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9篇
肿瘤学   1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运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同种异基因大鼠心脏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基因表达谱。方法建立同种异基因大鼠颈部心脏移植模型,并设同种同基因大鼠颈部心脏移植作为对照。术后5d,两组移植心脏中抽提总RNA,纯化后的mRNA进行逆转录制备杂交探针,应用含有4096个靶基因的表达谱芯片对两组移植心脏组织进行差异表达谱分析。结果两组之间杂交信号有明显差异,同种异基因心脏移植术后差异表达基因共有210条(下调96条,上调114条),其中已知基因有33条(下调13条,上调20条),未知基因177条(下调83条,上调94条);已知基因中有15条(上调2条,下调13条)尚未见报道。结论运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同种异基因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相关基因,可为进一步研究其发病机理和为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肿瘤局部切除联合胸腔热灌注治疗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开胸或在电视胸腔镜下楔形切除肺部肿瘤,并以43℃热蒸馏水循环灌注胸腔90-120min,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恶性胸腔积液控制有效率达100%,所有患者未见胸腔积液复发,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全组中位存活期达13.56个月.结论:肿瘤局部切除联合胸腔热灌注治疗能有效控制恶性胸腔积液,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胸腺瘤组织及瘤旁组织端粒酶的活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改良的TRAP法检测18例侵袭性胸腺瘤、39例非侵袭性胸腺瘤和瘤旁组织以及20例正常胸腺组织端粒酶活性,用Tecan酶免分析仪连续测定其450-630nm的OD值.结果:18例侵袭性胸腺瘤及其瘤旁组织端粒酶阳性率及活性强度OD明显高于非侵袭性胸腺瘤.结论:端粒酶的检测有可能作为判别胸腺瘤良、恶性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84.
成功切除纵隔恶性畸胎瘤合并上腔静脉癌栓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1997年8月应用体外循环成功切除纵隔巨大恶性畸胎瘤1例,随访2年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0岁,因进行性颜面浮肿伴胸闷、乏力、消瘦1个月入院。查体:消瘦,颜面浮肿,轻度贫血貌,双侧颈静脉怒张,上胸壁静脉迂曲扩张,右胸部饱满,叩诊呈浊音,右肺呼吸音明显减弱,气管偏左,X线胸片示纵隔右前中部巨大肿块,10 cm×10cm,密度不均,有似骨骼,牙齿钙化影,边界不规则,并向左侧及上下扩展,CT扫描提示纵隔右侧巨大畸胎瘤,压迫上腔静脉。入院后病情日趋恶化,呼吸困难及颜面浮肿进行…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经脐内镜下胸交感神经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4只家猪常规麻醉下经脐放入特制超长腹腔镜戳卡(trocar),建立气腹.胃镜沿戳卡进入腹腔后使用针状刀分别在左右膈肌穹顶做一切口,将胃镜送入胸腔.单肺通气下使用热活检钳行左右T3交感神经节切除术,膈肌切口自然旷置.手术完成后将其处死解剖.结果 4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手术平均(81.7 ±15.4) min,术中无明显出血及周围脏器损伤.术后无气胸发生.解剖证实所有猪的左右T3交感神经节均被切除.结论 经脐内镜下胸部交感神经节切除术安全、可行,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86.
食道中上段癌的常规手术方法是经右胸三切口行食道癌切除 ,但该术式操作较复杂 ,创伤大[1 ,2 ] 。我科自 1997年 6月至 1999年 5月 ,实施经右胸二切口切除食道中上段癌手术 32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食道中上段癌患者 32例 ,男性 2 3例 ,女性 9例 ;年龄 48~ 6 5岁 ;病史 2 0天~ 6个月。术前均经上消化道钡餐、胃镜及组织活检证实为鳞状细胞癌 ,肿瘤长度 3~ 6 cm;肿瘤位于主动脉弓上 11例 ,位于主动脉弓后延及弓上者 2 1例 ;其中单纯侵犯气管膜部 3例 ,侵犯奇静脉及气管膜部 7例。全组病例术前均经腹部 B超或 CT排除腹腔…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在胸外科急诊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42例胸外科急诊使用VATS行胸腔内探查与治疗。结果42例全部治愈,电视胸腔镜能及时、准确、全面观察胸腔内的情况,修补肺裂口、有效止血清除血凝块,发现膈肌损伤和膈下脏器或心脏等联合脏器损伤,患者无严重胸部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结论VATS的合理应用是急诊胸外科的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88.
肺气肿是慢性阻塞性肺疾患(COPD)的一种,其常规治疗方法是内科保守治疗和功能锻炼,但对晚期患者疗效不佳。肺气肿减容术(LVRS手术)其目的在于切除少量丧失功能的病肺以便相以正常的肺组织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我院于99年7月为1例严重肺气肿病人实施肺减容术,取得满意临床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9.
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中肺动脉定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中肺动脉定位的方法。方法:对10例新鲜猪心肺进行CT扫描,行肺动脉三维重建。导航手术组(A组)5例应用Stealthstation手术导航系统结合肺动脉导管介入技术,进行计算机辅助下的胸腔镜右下肺动脉分离结扎,常规手术组(B组)5例进行常规胸腔镜右下肺动脉分离结扎。结果:导航组平均手术时间(29.8±8.1)m in,明显少于对照组(49.4±8.8)m in,P<0.003。对照组中有1例肺动脉损伤。结论:计算机导航技术应用于胸腔镜外科手术,可以克服胸腔镜固有的缺点,准确定位肺动脉,从而进一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家族成员Amom-B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SCLC组织中Aurora-B蛋白的表达,其中肿瘤组织121例,癌旁组织4l例,Ⅰ期86例,Ⅱ~Ⅲ期35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检测NSCLC细胞株A549、H460及H1299等细胞株中Aurora-B mRNA的表达;应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上述细胞株中Aurom-B蛋白的表达.结果 Aurora-B蛋白在121例NSCLC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7.7%(94/121),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为9.8%(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urora-B蛋白的表达在不同病理类型之间(腺癌、鳞癌及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鳞癌中表达明显上调;与NSCLC的淋巴结是否转移以及肿瘤的分化程度也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因素则无明显相关性(P>0.05);在NSCLC细胞株A549、H460及H1299 中均存在Aurora-BmRNA及蛋白的表达.其中以A549细胞株的表达水平为最高.结论 在NSCLC组织及细胞株中存在Aurora-B的表达:Aurora-B蛋白表达在NSCLC的分化、转移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多种NSCLC细胞株中Aurora-B的表达水平存在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