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696篇 |
免费 | 737篇 |
国内免费 | 31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6篇 |
儿科学 | 168篇 |
妇产科学 | 238篇 |
基础医学 | 564篇 |
口腔科学 | 190篇 |
临床医学 | 1941篇 |
内科学 | 795篇 |
皮肤病学 | 141篇 |
神经病学 | 185篇 |
特种医学 | 40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1篇 |
外科学 | 584篇 |
综合类 | 3390篇 |
预防医学 | 1411篇 |
眼科学 | 158篇 |
药学 | 1533篇 |
33篇 | |
中国医学 | 1544篇 |
肿瘤学 | 43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1篇 |
2023年 | 402篇 |
2022年 | 508篇 |
2021年 | 635篇 |
2020年 | 520篇 |
2019年 | 407篇 |
2018年 | 434篇 |
2017年 | 290篇 |
2016年 | 347篇 |
2015年 | 380篇 |
2014年 | 761篇 |
2013年 | 690篇 |
2012年 | 759篇 |
2011年 | 854篇 |
2010年 | 750篇 |
2009年 | 651篇 |
2008年 | 656篇 |
2007年 | 594篇 |
2006年 | 496篇 |
2005年 | 482篇 |
2004年 | 434篇 |
2003年 | 359篇 |
2002年 | 349篇 |
2001年 | 269篇 |
2000年 | 182篇 |
1999年 | 181篇 |
1998年 | 166篇 |
1997年 | 140篇 |
1996年 | 115篇 |
1995年 | 115篇 |
1994年 | 82篇 |
1993年 | 70篇 |
1992年 | 60篇 |
1991年 | 70篇 |
1990年 | 45篇 |
1989年 | 40篇 |
1988年 | 43篇 |
1987年 | 33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23篇 |
1984年 | 23篇 |
1983年 | 16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6篇 |
1975年 | 4篇 |
1965年 | 4篇 |
1960年 | 3篇 |
1959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目的 讨论覆膜支架植入治疗外伤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术后的护理.方法 2006年12月~2010年10月,采用先健AnkuraTM大动脉覆膜支架系统施行EVGA术的病人有5例,男4例,女1例,年龄31~55岁.护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做好健康教育.结果 5例患者支架全部成功植入.术前血压控制平稳,5例术中无并发症及死亡发生.术后2月~4年随访,所有患者复查CT示假腔径缩小并见腔内血栓形成,真腔径增大,未发生瘤体破裂及支架移位等并发症.结论严密、认真的护理措施对外伤性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术的成功和病人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3.
目的分析亚硝化农肥水中N-亚硝基化合物的种类。方法使用特异的高效液相色谱—光水解、热裂解—热能分析仪联机技术(HPLC-PHPS-TEA)进行分析检测。结果在亚硝化农肥水中发现N-亚硝基甲基脲(MNU),二甲基亚硝胺(NDMA);结论农肥水中含N-亚硝基化合物的胺类、酰胺类前体物:二甲胺和甲基脲。亚硝化农肥水中含有N-亚硝基化合物:二甲基亚硝胺和N-亚硝基甲基脲。这是两种能引起动物胃癌、食管癌和肝癌的N-亚硝基化合物。因此,从环境微生物、环境化学角度为"食管癌、胃癌和肝癌的氮循环——N-亚硝基化合物前体物病因假说"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另外,使用我们的专利《消除饮用水中N-亚硝基化合物及其前体物的方法》作为干预措施,经过干预处理的农肥水,不管是否亚硝化,均无N-亚硝基化合物。证明专利方法有效,可以直接应用于食管癌、胃癌和肝癌的病因预防。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军事训练伤致尺骨撞击综合征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2001年12月—2005年12月,对因训练伤后确诊为腕部尺骨撞击综合征的43例患者给予腕部外固定、关节内注射、局部理疗及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结果非手术治疗后,19例(44.2%)患者腕部、手部症状出现显著改善,患者恢复伤前工作及训练;13例(30.2%)症状改善,但不能恢复原有工作及训练,仍有11例(25.6%)腕部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为74.4%。结论对训练伤导致尺骨撞击综合征非手术治疗有效,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5.
目的为获得高效价的马血浆,选择最佳E型肉毒类毒素免疫原配制比例。方法用3种不同配制比例配制E型肉毒类毒素免疫原,免疫原1、2、3分别为V(羊毛脂):V(液体石蜡):V(精制E型肉毒类毒素抗原)=1:2:6,1:2:3,1:2:2。将24匹马分为3组,分别用3种免疫原按常规法免疫,采用小鼠中和试验方法检测马血浆效价。结果用免疫原2免疫的马匹,马血浆平均效价比用免疫原1、3平均效价提高了36.3%,且马匹表现状况好于免疫原1、3。结论免疫原2的配制比例使用安全、稳定性良好、马匹免疫效果较好,为目前抗毒素生产用免疫原最佳配制比例。 相似文献
76.
目的:分析急诊PCI术后常规口服乳果糖口服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68例已行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常规给予口服乳果糖口服液l5ml,每天2次.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便秘发生率、腹泻发生率、解大便时胸闷气急、心律失常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0%VS 21.6%,P<0.05),解大便时出现胸闷气急、心律失常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5%VS 23.1%,P<0.05),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VS 5.2%,P<0.05),而腹泻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9.0%VS 3.7%,P>0.05).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左室射血分数及是否常规服用乳果糖口服液是患者住院期间解大便时是否出现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急诊PCI术后的AMI患者,常规口服乳果糖口服液能降低住院期间便秘发生率、解大便时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腹泻发生率并未显著升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7.
断指再植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断指患者再植手术的护理。方法:对我科收住的断指患者56例,期间对断指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具体护理措施,特别是术前、术后重视心理支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亲切而耐心地解释,解除患者对手术的焦虑,激励患者自觉配合手术及护理,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并做好功能锻炼的护理指导。结果:1例术中再植失败,1例术后22h发生静脉危象,经处理后植指成活,5例Ⅱ期愈合,其余均再植成功。结论:断指再植术是挽回患者终身残缺的一项细致的综合性创伤外科手术,护理难度大,并发症多,而且病情易反复。做好充分的术前、术后的观察及护理是断指再植成功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在不同时期心肌细胞的舒缩功能、钙瞬变及钙敏感性的变化。方法 采用鼠尾法测定血压;采用酶解法急性分离左室心肌细胞,采用可视化动缘探测系统同步观察心肌细胞的收缩力、钙瞬变及对钙的敏感性。结果 各月龄SHR收缩压显著高于同龄对照鼠。SHR 6月龄时心肌细胞收缩幅度(Peak h)和速度(Dep v)显著高于对照组,在12和18月龄时明显低于对照组;各月龄的舒张速度(Ret v)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随月龄延长进一步降低。SHR在12和18月龄时,心肌细胞舒张期钙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收缩期钙无明显变化(P>0.05)。SHR各月龄的钙瞬变幅值(ΔCa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HR各月龄心肌细胞钙敏感性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且随月龄延长,钙敏感性逐渐降低。结论 SHR心肌细胞Peak h和Dep v先增加,然后降低。Ret v从6月龄开始下降;SHR各月龄心肌细胞钙瞬变比正常大鼠增高,但对钙敏感性降低,因此,晚期心肌细胞收缩力的降低,可能与对钙的敏感性降低相关。 相似文献
79.
目的 调查护士对患者健康教育角色的认知程度以及提高和妨碍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择我校成人教学学院夜大学护理专业本、专科学习的具有护士执照的护士300名,发放质性问卷调查表.结果 82%的护士认为患者健康教育是每个护士的重要职责.提高教育效果前3位的影响因素分别是保证充足的教育时间、护士长对健康教育的重视和丰富的教育资料,妨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分别是教育时间缺乏、护士短缺、教育资源不足和患者不遵从.结论 患者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但是存在许多影响因素;建议性提出提高教育效果的对策,包括支持护士教育者的角色、教育技能的培训和促进教育效益.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病理高级别胶质瘤术后,常规外照射加立体定向照射放疗推量治疗模式的疗效。方法对病理诊断均为WHOⅢ~Ⅳ级胶质瘤治疗后患者,放射治疗前程常规照射和后程立体定向照射推量相结合的方式,外照射46~50Gy23~25f/4.6~5W后,紧接着用分次立体定向照射推量14~20Gy。结果治疗后近期效果满意,无严重神经功能障碍并发症。本组病例1、2、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7.3%、52.5%、25.0%;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9.8%、36.7%、16.3%。急性放射反应多为1~2级,没有发现4级以上急性放射反应。结论采用分次立体定向加常规放疗治疗胶质瘤既发挥了放射物理剂量分布的优点,又符合放射生物学原则,是控制高分级胶质瘤生长及延迟复发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