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2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41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09篇
综合类   113篇
预防医学   4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1篇
  2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结直肠癌肝转移瘤热消融治疗国际专家共识分享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肝转移是结直肠癌致死的最主要原因,手术切除是其首选治疗方式。然而,临床可手术切除的肝转移瘤仅占全部肝转移瘤的10%~25%,对不可切除的肝转移瘤通常采用系统化疗和/或局部消融治疗。近年来热消融技术的治疗效率和安全性日益提高,术后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单纯化疗。2013年国际消融专家组发布了结直肠癌肝转移瘤热消融治疗国际专家共识,基于射频消融相关应用的长期随访文献,总结热消融治疗在结直肠癌肝转移瘤治疗中的具体推荐及相关适应证。本文对该共识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与分享。  相似文献   
32.
我科自1980年1月至1983年1月手术治疗心腔内粘液瘤7例,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7例,男3例,女4例。年龄19~54岁。发病早期的主要症状是劳累后心慌、气促和头晕,病情发展快,短期内(平均5个月)症状明显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总结和分析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99Tcm-MIBI运动负荷心肌血流灌注断层显像的特点.方法 回顾2003年至2009年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17例,分析其~(99)Tc~m-MIBI运动负荷心肌血流灌注断层显像放射性分布特点.结果 17例心肌桥患者中有12例患者出现异常心肌血流灌注断层影像.6例收缩期壁冠状动脉受压狭窄<50%的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异常心肌血流灌注断层影像,表现为可逆性缺损和反向再分布.4例收缩期壁冠状动脉受压狭窄50%~75%的患者中有3例患者出现异常心肌血流灌注断层影像,表现为可逆性缺损、部分可逆性缺损、固定缺损、反向再分布.7例收缩期壁冠状动脉受压狭窄75%~100%的患者心肌血流灌注断层影像异常率为100%,表现为可逆性缺损、部分可逆性缺损、固定缺损、反向再分布.结论 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可以导致心肌血流灌注断层显像异常.收缩期壁冠状动脉受压75%~100%心肌桥患者均出现异常心肌血流灌注断层显像.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TME)联合经肛内括约肌切除(ISR)保肛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方法 对13例超低位直肠癌(肿瘤距肛缘2.0~5.0cm)患者采用腹腔镜TME联合经肛ISR治疗.结果 13例患者无中转开腹或改行腹腔镜Miles术,行部分ISR 7例,次全ISR 4例,完全ISR 2例.6例同时行回肠造口术,术后未发生吻合口瘘;7例未行回肠造口术,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加行回肠造口术及充分引流后痊愈.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无腹腔出血等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阴茎勃起硬度下降.术后平均随访16个月,无复发及转移.术后早期肛门经常粪污,每日排便3~10次.术后1年控便时间可达5min以上,排便次数减为每日1~4次.绝大多数患者能控便,但内括约肌全切除患者腹泻时仍有粪污.结论 选择合适的的超低位直肠癌,特别是没有侵犯外括约肌的早期患者,采用腹腔镜TME联合经肛ISR是可行的,能体现根治、保肛、微创和经济的优点.回肠造口术能有效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但如何理想地解决早期排便功能障碍仍需进一步研究;肿瘤的复发和转移问题仍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35.
随着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的广泛开展,心肌桥导致的心肌缺血已被逐渐认识并重视.心肌桥在特定条件下,可引起冠状动脉血流下降,继而导致心肌缺血、猝死等的发生.  相似文献   
36.
罗雯薇  邓媚  彭素近 《吉林医学》2010,31(18):2935-2936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可必特及普米克令舒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护理。方法:60例毛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采用镇静、吸氧、抗病毒、止咳祛痰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可必特及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结果:治疗组治愈率、缓解喘憋及缩短哮鸣音持续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可必特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对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7.
目的总结及分析经冠脉造影证实慢血流患者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为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19例的临床资料,对比冠脉造影及TIMI分级结果与99Tcm-MIBI运动负荷心肌血流灌注断层显像资料,分析其相关联系。结果19例冠脉慢血流患者中,10例出现异常心肌血流灌注放射性分布,其中累及单支冠脉血管5例,双支血管3例,三支血管2例;TIMI分级中0级3例皆有放射性分布异常,1级8例和2级8例患者存在不同放射性分布改变。结论冠脉慢血流患者可以出现心肌血流灌注断层显像异常影像;TIMI分级0级患者心肌血流灌注断层显像皆有异常;心肌血流灌注断层显像异常尚不能明确心肌缺血是否由冠状动脉慢血流所致。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3种不同剂量沐舒坦在预防老年患者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术后肺部并发症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手术的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A组(20例)常规剂量沐舒坦(30mg/次,每天3次,连续5d);B组(20例)中等剂量沐舒坦(90mg/次,每天3次,连续5d);C组(20例)较大剂量沐舒坦(300mg/次,每天2次,连续5d)。比较3组患者术后排痰情况、肺部并发症、术后平均使用抗生素天数及术后平均住院天数等项目。结果:在咳痰容易程度及痰的性状临床控制方面,B、c组与A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并发症A组与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应用中等剂量沐舒坦在预防老年患者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手术后肺部并发症方面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同期肝切除术合适的肝转移瘤切缘宽度。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8月至2004年12月行肝肠同期切除的39例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根据肝转移瘤切缘宽度小于1cm和大于或等于1cm分为A、B两组,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用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术后的生存期。结果A组患者14例,B组患者2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瘤数目和分布及最大直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7和37个月(P〈0.01),5年生存率分别为0和19.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直肠癌肝转移行同期肝切除术时应力争肝转移瘤切缘宽度大于或等于1cm。  相似文献   
40.
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术安全性与有效性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直肠癌根治术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共检索出符合人选标准的对照临床研究27项,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对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组与非清扫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非侧方淋巴结清扫组相比,侧方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时间延长(P=0.0005),术中出血量增加(P=0.0003),小便功能障碍发生率增加(P=0.001),术后总并发症、盆腔脓肿、吻合口瘘发生率、排便功能和性功能障碍、术后总复发率、局部复发、远处转移、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直肠癌根治术行侧方淋巴结清扫在预防肿瘤复发、远处转移及提高术后生存率等有效性方面未见明显优势,却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术中出血和小便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