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CBASS序列在磁共振成像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研究CBASS(Completely Balanced Steady State)序列在MRI检查应用中的优缺点。方法:经Marconi Proview 0.23T开放式磁共振机CBASS序列和常规序列扫描患者及志愿者共65例,受检部位包括脊椎、头颅、骨关节和盆腔等部位,扫描方位有横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结果:经CBASS序列与常规序列扫描上述各部位对比观察结果表明,CBASS序列可以更清楚地显示受检部位的解剖结构;能够在保持常规T1加权序列所具有的特征的基础上,还能使脑脊液等液体显示高信号;能够清楚显示骨骼内骨小梁及颅神经等微细结构;盆腔扫描可显示前列腺、精囊腺、子宫等结构,尤其对精囊腺囊状结构、间隔及周围静脉丛结构的显示。结论:CBASS具有较高的组织分辨率,能够更精确地显示各组织结构的微细结构,且具有对流体不敏感,扫描时间较短等特点,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2.
高场强MR对脊膜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高场强MR对脊膜瘤的表现特征进行分析,探讨MR对脊膜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脊膜瘤18例,所有病例均采用Siemens 63SP型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的自旋回波T1加权及T2加权序列进行扫描,常规委矢状位扫描,必要时加扫轴位和/或冠状位。所有病例增通过MR图像对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边界、信号、是否发生坏死囊变、椎间孔改变及增强后强化情况各方面进行观察分析。结果:18例脊膜瘤中发生于颈椎6例、胸椎12例,肿瘤位于脊髓前方9例,位于脊髓后方2例,偏右侧4例,偏左侧3例。肿瘤呈圆形11例,病灶直径平均为1.89cm,病灶内信号均匀13例,略不均匀5例,T1加权图像呈等信号17例,略短信号1例,T2加权图像呈等信号9例,略长信号9例,明显均匀强化14例。结论:脊膜瘤在MR图像上具有诸多的特征性表现,通过MR检查一般可对脊膜瘤做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23.
脉络裂蛛网膜囊肿的MRI诊断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通过复习脉络裂的解剖结构,增强对脉络裂蛛网膜囊肿MRI表现的认识,提高对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方法结合文献研究脉络裂在不同MRI断面上的位置、走行及毗邻结构,对32例脉络裂蛛网膜囊肿的大小、形态、好发侧别及对周围结构的影响结合临床进行分析,并与海马周围其它囊性改变作鉴别对照。结果32例脉络裂囊肿于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MRI扫描像均可明确显示,而以冠状位显示最佳,其中26例(813%)位于右侧,发生率显著高于左侧(P<0.05)。结论冠状位扫描能清晰显示脉络裂的解剖结构,有利于脉络裂蛛网膜囊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可最大程度地避免误诊发生 相似文献
24.
应用CT定向穿刺抽吸术治疗164例脑出血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总结了164例脑出血应用CT定向穿刺抽吸术清除血肿的技术操作方法及治疗效果。1 材料与方法脑血肿164例,男113例,女51例,年龄38~78岁,平均55岁。出血原因:高血压性脑出血161例,原因不明的脑出血3例。应用CT定向穿刺抽吸血肿的时期是:急性期61例,亚急性期93例,慢性期10例。穿刺抽吸方法:(1)主要器械:CT、细锥颅钻、脑穿针以及注射器等。(2)术前准备:备皮及常规检查出凝血时间。(3)穿刺点定位:采用简单体表画线法。即在CT机上借助扫描窗指示灯投射在头颅上的定位光线,在体表… 相似文献
25.
26.
MRI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MRI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4例孕妇,年龄25~34岁,平均28岁;孕龄20~39周,平均30周。产前例行超声检查后24h内行MR检查,T2WI采用半傅立叶单激励快速自旋回波(HASTE)快速扫描序列,T1WI采用二维快速小角度激励(FLASH)序列。将超声、MRI结果与出生后或引产后随访结果对照。结果24例孕妇共检出胎儿24个。MR T2WI可清楚、直观地显示出大脑实质、脑回、脑沟裂、胼胝体、丘脑、小脑、脑干及脊髓等解剖结构,T1WI质量差于T2WI。超声共显示病灶27个,MRI显示31个。MRI证实超声怀疑的诊断2例,进一步完善诊断10例,与超声诊断一致12例。结论MRI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解剖结构的显示优于超声,而且不受孕妇体型、羊水量多少、胎儿颅骨及母体骨盆骨骼影响。在超声检查基础上进行胎儿MR检查,有助于弥补超声的不足,甚至更正超声诊断,可作为产前胎儿检查的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27.
MR动态增强、扩散成像和波谱分析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MR动态增强扫描(DCE-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和三维氢质子MR波谱分析(3D1H-MRS)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穿刺活检、手术病理或随访证实的32例前列腺癌及64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以及29例健康志愿者经MR常规扫描、DCE-MRI、DWI和MRS扫描,分别测量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病灶和正常前列腺中央腺区和正常周围带强化后的相对信号强度值、DWI信号强度值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以及胆碱/枸橼酸盐(Cho/Cit)和[Cho+肌酸(Cr)]/Cit比值,并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组织和病灶间差异。结果经DCE-MRI检查,22例前列腺癌患者中18例病灶区呈早期明显强化,并快速下降;4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中38例呈早期明显强化并逐渐上升至中晚期达峰值后缓慢下降,除0及120 s两时间段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组织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正常周围带、增生与癌三者的相对信号强度在其余每个时段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DWI检查前列腺癌患者26例于ADC图上病灶呈明显低信号,ADC值为(104.23±26.15)×10-5mm2/s,43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病灶区平均ADC值为(175.21±64.86)×10-5mm2/s,除正常前列腺周围带与前列腺增生之间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和正常前列腺中央腺区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检查前列腺癌17例,其病灶区Cho/Cit比值为2.26±0.91,(Cho+Cr)/Cit比值为2.85±1.01,35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病灶区平均Cho/Cit比值为0.46±0.23,(Cho+Cr)/Cit比值为0.57±0.20。除正常前列腺周围带与正常前列腺中央腺区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和正常前列腺组织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DWI和MRS 3种检查方法在前列腺癌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达70%以上,而通过3种检查方法的联合应用,其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达87.50%、94.74%、92.59%。结论DCE-MRI、DWI和MRS 3种检查方法在前列腺癌诊断中具有特征性表现,而3种检查方法的联合应用又将极大地提高MRI诊断前列腺癌的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28.
椎管内血管畸形的MRI诊断:———附2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椎管内血管畸形是椎管内血管先天发育异常所致,以往认为是比较罕见的疾病。自从MRI应用于临床以来,发现该病并非罕见,MRI在诊断该病方面具有独到之处,现将收集到的25例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25例患者中,男14例,女11例,男女之比为1.3:l,年龄5~56岁,平均年龄32.4岁。全部病例均使用西门子公司生产1.ST超导型磁共振仪,扫描序列采用自旋回波T;加权TR500/TE15ms,T。加权TR4600/TE80ms。矢状位层厚为3mm,层间距为0.3mm。矩阵为256X256,数据平均采集次数为… 相似文献
29.
主动脉夹层的磁共振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磁共振(MRI)成像对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0例AD的MRI表现,所有病例均在心电门控下行自旋回波(SE)序列和MRI电影(cine MRI)扫描。结果:30例夹层的起始部位、病变范围、真假腔血流情况、内膜片均显示清晰。20例破口显示清晰,17例示主动脉扩张,7例有附壁血栓形成。结论:MRI作为无创伤性检查,能准确识别主动脉夹层的内膜瓣、真假两腔、病变范围且能较满意的显示管腔扩张及附壁血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