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13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 探讨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92例老年TIA患者按病程划分为A、B、C3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对所有病例在起病24h内检测血清CRP含量,观察72h内头CT或MRI后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老年TIA患者血清CR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B、C组CRP均高于A组(P〈0.01),而且C组高于B组(P〈0.05),重型患者明显高于轻、中型患者。结论 血清C反应蛋白可能在老年TIA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并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2.
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对运动试验反应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运动试验中室性早搏 (简称室早 )对运动的反应能否预测 2 4h动态心电图监测 (Holter)中自发性室早与心率的关系。无器质性心脏病的频发室早患者 73例 ,其中男 2 0例、女 5 3例 ,年龄 4 5± 12 (18~ 71)岁。根据运动试验达终点时室早的数量与运动前相比较 ,将患者分为室早增加组 17例以及室早减少或不变组 (简称室早减少组 )5 6 ,对二组患者的运动试验资料和Holter监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运动试验检查的运动时间、最大运动级数、最大心率等无明显差异。经Holter监测在室早增加组 ,所有患者以小时为单位计算心率与室早数量的相关性 ,均显示心率与室早的数量呈正相关 ,而在室早减少组 ,则 4 7例 (83% )心率与室早的数量正相关 ,余 9例呈负相关。结论 :对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早患者 ,在运动试验中室早数量增加与Holter检查的心率与室早数量的相关性具有一致性。而在运动试验中室早减少或不变的患者与Holter检查结果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83.
米力农治疗心力衰竭和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米力农为第二代磷酸二酯酶Ⅲ抑制剂,作用机制不同于强心苷及儿茶酚胺(包括β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其药理效应主要包括正性肌力作用、扩张外周血管以及改善心室舒张期顺应性.该药能克服传统药物的心肌耗氧量高、时相作用大、β受体下调导致药效降低等缺点.静脉应用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慢性充血性心衰以及经传统强心、扩血管、利尿药物无显效的难治性心衰能取得显著效果,并在防治心脏手术后低心排综合征以及治疗肺动脉高压中均有显著疗效.临床使用需根据患者年龄、肾功能及疾病严重程度选用合适剂量,密切监测心电图及血小板计数.  相似文献   
84.
85.
心肌梗死的定义经历了多次变迁,2012年8月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上发布了《第3版心肌梗死全球统一定义》,与此前版本的定义相比,在心肌梗死的临床分型、诊断方法、生物标志物、特殊分型等方面都有所变化。本文对新的统一定义的变化和进展加以阐述,并结合最新的临床研究讨论其在科研、临床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86.
周鹰飞  方志辉  杨艳敏 《河北医药》2016,(15):2267-2269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PKP)治疗椎体骨质疏松致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将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91例椎体骨质疏松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分为PKP组(45例)和PVP组(46例),PKP组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PVP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Cobb角、椎体高度、ODI评分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PKP组患者的评价2手术时间(38\.4±8.2)min、骨水泥注入量(6.1±1.8)ml均显著大于PVP组,但骨水泥渗漏椎体数显著的低于PVP组( P <0.05)。术前PKP组和PVP组的VAS评分、Cobb角、椎体高度、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1周、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的降低( P <0.05),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6个月,PKP组的Cobb角(17.1±1.6)度、椎体高度(78.9±7.2) mm、ODI评分(14.2±2.5)分均显著的优于同期PVP组患者( P <0.05)。结论对于椎体骨质疏松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PVP与PKP均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但PKP对于术后椎体高度恢复、Cobb角恢复、功能恢复等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87.
Objective Risk factors, ECG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options of patients with Torsade de Points associated with acquired QT prolongation are summarized in this study. Method Using "torsade de points" and "QT prolongation" as the keywords to search the inpatients database from 1990 -2010 of Fuwai hospital, 52 eligible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this analysis. Results Structural heart diseases were found in 67.3% and electrolyte disorders in 59. 6% patients, 36. 5% patients received diuretic therapy and 28. 8% received antiarrhythmic drugs which might induce prolonged QT interval The mean QTc was (571 ±93)ms and (456 ±50)m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ll patients received potassium and magnesium supplement. Isoproterenol was used in 32. 7% patients. 13.5% patients received temporary pacing therapy. Conclusions Torsade de points and acquired QT interval prolongation was often associated with electrolyte disorders and drugs causing QT prolongation. ECG and QTc should be intensively monitored for high risk patients. Early awareness of the warning signs might contribute to early recognition and proper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orsade de Points associated with acquired QT prolongation.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房颤)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或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接受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物(NOAC)联合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双联抗栓治疗,DAT)或两种抗血小板药物(三联抗栓治疗,TAT)治疗方案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单中心、前瞻性、真实世界的观察性研究。纳入2017年...  相似文献   
89.
【摘要】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干预对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葡萄糖诱导的巨噬细胞表面血清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X)-1表达的影响,以及核因子(NF)-κB的作用。方法U937细胞经佛波酯诱导分化后,将含有50mg/L ox-LDL和(或)25mmol/L葡萄糖的培养液与上述细胞共同孵育,应用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PDTC)及不同浓度辛伐他汀(1、10μmol/L)干预上述细胞,干预前后用ELISA检测LOX-1蛋白的表达及NF-κB的活性,RT-PCR检测LOX-1mRNA含量。结果ox-LDL、高糖及联合组均上调LOX-1表达,NF-κB的抑制剂PDTC可以抑制其作用,辛伐他汀可以下调ox-LDL诱导的LOX-1表达增加,且高浓度下调明显;但辛伐他汀对于高糖诱导LOX-1表达无明显影响。各组间NF-κB活性改变与LOX-1表达基本一致。结论辛伐他汀可以下调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LOX-1表达,但对葡萄糖诱导的LOX-1表达无明显影响,LOX-1表达调控与NF-κB信号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90.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是心脏病中的急重症,其起病急骤、表现形式多样,且与心源性猝死高度相关。能否正确识别并及时处理这类心律失常对临床预后有重大的影响。本文对临床上常见的4类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做一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