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39篇 |
免费 | 157篇 |
国内免费 | 13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6篇 |
儿科学 | 47篇 |
妇产科学 | 15篇 |
基础医学 | 130篇 |
口腔科学 | 17篇 |
临床医学 | 671篇 |
内科学 | 274篇 |
皮肤病学 | 24篇 |
神经病学 | 39篇 |
特种医学 | 178篇 |
外科学 | 125篇 |
综合类 | 1115篇 |
预防医学 | 402篇 |
眼科学 | 20篇 |
药学 | 531篇 |
13篇 | |
中国医学 | 438篇 |
肿瘤学 | 7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85篇 |
2022年 | 99篇 |
2021年 | 122篇 |
2020年 | 77篇 |
2019年 | 99篇 |
2018年 | 89篇 |
2017年 | 48篇 |
2016年 | 67篇 |
2015年 | 70篇 |
2014年 | 198篇 |
2013年 | 157篇 |
2012年 | 161篇 |
2011年 | 186篇 |
2010年 | 190篇 |
2009年 | 206篇 |
2008年 | 206篇 |
2007年 | 170篇 |
2006年 | 135篇 |
2005年 | 164篇 |
2004年 | 122篇 |
2003年 | 159篇 |
2002年 | 131篇 |
2001年 | 145篇 |
2000年 | 115篇 |
1999年 | 128篇 |
1998年 | 86篇 |
1997年 | 72篇 |
1996年 | 68篇 |
1995年 | 77篇 |
1994年 | 81篇 |
1993年 | 64篇 |
1992年 | 59篇 |
1991年 | 47篇 |
1990年 | 43篇 |
1989年 | 32篇 |
1988年 | 25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17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13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4篇 |
1976年 | 3篇 |
1975年 | 2篇 |
195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运用数字化X线摄影设备进行正常吞咽及吞咽障碍的咽部X线动态造影观察。方法:对299例正常吞钡X线造影检查进行咽部吞咽过程的动态采集。了解吞咽情况,并行吞咽时间测定,再按性别和3个年龄段分组进行对照观察。同时,对235例吞咽障碍患者咽部X线动态造影影像进行分析。结果:正常吞钡过程的咽通过时间在不同的性别、不同年龄段之间差异无显著性,299例正常吞钡过程的时间为(0.7273±0.2132)s。235例吞咽障碍主要是食管癌手术或放疗后、脑卒中、喉部肿瘤、颈椎骨质增生等患者,吞咽障碍患者吞钡过程的咽通过时间为(0.9288±0.1627)s。结论:数字化X线摄影设备由于能完整记录钡剂通过咽部的全过程,因此,运用数字化X线摄影设备进行咽部X线动态造影检查是诊断吞咽障碍的首选和基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比较膝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与切开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PTPF)的疗效及对膝关节力学稳定性、疼痛介质、应激介质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于南京市中医院骨伤科治疗的PTPF患者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关节镜辅助复位组(n=45)与对照组(n=45)。关节镜辅助复位组行关节镜辅助下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及随访资料;术后6个月单腿跳时膝关节矢状面(屈曲角度、伸展角度)、冠状面(内翻角度、外翻角度)及水平面(内旋角度、外旋角度)等生物力学稳定性指标;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KSS评分、KSS功能评分及KSS临床评分;术前及术后第3天血清P物质(SP)、5-羟色胺(5-HT)、多巴胺(DA)等疼痛介质水平,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2(AT-II)、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机体应激介质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关节镜辅助复位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负重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单腿跳时膝关节矢状面... 相似文献
993.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具有高度侵袭性的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目前尚无最佳治疗方案,以高剂量甲氨蝶呤为基础的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是目前的一线治疗方案,尽管在疾病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疗效,但其不良反应和局限性仍不容忽视。随着对该病分子学领域更深层次的研究,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为代表的新药疗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突破,不同药物疗法之间的组合探索开拓了相关治疗视野,推动了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分析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和NK细胞水平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158例, 检测患者入院即刻和术后48 h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和NK细胞比例;于治疗后随访1个月, 依据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分为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组与未发生组, 分析与STEMI患者临床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结果 158例STEMI患者中有27例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17.09%)。与未发生组相比, 发生组收缩压、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2、4.27、2.32, 均P < 0.05)。发生组、未发生组术后48 h外周血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22.75±8.39)%、(29.23±4.61)%]、NK细胞[(13.73±4.64)%、(20.64±4.52)%]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t=-5.05、-83.68、-142.71、-7 084.80, 均P < 0.001);发生组术前、术后48 h外周血细胞毒性T淋巴细...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0水平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8月至2021年7月治疗的SAP患者92例, 检测患者血清IL-6、IL-10水平, 进行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 并进行临床干预, 观察血清IL-6、IL-10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死亡患者血清IL-6[(103.75±15.53)ng/L]水平最高, 局部并发症患者IL-10[(97.33±13.06)ng/L]水平最高;BISAP评分≥ 3分的患者中预后结果为死亡的例数最多[26(37.14%)]。SAP患者血清IL-6水平与BISAP评分呈正相关(r=0.62, P < 0.05), 血清IL-6水平、BISAP评分均与血清IL-10水平呈负相关(r=-0.57、-0.61, 均P < 0.05)。结论 SAP患者的血清IL-6、IL-10水平出现升高或降低时, 则提示患者的病情有加重的趋势, 及时根据血清IL-6、IL-10水平进行干预, 可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旺炽性血管增生(FVP)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3例FVP临床资料,观察其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患者均为男性,中位年龄58岁(31~65岁),均为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部疼痛不适,影像学检查提示肠占位合并肠套叠和肠梗阻。3例均行手术切除,病变黏膜表面缺血、溃疡合并黏膜脱垂及纤维化。镜下见增生的血管呈小叶状分布,自黏膜层延伸至浆膜层,增生血管穿插于黏膜肌及固有肌层之间,血管大小不等,分化良好,无相互吻合现象,部分管壁增厚,内皮细胞形态温和或轻度异型,核分裂象罕见。免疫组化染色显示Vimentin、CD34、CD31、F-Ⅷ血管内皮阳性,SMA血管周围平滑肌阳性,Ki-67增殖指数较低。结论 FVP是一种罕见的良性假瘤样血管增生性病变,在完全的手术切除后不会复发。但因其类似其他良性或恶性的血管病变或肿瘤,容易造成误诊,所以正确认识并诊断该疾病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97.
998.
999.
目的 了解护理本科生对待死亡和安宁疗护的态度及教育需求,为医学院校开展针对性的安宁疗护课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9年5月至12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山西省3所医学院校1000名护生,采用死亡和安宁疗护态度问卷、安宁疗护教育需求量表进行调查.数据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死亡和安宁疗护态度...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麻醉科手术间麻醉监测护士培训方案,为手术间麻醉监测护士规范化培训提供借鉴.方法 2018年8月设立手术间麻醉监测护士,制定手术间麻醉监测护士培训方案,对15名新定科护士进行6个月规范化培训,通过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阶段性小结报告及德、勤、质量综合素质评价培训效果.结果 14名新定科手术间麻醉监测护士顺利通过考核,1名因德、勤、质量综合素质评价不达标未通过考核.阶段性小结报告中提出理论授课可按照《临床麻醉学(第4版)》和《麻醉护理学(2013年版)》教材进行分章节循序渐进授课,增设情感维度与应急能力培训课程,培训方式增设腾讯会议网络授课与麻醉护理公开课线上自主学习模式.结论 手术间麻醉监测护士岗前培训,能够提高新定科护士麻醉理论与技术水平,但效果评价方面缺乏系统、专业评价理论指导,为进一步完善麻醉科护士培养方案,我院下一步将柯氏模型应用至麻醉科护士培训中,从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系统地评价培训效果,为进一步完善麻醉科规范化培训方案提供借鉴和新思路,助力培养麻醉专科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