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5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8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应用α-胞衬蛋白(α-Fodrin)免疫BALB/C小鼠,以期建立干燥综合征的实验动物模型.方法 应用α-胞衬蛋白100μg(50μl)配合等体积佐剂,于0、14、35、51 d进行尾根部皮下注射给药免疫4周龄的BALB/C小鼠,以颌下腺匀浆作为阳性对照,GST及PBS作为阴性对照.小鼠每周计饮水量,每2~3周取血,检测不同时间点小鼠血清中的α-胞衬蛋白抗体、M3受体蛋白多肽(M3RP)抗体、SSA抗体、SSB抗体、类风湿因子(RF)以及抗核抗体(ANA)等自身抗体,ELISA方法测定小鼠血清中的细胞因子白介素(IL)-2,IL-10和干扰素(IFN)-γ.检测小鼠颌下腺病理改变及α-胞衬蛋白的抗原表达情况.结果 (1)免疫前小鼠血清中的自身抗体均为阴性,而自初次免疫后35 d开始,经颌下腺匀浆及α-胞衬蛋白免疫的BALB/C小鼠出现α-胞衬蛋白抗体、M3RP抗体和ANA,而上述抗体在PBS和GST对照组为阴性.(2)自初次免疫后56 d开始,予颌下腺匀浆及α-胞衬蛋白免疫的BALB/C小鼠的腺体中出现少量淋巴细胞浸润,且随时间的延长,淋巴细胞浸润逐渐加重;而应用PBS和GST免疫的小鼠腺体无明显的病理改变.应用α-胞衬蛋白多抗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颌下腺匀浆、α-胞衬蛋白免疫的BALB/C小鼠的颌下腺组织中有α-胞衬蛋白表达,而PBS和GST组为阴性.(3)IFN-γ在予α-胞衬蛋白、颌下腺匀浆、GST及PBS免疫后分别为(81.6±7.1)、(90.5±4.9)、(30.1±5.9)、(19.3±6.4)ps/ml;IL-2在上述各组免疫后分别为(18.7±2.3)、(19.8±0.9)、(4.9±1.1)、(3.5±1.6)pg/ml,与GST及PBS组相比,α-胞衬蛋白及颌下腺匀浆免疫可明显提高小鼠血清IFN-γ和IL-2水平(P<0.05).(4)α-胞衬蛋白免疫对各组小鼠饮水量无明显影响.结论 (1)建立了应用α-胞衬蛋白诱导的SS动物模型.(2)免疫后小鼠血清中出现的多种抗体可能与抗原扩展有关.(3)干燥综合征的发病可能与Thl参与有关.  相似文献   
82.
风湿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病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收治的风湿病(RD)相关间质性肺病(ILD)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之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RD相关ILD患者资料。结果呼吸内科收治RI)相关ILD患者44例(占同期住院ILD33%),原发病多为干燥综合征,共23例(占52%)。所有患者行胸部高分辨CT(HRCT)检查,均显示肺间质病变,其中10例肺功能正常。20例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12例复查胸部HRCT,共9例ILD吸收,其中7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淋巴细胞增高,经糖皮质激素治疗肺部病变均吸收;4例胸部HRCT蜂窝不明显而无BALF结果,经糖皮质激素治疗2例吸收。结论RD是引起ILD常见病因,常以肺部病变为首诊原因。胸部HRCT诊断ILD优于肺功能。BALF淋巴细胞增高和(或)胸部HRCT蜂窝不明显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ILD可吸收。  相似文献   
83.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贾园  栗占国 《新医学》2002,33(9):519-520
1引言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骶髂关节和脊柱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归属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其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本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和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84.
重视类风湿关节炎的规范化治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arthritis ,RA)的基本病理变化是自身免疫异常引起的致炎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等的释放 ,以及由此而致的血管炎和滑膜炎。随病情进展可出现滑膜、软骨和骨质的破坏。临床研究证明 ,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 (DMARDs) ,即慢作用抗风湿药或二线抗风湿药的早期和规范化应用可使大多数RA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遗憾的是 ,RA患者误诊误治的现象在国内仍比较普遍 ,致使大量患者的病情迁延不愈 ,最终出现关节畸形 ,甚至残废。RA的治疗应强调早期、联合及个体化方案的原则。其目的在于使病情长期缓解及改善预后。临床上既要通…  相似文献   
85.
目的 通过检测抗Hu抗体 (AHuA) ,评价其在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CNS SLE)中的意义。方法 以神经马赛克生物薄片中神经元细胞为抗原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分别测定 182例病人和健康献血者血清 ,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病人 96例 ,其中 2 0例为CNS SLE病人 ;其他结缔组织病病人 5 1例 ,其中 3例伴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健康献血者 3 5例。结果 血清检测抗Hu抗体共 2 2例阳性 ,其中 17例为CNS SLE病人 ,敏感性 85 .0 % ( 17/2 0 ) ,特异性73 .9% ( 17/2 3 ) ;2例为系统性红斑狼疮非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非CNS SLE)病人 ,敏感性 2 .6% ( 2 /76) ;3例为其他结缔组织病病人 ,敏感性 5 .9% ( 3 /5 1) ,1例病人 1年后发展为SLE ,且出现精神症状。CNS SLE病人的抗Hu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非CNS SLE和其他结缔组织疾病者及健康献血者(P <0 .0 0 1)。结论 抗Hu抗体对CNS SLE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6.
类风湿关节炎抗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抗原驱动及T细胞介导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近年来,有关RA抗原的研究已取得不少进展。研究者采用不同方法相继发现了多种可能与RA发病相关的抗原,并通过试验证明,这些抗原在自身免疫反应的诱导、炎症的发生及发展等病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主要的RA抗原的研究现状及其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7.
国内自身抗体检测的现状及质控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了解我国自身抗体的检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提高自身抗体检测的准确率。方法 以自愿参加的方式,通过发函确定73家医院为参与单位。以双盲法检测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xtractable nuclear antigen,ENA)抗体、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AMA)和抗平滑肌抗体(antismooth muscle antibody,ASMA)。结果 ANA、抗dsDNA抗体、抗ENA抗体、AMA和ASMA的检测正确率分别是86.2%、75.4%、62.7%、100%和61.1%。结论 与2002和2003年的质控相比,各项抗体检测的正确率呈上升趋势,但差异仍然很大.检测的质控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88.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全身多系统多脏器的自身免疫病.由于其自身免疫功能的紊乱及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或细胞毒药物,临床上合并带状疱疹的病例并不少见,其发生部位多在颈部、胸部、腰部皮肤,出现在耳道、舌面造成舌体缩小的病历罕见有报道.现将我院1例SLE合并舌体带状疱疹导致舌体缩小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益赛普,(etanercept)]对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38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每周1次口服空白模拟甲氨蝶呤(MTX),同时接受rhTNFR:Fc皮下注射治疗,每周2次,每次25 mg;对照组每周1次口服定量MTX(每周7.5 mg起,8周内增至15 mg),同时每周2次皮下注射空白模拟rhTNFR:Fc.疗程24周.疗效评价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疗效评定标准.结果治疗2周后,rhTNFR:Fc组ACR20有效率为35.59%,MTX组为22.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rhTNFR:Fc组和MTX组的ACR20、ACR50和ACR7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rhTNFR:Fc组ACR20有效率为66.10%,MTX组是51.6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rhTNFR:Fc组ACR20有效率为75.42%,且ACR70有效率优于MTX组((P<0.05),显示rhTNFR:Fc疗效强于MTX.两组药物之间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hTNFR:Fc用于治疗中、重度RA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显著的疗效;在前12周治疗期间,rhTNFR:Fc较MTX起效快、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新型细胞因子自细胞介素(IL)-33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建它DBA/1小鼠的CIA模型.以牛Ⅱ型胶原(CⅡ)/完全福氏佐剂(CFA)免疫,从免疫后第21天开始每天注射IL-33或磷酸盐缓冲液(PBS)共5 d.免疫后第28天取小鼠淋巴结细胞体外培养,培养上清的细胞因子浓度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或Luminex检测.同时检测血清中抗Ⅱ型胶原抗体和血清中的细胞因子浓度.鼠爪脱钙后行病理检查.采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IL-33可使小鼠实验性的关节炎发病加重,致炎性细胞因子和抗Ⅱ型胶原抗体产生增多(P<0.05).PBS组与IL-33组的IgG2a型Ⅱ型胶原抗体为[(1.24±0.33)mg/L和(1.96±0.16)mg/L,P<0.05],而IgG1型抗Ⅱ型胶原抗体为[(1.1±0.4)ms/L和(1.7±0.4)mg/L,P<0.05).结论 IL-33是炎性关节病中的重要致炎因子.这一IL-1家族新成员是潜在的类风湿关节炎(RA)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