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31.
一,家系报告 先证者A,男,1949年1月出生,于1996年4月(47岁)因大便次数增多,便血诊断为直肠癌,行直肠癌根治术(Dixon术式)。术后病理提示直肠中分化腺癌。于1998年5月(49岁)因腹痛,腹胀诊断为胃贲门癌,行近端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提示胃贲门低分化腺癌。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急性创伤性膈肌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7月~2006年7月间收治的急性创伤性膈肌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确诊26例,漏诊1例,误诊5例,均治愈。结论:临床经验不足是导致漏诊,误诊的主要原因,胸腹部X线检查是做出正确诊断的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创伤性膈肌破裂一经确诊,应及早手术。创伤性膈肌破裂是一种严重的胸腹联合伤,临床上易造成漏诊,误诊及延误治疗。早期诊断和手术是救治本病的关键。我院于1998年7月~2006年7月共收治创伤性膈肌破裂3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3.
术中可通过楔形切除或粗针穿刺活检以及细针穿刺吸引细胞学检查来确定胰腺和肝外胆道肿块的性质。由于术中细针穿刺吸引细胞学(IFNA)检查具有敏感性高、并发症少和死亡率低的优点,多数研究结果支持把IFNA作为优先选择的术中诊断方法。然而有趣的是,几乎所有的学者认为IFNA是诊断胰腺疾病特有的方  相似文献   
34.
报告经腹肛门前会阴或阴道后壁切口切除术治疗中下段直肠癌56例。术后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5年,病人排便功能良好。该方法是在男性的肛门前方、女性的阴道后壁做切口,与腹部组配合会师,经此切口将游离的直肠和肿瘤拖出体外,切除肿瘤,然后行对端吻合术,再将吻合后之肠管送回盆腔。该方法与其他保肛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径路直接、创伤小、操作简单省时、并发症少及不受肥胖和骨盆狭窄之限制的优点。文中还对手术适应证和防治开发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5.
1994年1月~2005年12月,我们应用一期结肠切除回结肠吻合术治疗结肠破裂3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盲肠至结肠脾区结肠破裂患者75例,男43例,女32例;年龄15~72岁,平均42岁。结肠破裂至手术时间3~6h9例,7~12h 34例,13~24h 26例,24~36h 6例。结肠破裂部位:盲肠4例,升结肠25例,横结肠26例,结肠脾区20例。开放性损伤23例,闭合性损伤48例,医源性(结肠镜)损伤4例。合并伤:小肠破裂21例,肝挫裂伤8例,脾破裂10例,胸部损伤8例,上肢或下肢骨折4例,颅脑损伤2例。  相似文献   
36.
196 5年日本学者尾谷首创 Dou-ble tract代胃术 ,到 1990年已报道 85 0例 ,效果良好 [1 ] 。 1994年我们开始采用该术式用于全胃切除后的消化道重建 ,通过 2 9例患者的研究观察 ,发现该术式并非理想 ,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低下 ,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高 [2 ] 。自 1996年我们开始对该术式进行改良 [3 ] ,增加人工套叠瓣 ,重建 His角 ,通过 89例患者的临床观察和研究 ,获得满意效果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89例 ,男 6 7例 ,女 2 2例 ;年龄37岁~ 75岁 ,平均 5 7.5 4岁。病变部位 :MCA/ MAC2 5例 ,MC/ CM48例 ,MA/AM11例 ,C3例 ,残…  相似文献   
37.
急腹症外科感染性疾病的致病菌及药敏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探讨急腹症外科感染性疾病的常见致病菌及其对目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情况。方法 采用VITEK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327例急腹症外科感染性疾病患者术中采集标本,进行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菌群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实验。结果 327例标本中320例有细菌生长,其中需氧菌328株,厌氧菌436株,以G^-菌为主;在需氧菌中以大肠埃菌为主,占176株;厌氧菌中以类杆菌属为主,占219株;大多数为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占64.7%;单纯需菌和单纯厌氧菌感染分别占25%和10.3%;需氧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敏感率在90%以上,厌氧菌对甲硝唑(灭滴灵)的敏感率在97.7%。结论 急腹症外科感染性疾病多为厌氧菌和需氧菌的混合感染,G^-菌所占比例较大。所有菌种都是人体正常菌种,条件致病菌和内源性细菌感染是急腹症外科感染性疾病的特征;需氧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较为敏感,厌氧菌对甲硝唑仍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由益生菌、谷氨酰氨、深海鱼油和能全力组成的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对腹腔感染患者术后免疫状态和胰岛素抵抗以及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0年9月至2013年4月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96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按信封法分为治疗组(48例,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和对照组(48例,普通肠内营养).分别于术前、术后第3和第7天检测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对数化胰岛素抵抗指数(lnHOMA-IR)、降钙素原、T细胞亚群水平(CD3+、CD4+、CD8+、CD4+/CD8+)及自然杀伤(NK)细胞计数并进行比较,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和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免疫指标及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7天,治疗组CD4+、CD4+/CD8+和NK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9.1±4.3)%比(30.1±5.7)%,P=0.043;1.76±0.21比1.36±0.12,P=0.038;(19.3±4.8)%比(13.3±3.2)%,P=0.032];而空腹胰岛素、lnHOMA-IR及降钙素原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7.3±1.7) mU/L比(10.2±2.1) mU/L,P=0.041;0.60±0.05比0.88±0.06,P=0.039;(0.12±0.07) μg/L比(0.35±0.12)μg/L,P=0.028].治疗组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18.8%(9/48)]明显低于对照组[39.6%(19/48),P=0.025].结论 对于由上消化道穿孔所致的腹腔感染患者,应用由益生菌、谷氨酰氨、深海鱼油及能全力组成的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能改善免疫状态,降低术后胰岛素抵抗,减少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9.
Csendes等对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合并胃出口梗阻的三种术式进行前瞻性随机对比研究.方法:共90例病人,男72例,女18例,年龄20~78岁;平均47岁.均有慢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史,时间42~144个月,平均88个月.所有病人入院时有典型的胃出口梗阻症状,如上腹痛,频繁的进食后呕吐、体重下降和脱水.本研究除外有十二指肠球部畸形但临床上和铺助检查缺乏胃出口梗阻证据者以及幽门或(和)胃溃疡病人.胃出口梗阻的诊断按照Balint和Spence制定的诊断标准,共三项,1.病史,2.内窥镜检查,3.盐负荷试验(saline,load tcat).所有病人随机双盲的形式选出下述三种术式中的一种,1.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加结肠后胃空肠吻合(HSV十GJ),2.高选译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加Jaboulay胃十二指肠侧侧吻合(HSV+J);3.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加胃窦部切除(SV+A).依据所采用的术式,将病人分为三组.  相似文献   
40.
手术后腹内疝2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收治手术后肠梗阻925例,手术治疗623例,其中腹内疝所致肠梗阻27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