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7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9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19篇
内科学   5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3篇
综合类   259篇
预防医学   185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17篇
  1篇
中国医学   155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原发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的恶性肿瘤,为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原发性肝癌发病隐匿,出现临床症状如肝区疼痛、肝大、黄疸等时多属中晚期,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且其对化疗相对不敏感,病情复杂,发展迅速,预后差,被称为“癌中之癌”。中医药通过辨证论治,在治疗肝癌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现将笔者在临床运用中医药治疗肝癌的体会述如下:  相似文献   
72.
目的 观察联合脏器切除治疗腹腔多脏器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联合脏器切除消化道重建术治疗仅有邻近脏器转移、浸润而无远处转移的腹腔多脏器肿瘤36例。结果 术后恢复良好31例,占86.1%。并发症5例,占13.9%。其中术后6h心搏骤停死亡1例,胆瘘、胰瘘各1例,因腹水感染、切口裂开2例,均再手术治愈,临床治愈率97.2%。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4.4%、65.6%、40.6%。结论 严格手术指征,把握手术时机,适时病变区域化疗,根治病变灶,防止肿瘤细胞种植,术后加强支持和按期抗肿瘤治疗,能使部分腹腔多脏器肿瘤病人取得有效治疗和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胃癌RUNX3、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胃癌进展转移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RT-PCR和MSP检测62例胃癌标本及56例正常胃黏膜组织RUNX3、RASSF1A基因mRNA表达及甲基化状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VEGF在RUNX3、RASSF1A甲基化与非甲基化胃癌组织及20例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RUNX3、RASSF1A甲基化与VEGF表达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RUNX3与RASSF1A表达较正常组织均明显降低(0.629±0.461 vs 0.893±0.543,0.653±0.476 vs 0.858±0.581,均P<0.05),且RUNX3与RASSF1A甲基化率均高于正常组织(69.4%VS 26.8%,66.1%vs 23.2%.均P<0.01).胃癌组织中RUNX3、RASSF1A甲基化组mRNA表达量较非甲基化组明显降低(0.545±0.299 vs 0.736±0.291,0.562±0.208 vs 0.674±0.185,均P<0.05).RASSF1A甲基化与肿瘤TNM分期及浸润深度相走RUNX3甲基化与肿瘤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及TNM分期相关(P<0.05).RUNX3甲基化组胃癌组织VEGF蛋白表达高于非甲基化组(86.0%vs57.9%),RUNX3甲基化与VEGF表达相关(P<0.05).结论:RUNX3、RASSF1A启动子高甲基化可能是导致其表达降低的原因,并与胃癌进展演变相关.RUNX3甲基化可能参与胃癌血管、淋巴管转移.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对阿德福韦酯治疗CHB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根据治疗前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将42例CHB患者分为CD4+/CD8+细胞比值低水平组和高水平组,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12个月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ALT和AST水平下降,但高水平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BVDNA水平分别为4.2±1.2copies/ml和4.5±1.5copies/m(lP0.05);治疗后高水平组患者HBeAg阴转率为38.89%(7/18),低水平组为18.75%(3/16,P0.05)。结论治疗前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较高的CHB患者在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5.
尼可地尔治疗心绞痛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治疗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55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5例)和对照组(70例),两组均常规服用阿司匹林0.1g/d,氯吡格雷50mg/d,单硝酸异山梨酯50mg/d,辛伐他汀40mg/d,有高血压或糖尿病者别予控制血压及血糖,有心衰者予适当利尿等减轻心脏负荷,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5mg,3次/d,1个月为一疗程。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32例,有效34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28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为67.0%。两组总有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P〈0.05)。两组除有少数患者出现轻度头晕外,未见其它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尼可地尔治疗心绞痛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比较奥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血糖的影响.方法 将90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利培酮组、阿立哌唑组共3组,每组各30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12周检测空腹血搪和血脂.结果 奥氮平组血脂、血糖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利培酮组血脂升高,与治疗前比...  相似文献   
77.
目的对国家评价性抽验品种补中益气丸(颗粒)的检验及探索性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价全国范围内补中益气丸(颗粒)的质量状况,并提出建议。方法采用各品种的法定质量标准对262批补中益气丸蜜丸、水丸、浓缩丸及颗粒剂抽验样品进行检验;针对4种剂型的各自现行质量标准,采取填平补齐,统筹考虑的思路,并结合生产工艺,开展如下探索性研究:①大叶柴胡检查及柴胡TLC鉴别;②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检测;③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测定;④蜂蜜检查;⑤白术、甘草、陈皮、升麻、当归TLC鉴别;⑥含量测定;⑦风险评估。结果 129批蜜丸按法定标准检验有4批不合格(不合格率为3.1%),不合格项目为细菌数超标(2批),甘草薄层鉴别不合格(1批),水分超标(1批);1批浓缩丸按注册标准检验,结果甘草含量不合格;其余98批浓缩丸、30批水丸、4批颗粒剂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标准检验,全部符合规定。探索性研究方法检验结果为:蜜丸不合格率为22.4%,水丸不合格率为12.6%,浓缩丸不合格率为8.0%,颗粒剂不合格率为0。比较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标准检验结果和探索性研究方法检验结果,增加探索性研究方法后可见不合格率增加。结论各剂型现行标准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不能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建议加以完善提高;所有企业对法定标准有控制的项目认真对待,对法定标准之外的项目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不严格,建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力量加强对这类企业的GMP检查,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53例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行关节镜治疗,其中部分切除成形术35例;全切除术18例。结果:5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8个月,平均13.5个月。按照Ikeuchi方法评定疗效:优49例,良4例,优良率92.4%。结论: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治疗应根据损伤类型及程度决定手术方式,并最大限度的保留半月板组织。  相似文献   
79.
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因其早期不易诊断,手术切除率低,在确诊胰腺癌的患者中,5年生存率不足5%,是消化道肿瘤中预后最差的,因此有“癌中之王”之称。我院自2004年开展125I粒子植入方法治疗胰腺癌,现将21例患者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0.
目的初步探讨组织工程化真皮在兔皮肤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利用组织工程化真皮移植法进行兔皮肤损伤修复,观察修复过程,比较其修复效果,并进行组织学观察和BrdU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实验组修复效果优于空白组,实验组愈合时间为(18.2±3.8)d,空白组为(28±2.3)d。结论猪脱细胞真皮基质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功能性,具有优良的体表创伤修复潜力;构建组织工程化真皮亦是一种有潜力的人体体表创伤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