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5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8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栗占国 《中华医学杂志》2009,89(27):1873-1875
中华医学杂志在本期刊登了多篇关于类风湿关节炎基础和临床研究的论文,编辑部邀笔者写一篇评述性文章.但是,仔细想来这些论文的意义可由读者进行体会和评价,而目前国内对本病的认识程度及临床上存在的问题更值得关注.类风湿关节炎的患病率高,误诊误治的现象普遍,大量患者的病情迁延不愈或出现残疾.  相似文献   
12.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一种累及多器官、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典型的特征是B细胞多克隆活化和多种自身抗体的产生[1 4 ] 。多种证据表明自身反应性T细胞能促进疾病相关自身抗体的产生 ,在体外能够辅助自身的B细胞产生抗双链DNA(dsDNA)抗体等自身抗体[1 4 ] 。我们在体外建立可长期培养的自身反应性CD4+T细胞系并对其功能及其T细胞反应性 (TCR)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SLE的自身免疫机制并为将来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一、对象与方法1.培养基及试剂 :细胞培养所用培养基为完全RPMI 16 40 (Hyclone)含有 10 %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服用羟氯喹者进行视网膜电图和眼电图检查,评价用药安全性.方法 选择正在服用羟氯喹的180例自身免疫病患者,行视力、眼压、眼前节及散瞳眼底检查,其中55例患者行视网膜电图和眼电图检查.每6个月复诊1次.结果 180例患者的视力、眼压、眼底均正常,55例患者按用药时间分组,各用药时段组Arden比、a波、b波峰时和a波平均振幅及30 Hz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用药13~24月组,-15dB光刺激强度下的b波平均振幅较未用药组和用药3~12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低剂最的羟氯喹具有良好的眼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正>1类风湿关节炎的规范化治疗理念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以手、足的小关节受累为主,并可累及全身其他系统。极少部分患者可以是轻微的非破坏性的多关节炎,但多数患者表现为慢性或快速进行性骨关节破坏,出现关节畸形并导致生活不能自理和劳动力丧  相似文献   
15.
糖皮持激素在风湿病中应用的依据多来自于临床经验的积累,循证医学证据尚少,在临床工作中GC应用不规范的问题仍比较常见。  相似文献   
16.
郭琼  贾园  栗占国 《现代保健》2011,(23):162-163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50岁.因"反复双侧腮腺肿大6年,伴口眼干燥5年"入院.患者5年前曾于某三甲医院诊断"干燥综合征".长期口服羟氯喹200 mg/d,双氯芬酸100 mg/d,甲氨蝶呤75 mg/W,泼尼松片由03~05 mg/(kg·d)逐渐减为01 mg/(kg·d).治疗期间,患者仍持续双侧腮腺、颌下腺进行性肿大,并因此到本院就诊.患者自发病来龋齿加重,无脱发、光过敏、口腔溃疡、雷诺现象,无腹痛、腹泻、纳差.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年,控制良好.否认肝炎、结核病史.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的治疗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器官、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病,临床表现多样,血液系统损害并不少见,而血小板减少是其中最常见的表现,发生率约在7%~26%,其中严重血小板减少发生率约为5%~10%,成为狼疮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同时,顽固性血小板减少在治疗上比较棘手,是SLE患者预后不良及死亡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本文旨在讨论SLE患者血小板减少发病机制及治疗方面的进展,为临床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通过对我科确诊的4例细小病毒B19(parvovimsB19)关节炎的临床特点的总结.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报道4例确诊为细小病毒B19关节炎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4例患者(男性2例,女性2例),年龄15~55岁,发病年龄中位数为34岁。关节炎同时出现流感样症状、皮疹等表现,外周血细小病毒B19 IgM均阳性,3例患者外周血细小病毒B19DNA检测阳性,除外其他原因所致关节炎,治疗效果肯定,随访1~3年无一例复发。结论 对于某些症状不典型的关节炎,应警惕细小病毒B19关节炎的可能,及时行细小病毒B19抗体及DNA检测,以助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量白蛋白尿在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早期肾损害中的意义及其与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0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分析其与临床病程、疾病活动性及免疫学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104例患者中72例(69.2%)24小时尿白蛋白升高。在尿常规检测尿蛋白阴性患者中,47.5%(29/61)的患者24小时尿白蛋白升高(微量白蛋白尿),其中在初治和复治患者中分别有48.7%(19/39)和45.5%(10/22)的患者24小时尿白蛋白升高;初治患者尿白蛋白升高组的SLEDAI评分[(10.2±3.6)分]和血沉[(62.9±37.1)mm/1 h]较尿白蛋白正常组[分别为(6.6±2.9)分和(40.2±29.5)mm/1 h]显著升高(P均<0.05),且伴有血白蛋白降低(10/19)和免疫球蛋白升高(5/19)的比例较正常组(分别为3/20和0/20)显著增加(P均<0.05);复治患者尿白蛋白升高组的SLEDAI评分[(6.5±3.5)分]也较正常组[(3.3±2.7)分]显著升高,且伴有贫血(4/10)和血清补体降低(7/10)的比例较正常组(分别为0/12和2/12)显著增加(P均<0.05)。结论检测微量白蛋白尿有助于早期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肾损害,并与疾病的活动度及严重性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