%(40/200)、12.0%(24/200)、8.0%(16/200)和7.0%(14/200)。伴发高甘油三酯血症为53.7%(101/188)。63.7%(114/179)的患者有肾功能下降,15.1%(27/179)伴发慢性。肾脏病。200例患者中分别有124例(62%)、72例(36%)、12例(6%)和30例(15%)于痛风急性发作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及降血尿酸药物。痛风间歇期,符合较公认降血尿酸治疗指征的患者中69.8%(81/116)接受过降血尿酸治疗,仅8.6%(10/116)血尿酸水平维持在0.06g/L以下。不符合降血尿酸治疗指征者中73.8%(48/65)也接受了降血尿酸治疗。结论痛风患者最常见的伴发疾病是高血压、高脂血症及肥胖,其次是肾结石、慢性肾脏病和冠心病等。非甾体抗炎药是痛风急性发作期首选治疗,患者降血尿酸治疗时机与目前国际上较公认的指征不一致,达到治疗目标的比例低。  相似文献   
96.
系统性红斑狼疮五年生存率及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回顾性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5年生存率、死亡原因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方法 收集我院1998-2005年住院初发的243例SLE患者的临床及血清学资料,并进行随访.用非参数乘积法分析生存率,比例风险模型(Cox参数回归)分析预后因素. 结果 从诊断时计算SLE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94%和91%.肾功能衰竭和感染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其次是神经精神狼疮和肺动脉高压.多因素分析显示诊断时狼疮肾损害和神经精神狼疮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诊断时年龄、性别、血液系统异常、低补体、抗dsDNA抗体阳性、肺损害、心脏损害以及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对存活影响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早期诊断及控制SLE脏器损害,同时预防感染,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7.
目的 研究羟氯喹(HCQ)的眼部安全性. 方法 选择2005年8月至2007年6月正在服用HCQ的170例自身免疫病患者.每例患者均进行视力、眼压、眼底等常规眼部榆查,此外还进行了视野、视网膜电图(ERG)和眼电位图(EOG)检查.要求患者每6个月复诊1次.结果 170例风湿免疫病患者人均服用HCQ为16.1个月,服用时间最短为半个月,最长为48个月.服用HCQ的总剂量为6~584 g.用药过程中所有患者的视力、眼压、视野均正常.其中52例进行了ERG和EOG检查,ERG检杏均在正常范围内,且随用药时间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例患者EOG检测光峰/暗谷比值(AMen比)低于正常,患者均无眼部不适,其中1例为高度近视,其他检企均正常. 结论 研究表明HCQ具有良好的眼部安全性,尚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并延长随访时间了解其长期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8.
99.
100.
目的 研究瓜氨酸化修饰对人纤维蛋白原(Fg)多肽抗原性的影响,探讨针对瓜氨酸化Fg的自身免疫应答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中的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对人Fg进行瓜氨酸化修饰,用修饰后Fg刺激RA患者及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通过~3H掺人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通过计算机软件对人Fg α链进行瓜氨酸化修饰前后的抗原性分析,从中筛选出1条多肽,并体外合成原型肽和瓜氨酸替换肽,通过在表达HLA-DRB1细胞系中的直接肽结合试验和抗体竞争肽结合试验,评价瓜氨酸化修饰对Fg多肽与HLA-DRB1亲合力的影响;另外,在体外采用抗原提呈及活化系统,通过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观察瓜氨酸化修饰对Fg多肽激活T细胞作用的影响.结果 瓜氨酸化修饰的Fg和野生型Fg对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激活作用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肽结合试验和细胞活化试验证实,瓜氨酸替换肽与HLA-DRB1的结合力明显高于原型肽,而且瓜氨酸替换肽对T细胞的活化作用强于原型肽,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I为2.26±0.14比1.65±0.53,P<0.01).结论 瓜氨酸化修饰能够增加Fg多肽与HLA-DRB1的结合力,诱导T细胞活化,从而增强Fg多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