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4篇 |
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临床医学 | 5篇 |
内科学 | 205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11篇 |
综合类 | 44篇 |
预防医学 | 48篇 |
药学 | 20篇 |
出版年
2019年 | 1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59篇 |
2003年 | 39篇 |
2002年 | 28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4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62.
林治湖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1979,(2)
方法:68例病人,男67人,女1人,平均年龄57.9岁。68例都有典型的病史,心电图改变和血清酶的异常而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其中急性穿透性梗塞52例,急性心内膜下梗塞16例。用20毫居里~(99m)锝-亚锡-焦磷酸盐静脉注射,静注后两小时,以前位,45°左前斜位,左侧位进行γ闪烁照像得到心肌闪烁图。 68例病人在急性心肌梗塞症状发作之后3.0±1.1天,进行急性期的心肌闪烁照像;19个病人在出院前,即梗塞后12.6±2.8天,做第二次心肌 相似文献
63.
报道6例Ebstein畸形合并右侧房室旁道患者(1例为外科手术切断未成功),其中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5例、逆向型1例。6例中有心房颤动和电击复律史者3例。经导管射频消融均成功地阻断了旁道。与心内结构正常的15例右后侧壁显性旁道消融结果比较,平均消融时程(139±74minvs113±46min)、X线曝光时间(28±17minvs23±12min)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随访8±5月,1例术后6个月复发,经再次消融成功。其余病例未服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无心动过速复发。无并发症发生。提出掌握Ebstein畸形旁道消融的有效靶点图特征及其消融的特殊性,此种病人的消融疗效可与心内结构正常的旁道者相当 相似文献
64.
冠心病患者心钠素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放射免疫方法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25例冠心病患者和21例正常人分别测定血浆心钠素(ANF)水平和左室功能.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浆ANF显著升高,左室舒张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障碍;ANF与反映左室舒张功能的多普勒参数(A/E、AceT/DecT)有一定相关性(分别为r=0.46、r=0.6);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61).表明测定冠心病患者血浆ANF水平可以反映心功能的变化,特别是早期舒张功能的障碍. 相似文献
65.
患者男性,50岁,体检时发现心律失常。3周前有感冒史。心电图(附图)可见形态正常的窦性P,频率68次/分,P-R间期0.15秒。Ⅱ导联可见一系列提前出现的P’-QRS-T波群,P’呈逆行性,P’-P’间距0.47秒—0.50秒,其频率约为120次/分,同时可见异位P_2-P_3’间距是0.96秒,大致相当于异位起搏周期的两倍,故存在Ⅱ°传出阻滞。在R_6之前可见一介于窦性P与房性P’间较为平坦的房性融合波。粗略看来P_3’-P_4’相距2.50秒=0.50秒×5,实际上,应是2.50秒=0.50秒×(2 3)。在aVR可见3个直立的P’波,P2’-P3’间期3.28秒,非0.50秒的整倍数,说明异位灶并无传入保护。在R_3、R_7前面,各有一房性融合渡。心电图诊断:1.窦性心律,2.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伴Ⅱ°外出阻滞、房性融合波。讨论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根据有无窦性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检测由于阵发性心房颤动反复发作导致心跳长间歇患者的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并分析肺静脉隔离对其影响. 方法 11例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在4支肺静脉口外进行节段性肺静脉隔离,分析心跳长间歇与160次/min心房刺激测得的SNRT(SNRT160)及模拟心房颤动600次/min测得的SNRT(SNRT600)的关系及肺静脉隔离前后SNRT160及SNRT600的差异. 结果 11例患者均成功隔离所有肺静脉.12导联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提示与症状相关的心跳长间歇为(3464±918)ms.肺静脉隔离前测定的SNRT160为(1655±378)ms,SNRT600为(1682±419)ms;肺静脉隔离后测定的SNRT160为(1491±284)ms,SNRT600为(1518±218)ms.SNRT160及SNRT600肺静脉隔离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跳长间歇与肺静脉隔离前后SNRT无相关性. 结论 阵发性心房颤动终止后发生的心跳长间歇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所致的心跳长间歇的发生机制可能不尽相同.肺静脉隔离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诱发心跳长间歇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8.
69.
本文对30例AMI患者进行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的定位和定量分析,并与ECG的定位和定量分析进行比较,对靶心图存在的缩小和扩大病灶因素用左室模型进行校正。结果表明: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在后侧壁、后间壁、后壁和心尖部梗塞的定位上明显优于ECG,经模型校正后靶心图所测梗塞面积百分比与QRS记分所测梗塞面积百分比相关良好(r=0.706,P<0.1)。预后不良组无论靶心图或QRS记分所测梗塞面积均明显高于预后较好组。 相似文献
70.
目的 :结合 4例先后两次肺静脉电隔离成功治疗的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 ,探讨导管射频消融肌袖电隔离治疗阵发性房颤后复发的机制 ,并对再次肌袖电隔离治疗的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资料与方法 :对 4例进行肌袖电隔离治疗后复发的阵发性房颤患者 ,在Lasso标测导管指引下进行再次肌袖电隔离治疗。结果 :4例患者共对 14根靶静脉 (12根肺静脉和 2根腔静脉 )进行了射频消融治疗 ,较第一次消融的靶肺静脉数 (9根 )明显增多 ,隔离了除右下肺静脉外所有的肺静脉 ,其中 5根靶静脉恢复袖房传导 ,予以再次电隔离。电隔离一根靶静脉平均需进行 2 .9± 1.3次消融。术后平均随访 7.5± 5 .0 7(1-12 )个月 ,3例无房颤复发 ,1例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结论 :袖房传导的恢复及多异位灶起源可能是房颤复发的原因 ,对于阵发性房颤导管射频消融后复发病例 ,再次射频消融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有望彻底根治房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