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2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4篇 |
基础医学 | 1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8篇 |
内科学 | 6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2篇 |
综合类 | 27篇 |
预防医学 | 10篇 |
药学 | 8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2篇 |
2017年 | 2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了解银川市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现况及免疫效果,为做好适龄儿童乙肝疫苗补种工作提供支持。方法采用成批次质量保证抽样法,调查银川市4598名城市儿童和3101名农村儿童,血清学监测采用ELISA法,检测HBSAg、抗-HBSAg。结果适龄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95.31%,城乡之间全程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995-2009年适龄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随时间逐年提高,经统计学趋势检验有差异(城市χ2=26.48,P=0.01);农村χ2=368.30,P〈0.01);城乡乙肝免疫儿童HbsAg阳性率为5.66%,城乡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生年份在1999-2009年的城乡儿童乙肝免疫抗—HBs阳性率逐年下降,年龄与抗—HBs阳性率呈线性趋势;城市脐血抗—HBs阳性率为58.00%,0~10岁乙肝免疫儿童抗—HBs阳性率为83.06%,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银川市城乡乙肝防治效果显著,需继续开展适龄儿童乙肝疫苗补种,重点做好大年龄组儿童的补种工作。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不同血浆靶控浓度异丙酚全麻时腹腔镜手术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变化。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简单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48例,按异丙酚靶控浓度随机分为A组(3.3μg/ml)、B组(3.5μg/ml)、C组(3.7μg/ml)、D组(3.9μg/ml)四组,每组12例。入室后测量BIS、MAP、HR、SPO2作为基础值。麻醉诱导时按既定的靶控浓度输注异丙酚,缝皮结束时停药。记录插管前,插管1、5min,切皮时,术中5、10、20、30min,停药时,拔管后5min的BIS值;拔管的时间及BIS值、清醒时血药浓度。结果:异丙酚靶控浓度在3.5、3.7μg/ml时手术能保持BIS维持在40~60范围内,3.9μg/ml术中维持时麻醉深度偏高,而3.3μg/ml在诱导时麻醉深度偏低。结论:咪唑安定复合异丙酚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药物血浆浓度变异较大,麻醉诱导+维持时血浆浓度以3.5、3.7μg/ml合适,可以使用最低为3.3μg/ml血浆浓度作为术中维持用药。 相似文献
33.
目的 进一步提高儿童专科医院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能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以及疑难危重病的诊疗能力。方法 我们借鉴国外儿童多学科诊疗模式,结合自身优势学科群和医院专科专病建设,通过设立4个MDT亚群29个项目,量化临床工作指标,制定了"3定4专"的管理方案,依托5个维度的长效管理考核机制,形成了一批MDT优质项目。结果 通过3年的发展,本院已开设MDT门诊22个,累计门诊患者2 986人次,出院患者4 043人次,手术3 364台,疑难危重病收治比例及好转治愈率显著增加。结论 本院已形成有效的多学科诊疗模式,建立了规范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流程,完善了患者管理体系,提升了疑难危重诊疗能力。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无肝期门静脉血气与生化的变化,为新肝期体循环血气及生化变化寻找依据。方法12例行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病人开腹后游离出肠系膜上静脉置入导管,在切除痛肝门脉阻断前(T1)、门脉阻断30min(T2)、门脉开放前(T3)、门静脉开放后即可(T4)、门静脉开放后10min(T5)分别抽取上腔静脉血和门静脉血行血生化检查和血气分析。比较同一时点门静脉血与体循环静脉血血气与电解质变化,并比较不同时点门静脉血与体循环静脉血各自的血气与电解质变化。结果门静脉阻断后门静脉血K^+、乳酸值T2,T3,T4都明显高于T1(P〈0.05),且T4与T3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值在门静脉阻断后逐渐降低,到开放后(T4)降到最低(P〈0.05),且在门静脉开放后与开放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乳酸、pH值三者都在T5时刻恢复到术前水平。门静脉阻断后体循环K’浓度在开放后T4明显高于开放前T3(P〈0.05)。pH值在开放后T4明显低于开放前T3(P〈0.05)。乳酸值从T2开始明显升高(P〈0.05),到T4时刻最高(P〈0.05),且在门静脉开放后(T4)明显高于开放前(T3)(P〈0.05)。三者都在T5时刻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在无肝期门静脉阻断和部分阻断下腔静脉的情况下,门静脉系统酸性代谢产物和血钾浓度将随门静脉阻断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从而在新肝开放后加重体循环一过性高钾和酸中毒。 相似文献
35.
郎堡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01,22(6)
据报道,异丙酚对凝血功能和纤溶有影响,其赋形剂脂肪乳能影响血小板凝集,可能造成手术异常出血。作者采用凝血弹性图(thrombelastography,TEG)分析仪动态监测围术期凝血功能,比较异丙酚静脉靶控输注(TCI)与异氟醚吸入麻醉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颅脑后颅窝是呼吸和循环中枢所在,手术刺激、体位变动等很多因素可引起循环的剧烈变动,甚至引起心跳骤停。现将我院后颅窝手术心跳骤停成功复苏2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例1:男,58岁,90 kg。高血压病史10 a,心电图示心肌劳损。近来站立不稳,诊断为小脑肿瘤,拟在全麻下行右侧卧位小脑半球肿瘤切术。桡动脉穿刺监测血压,静吸复合维持麻醉深度。术中麻醉平稳,BP 110/80 mm Hg,HR 80次/m in。术毕缝皮结束瞬间,患者心率由60次/m in迅速降至30次/m in,旋即心跳停搏,BP降至0,遂快速静脉注射阿托品1 m g,同时侧卧位胸外心脏按压,频率80次/m in,约2… 相似文献
37.
38.
C5V作为首选化疗方案治疗肝母细胞瘤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C5V方案(顺铂+5-氟尿嘧啶+长春新碱)治疗肝母细胞瘤的经验,并探讨影响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4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治疗的肝母细胞瘤病例资料,共63例采用C5V作为首选化疗方案,其中男37例,女26例,初诊年龄6d~ 124个月,中位年龄15个月.按照PRETEXT分期系统,其中Ⅰ期4例、Ⅱ期16例,Ⅲ期28例,Ⅳ期15例.其中有9例(Ⅰ期4例、Ⅱ期5例)行一期肿瘤切除术,剩余54例需术前辅助化疗.中位随访时间30个月.结果 40例患儿经辅助化疗后行延期肿瘤切除术,其中C5V方案单独化疗35例,C5V配合CITA方案(顺铂+阿霉素)化疗5例,术前平均化疗时间为(3.4±1.7)个疗程.49例行肿瘤切除术患儿术后平均化疗(5.3±2.0)个疗程.术后复发12例(24.5%),切缘<0.5 cm、静脉瘤栓、Ⅲ或Ⅳ期肿瘤是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 =0.049、0.001、0.022).本组病例2年和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1.1%、58.7%,其中Ⅰ~Ⅲ期分别为75.0%和75.0%,100.0%和100.0%、65.8%和61.4%.Ⅳ期的1年和3年的总体生存率为20.0%和13.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诊年龄<60个月、静脉瘤栓、初诊时伴有血小板增多症、Ⅲ或Ⅳ期肿瘤、肿瘤完整切除是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P=0.019、<0.001、0.011、0.001、<0.001).多因素分析提示肿瘤完整切除(P<0.001),初诊年龄< 60个月(P =0.004)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结论 C5V是肝母细胞瘤有效的治疗方案,肿瘤完整切除仍是治疗的关键.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分期、伴随症状等. 相似文献
39.
钟海军柳龚堡董岿然肖现民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3,(12):922-926
目的探讨SK—N—SH神经母细胞瘤株在氯化钴模拟缺氧条件下侧群(sidepopulation,SP)细胞比例的变化及SP细胞基因表达谱的改变。方法采用二氯化钴模拟缺氧条件,然后利用Hoechst33342染料法,通过流式细胞仪紫外激光检测分选功能分选出缺氧及常氧SK—N—SH细胞中的SP细胞,利用Agilent8×60K人(Human)G3表达谱芯片进行检测,并对基因芯片结果进行分析,以荧光定量PCR验证芯片结果。结果SK—N—SH细胞株的SP细胞比例约为8.65%,缺氧后降至约2.08%;缺氧SP细胞和常氧SP细胞mRNA及lincRNA的表达谱存在明显差异。差异〉2倍的基因有5077mRNA、1383lincRNA、其中上调的有2550mRNA、572lincRNA,下调的有2527mRNA、811lincRNA。差异表达的基因主要涉及细胞周期、DNA复制、p53及MAPK信号通路等生物学过程。荧光定量PCR基因结果与芯片差异基因结果表达趋势一致。结论缺氧使SP细胞比例下降,并使SP细胞mRNA和lincRNA的表达谱均发生显著改变,提示mRNA和lincRNA共同参与调节神经母细胞瘤SP细胞在缺氧环境中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肝肿瘤切除术治疗POST-TEXT(post-treatment extent of disease)Ⅲ期和Ⅳ期肝母细胞瘤的中长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肿瘤外科收治的POST-TEXTⅢ期和Ⅳ期肝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PRETEXT分期、甲胎蛋白、CT或MRI影像学资料、肿瘤切除术式及预后结果)。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中的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POST-TEXTⅢ期和Ⅳ期肝母细胞瘤患儿37例,其中男25例,女12例,发病年龄2~91个月,平均发病年龄(23.92±22.45)个月。POST-TEXTⅢ期和Ⅳ期分别为34例和3例,其中1例PRETEXTⅡ期病例治疗过程中升级为POST-TEXTⅣ期,3例PRETEXTⅣ期病例治疗过程中降级为POST-TEXTⅢ期。新辅助化疗2个、4个和6个疗程内手术人数分别为8例(21.6%)、22例(59.4%)和7例(18.9%)。除2例被建议行肝移植手术后放弃治疗外,其余35例均进行肝肿瘤切除术,其中肝三叶切除术7例,扩大半肝切除术8例,不规则肝切除术4例,肝中叶切除术12例,ALPPS(associating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vein ligation for staged hepatectomy)术4例。平均手术时间(262.29±107.1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36.86±212.41)m L。采用Glisson蒂横断技术22例,平均出血量(147.73±137.46)m L,胆漏发生率27.3%,与未采用该技术的病例比较,出血量明显减少[(147.73±137.46)m L vs.(387.69±235.69)m L,P=0.001],胆漏发生率相似(27.3%vs.23.1%,P=0.784)。术中切缘>1 cm者7例(20.0%),切缘0.5~1 cm者15例(42.9%),切缘<0.5 cm者7例(18.9%),紧贴肿瘤边缘切除者6例(16.2%)。随访时间4~124个月,术后肿瘤复发7例,平均复发时间(6±3.96)个月。肿瘤复发率与手术方式及术中切缘距离均无相关性(P>0.05)。5年总体生存率为72.3%,5年无瘤生存率为67.4%。根据切缘距离分类,切缘>1 cm、切缘0.5~1 cm、切缘<0.5 cm及紧贴肿瘤者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5.7%、78.0%、83.3%和53.3%,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01)。结论对于POST-TEXTⅢ期和Ⅳ期的肝母细胞瘤,根据肿瘤累及的不同部位选择相应的术式,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熟练掌握Glisson鞘分离技术可以减少术中出血和胆道损伤的发生。手术中只需确保一定的切缘距离,就可以减少肿瘤复发,提高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