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691篇 |
免费 | 737篇 |
国内免费 | 31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6篇 |
儿科学 | 168篇 |
妇产科学 | 238篇 |
基础医学 | 563篇 |
口腔科学 | 190篇 |
临床医学 | 1940篇 |
内科学 | 794篇 |
皮肤病学 | 141篇 |
神经病学 | 185篇 |
特种医学 | 40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1篇 |
外科学 | 584篇 |
综合类 | 3388篇 |
预防医学 | 1411篇 |
眼科学 | 158篇 |
药学 | 1533篇 |
33篇 | |
中国医学 | 1544篇 |
肿瘤学 | 43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6篇 |
2023年 | 402篇 |
2022年 | 508篇 |
2021年 | 635篇 |
2020年 | 520篇 |
2019年 | 407篇 |
2018年 | 434篇 |
2017年 | 290篇 |
2016年 | 347篇 |
2015年 | 380篇 |
2014年 | 761篇 |
2013年 | 690篇 |
2012年 | 759篇 |
2011年 | 854篇 |
2010年 | 750篇 |
2009年 | 651篇 |
2008年 | 656篇 |
2007年 | 594篇 |
2006年 | 496篇 |
2005年 | 482篇 |
2004年 | 434篇 |
2003年 | 359篇 |
2002年 | 349篇 |
2001年 | 269篇 |
2000年 | 182篇 |
1999年 | 181篇 |
1998年 | 166篇 |
1997年 | 140篇 |
1996年 | 115篇 |
1995年 | 115篇 |
1994年 | 82篇 |
1993年 | 70篇 |
1992年 | 60篇 |
1991年 | 70篇 |
1990年 | 45篇 |
1989年 | 40篇 |
1988年 | 43篇 |
1987年 | 33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23篇 |
1984年 | 23篇 |
1983年 | 16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6篇 |
1975年 | 4篇 |
1965年 | 4篇 |
1960年 | 3篇 |
1959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穴位埋线治疗胃痛1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自 1 994年以来采用羊肠线穴位埋藏治疗胃脘痛 1 7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1 7例中男性 6例 ,女性 1 1例 ;年龄 2 0~ 42岁 ;病程 2~ 1 5年。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 3例 ,慢性浅表性胃炎 6例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8例。均经胃镜检查确诊。治疗方法选用中脘穴、双侧脾俞透胃俞、双侧足三里埋线治疗 ,每 30天埋线 1次 ,3次为 1个疗程。埋线疗法的操作方法为 :穴位部皮肤常规消毒后 ,普鲁卡因浸润麻醉。将医用 3号羊肠线一段 ,约长 1 cm,由腰椎穿刺针尖端插入管腔内后 ,将穿刺针刺入穴位 ,得气后用穿刺针芯将羊肠线送入穴…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为了制备胡黄连苷Ⅱ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评价其形貌和吸附能力.方法 以胡黄连苷Ⅱ为模板,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胡黄连苷Ⅱ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观察其形貌,并进行静态吸附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Scatchard分析.结果 合成的聚合物微球表面较光滑,大小较均匀,Scatchard分析得出胡黄连苷Ⅱ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最大表观结合位点数Qmax=3.02 μg/mg,聚合物-目标分子复合物的解离常数Kd=0.024 g/L.结论 利用沉淀聚合法可以形成形貌和靶向吸附能力均较好的胡黄连苷Ⅱ分子印迹聚合物,可用于从中药粗提物中靶向分离胡黄连苷Ⅱ及其结构类似物,有利于减少中药提取分离过程中有机溶剂的使用、环境友好、操作简便,为中药胡黄连苷Ⅱ的高效分离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3.
104.
105.
106.
目的:运用RNAi技术下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观察其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为人宫颈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计并构建针对VEGF的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发夹状RNA(shRNA)质粒表达载体(PGPU6/GFP/Neo-shRNA),脂质体法转染HeLa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GFP的表达,并计算转染效率;RT-PCR检测HeLa细胞VEGF的表达,筛选出靶序列;再用流式细胞仪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构建的PGPU6/GFP/Neo载体成功转入HeLa细胞;转染48h后,HeLa-shVEGF1组HeLa细胞VEGFmRNA表达的抑制率为75.0%;与HeLa组和HeLa-shNC组相比,HeLa-shVEGF1组HeLa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结论:本研究构建的PGPU6-shRNA表达载体携带GFP便于观察细胞的转染情况,且不影响U6启动子的转录,同时有效沉默了VEGF基因,明显增加HeLa细胞的凋亡,为未来肿瘤的治疗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研究尼妥珠单抗对肺腺癌A549细胞系的放射增敏作用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肺腺癌A549细胞系,克隆形成实验测定尼妥珠单抗和辐射联合作用于A549细胞系的细胞存活率,并根据数学模型拟合细胞存活曲线,求出放射增敏比(SER)。其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尼妥珠单抗联合2 Gy、8 GyX线照射后的细胞周期变化。最后,Western blot检测尼妥珠单抗与放射联合作用后细胞EGFR磷酸化水平的差异,再检测A549细胞接受辐射后p27、AKT及其磷酸化形式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情况,与单纯放射组比较表达的差异。结果 克隆形成实验显示尼妥珠单抗显著增加了A549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放射增敏比(SER)为1.36。尼妥珠单抗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1/S期,而辐射后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二者联合作用后S期比例较单纯放射组细胞显著减少。尼妥珠单抗与放射联合作用后,辐射诱导的EGFR磷酸化被抑制,AKT在放射后各时间点Thr308位点磷酸化也受到显著抑制,p27蛋白在放射后各时间点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而尼妥珠单抗作用后p27表达明显增加,再行照射后仍有较高表达。结论 尼妥珠单抗对体外培养的肺腺癌细胞系具有放射增敏作用,其机制在于通过对EGFR功能的抑制,抑制了其下游信号通路中AKT的激活,而p27的表达增加,可能与细胞周期分布发生改变相关。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氩激光/Nd:YAG联合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氩激光/Nd:YAG联合激光虹膜切除术31例(35眼)。对其激光参数,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疗效确切,100%透切成功。术后眼压平均下降(4±4)mmHg,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眼压控制率97%。虹膜孔洞大小易控制,孔洞边缘更圆滑、垂直。并发症如虹膜出血、术后一过性眼压升高发生率低,未诱发急性青光眼发作,前色素膜炎也较轻。结论氩激光/Nd:YAG联合激光虹膜切除术效果确切,更为安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改良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吸引方法治疗肠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2013年9月在本科住院治疗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A组27例采用自制双套管连接低负压持续引流,B组24例采用传统单腔引流管,分析和比较两组的住院天数、最高体温、引流液量、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再手术率及痊愈时间。结果 A组住院天数、痊愈时间短于B组,引流液量少于B组,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再手术率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发生肠瘘应立即采用自制双套管及持续低负压冲洗,较传统治疗方式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究非青光眼眼科手术患者应用不同剂量顺阿曲库铵麻醉阻滞对其全身麻醉诱导期眼内压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河北省眼科医院收治的108例非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术中顺阿曲库铵使用剂量的不同,将应用2倍95%有效药物剂量[ED-(95)]的36例患者纳入2倍组,将应用3倍ED-(95)的36例患者纳入3倍组,将应用4倍ED-(95)的36例患者纳入4倍组。术中待脑电双频指数(BIS)稳定在45~55范围内时,给予各组机械通气,依次给予2倍组、3倍组、4倍组患者顺阿曲库铵0.10、0.15、0.20 mg/kg。之后采取肌松监测,4个成串刺激(TOF)值均降至0时置入喉罩进行机械通气,各组均采用芬太尼1.5~2 μg/kg,术中维持麻醉使用七氟烷吸入。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眼内压(IOP)以及患者的手术情况(自主呼吸恢复用时、意识恢复用时、肌力恢复用时)。结果 BIS稳定于45~55(T1)、4个TOF值均降至0(T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