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9篇
肿瘤学   1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8岁,因反复咳嗽、咳痰、气喘20年,加重3年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7.0℃,呼吸24次/min,脉搏95次/min,血压130/80 mmHg(1 mmHg=0.133kPa),嘴唇轻度发绀,杵状指,桶状胸,双侧肺泡呼吸音减弱,心界不大,各瓣膜区无明显杂音.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CD133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探讨CD133表达与患者临床信息的相关性。方法取83例肺腺癌组织石蜡标本,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133的表达,结合患者年龄、性别、吸烟指数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探讨CD133的表达与患者相关资料的关系。结果 83例中CD133阳性率为81.9%,同时具有表达的不均一性。结论 CD133在肺腺癌中广泛表达,表达强度具有不均一性,其表达与患者淋巴转移及病理分化程度相关,与年龄、性别、吸烟指数未见相关性。  相似文献   
23.
目的流式分选得到CD133(+)人肺腺癌细胞并评估其干细胞特性。方法取10例新鲜人肺腺癌组织制成单细胞悬液,收获CD133(+)和CD133(-)肺腺癌细胞,通过实验观察CD133(+)和CD133(-)肺腺癌细胞在侵袭性、成瘤性及化疗耐药性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10例中有8例发现CD133表达,其阳性表达率最高为13.12%,CD133(+)和CD133(-)细胞在侵袭性、致瘤能力及对化疗药物的耐受能力上有明显差异。结论 CD133(+)较CD133(-)人肺腺癌细胞具有更强的侵袭性、致瘤能力及耐化疗能力,可能富集肺腺癌干细胞。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肿瘤局部切除联合胸腔热灌注治疗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开胸或在电视胸腔镜下楔形切除肺部肿瘤,并以43℃热蒸馏水循环灌注胸腔90—120min,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恶性胸腔积液控制有效率达100%,所有患者未见胸腔积液复发,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全组中位存活期达13.56个月。结论:肿瘤局部切除联合胸腔热灌注治疗能有效控制恶性胸腔积液,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5.
目的 通过测量正常二尖瓣膜的一维拉伸力学性能 ,探讨二尖瓣膜优良力学特性的原因 ,进而从力学角度分析瓣膜流体力学。方法 用软组织生物材料试验机对正常二尖瓣膜前瓣的径向和环向分别进行一维拉伸试验 ,了解瓣膜的力学性能。结果 正常二尖瓣膜前瓣存在应力滞后现象 ,其径向和环向特征 ε分别为 0 .6 11± 0 .0 11和 0 .432±0 .0 5 8,特征 E分别为 2 18± 2 4.5 9KN/ m2 和 2 5 3± 12 .78KN/ m2 ,两者有显著性差别。结论 正常二尖瓣膜前瓣为粘弹性体 ,结构特性为各向异性 ,瓣膜的力学特性是与其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IPC)对心肺转流(CPB)中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及心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2只健康家猫随机均分为:单纯CPB组、缺血-再灌注组和IPC组。在猫CPB模型的基础上,测定猫心肌丙二醛(MDA)含量、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和心肌组织磷脂酶A2(PLA2)活性的变化,观察术中心功能的变化。结果IPC组CPB中的血清LDH浓度、心肌MDA含量和心肌组织PLA2活性均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心脏复跳后各心功能指标的恢复明显优于缺血-再灌注组。结论IPC可减轻CPB中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的损伤,有利于术后早期心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风心病慢性房颤的电生理特征。方法:对29例风心病伴或不伴慢性房颤的病人在行二尖瓣置换术时,采用心外膜标测技术测定左、右心房各部位的有效不应期(AERP)及右房内和房间的传导时间。结果:风心病慢性房颤组左、右心房AERP比窦性心律明显缩短(P<0.05),左、右心房各部分的AERF,之间有明显差异(P< 0.01),即存在明显离散性;慢性房颤组的右房和房间传导时间在转复为窦性心律和缩短刺激右房高位问期时均显著长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风心病慢性房颤心房各部位AERP的差异反映了其AERP的离散性,而AERP 的离散性在房颤的诱发和维持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改良超滤技术(MUF)在成人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影响.方法 50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MUF组,n=25)和对照组(CUF组, n=25),在术中分别采用改良超滤和常规超滤 (CUF),对两组术后早期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两组间的红细胞比容(Hct)在术前、超滤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超滤后MUF组高于CUF组(P<0.01),MUF组术后出血及库血使用均低于CUF 组(P<0.05) ,术后血流动力学较平稳,呼吸机支持时间较短,术后24 h 尿量明显减少.但术后ICU滞留时间、病人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出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超滤可在手术后短时间内浓缩血液,提高Hct, 改善肺功能,减少出血和库血使用,但不能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29.
1995年1月到1998年10月,我院收治感染性心内膜炎7例,获得良好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7例,男5例,女2例;年龄4~59岁。其中先天性心脏病3例,肺动脉瓣狭窄、动脉导管未闭及右室双腔伴室缺1例,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病变各2例。术前充血性心力衰竭6例,肺动脉栓塞3例。病人均寒战、高热,发热持续20~45天,体温最高达41℃,有不同程度贫血,血培养阳性2例,分别为假单胞杆菌和消化链球菌生长。心脏听诊出现新的病理性杂音。胸部X线均有不同程度心影增大,心电图提示右室肥厚伴劳损2例,左室肥厚4例,其中1例伴劳损,双心室肥厚1例,房颤3例。超…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AF)患者在电复律前后P波最大时限(Pmax)和P波离散度(PWD)的变化,探讨Pmax、PWD对AF电复律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45例慢性持续性AF患者成功电复律后6个月内复查心电图检查,按AF是否复发分为AF复发组与AF未复发组,观察测量两组的Pmax和PWD,并以PWD≥80ms为阳性标准,评估PWD对AF电复律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18例的PWD超过80ms,其中13例AF复发。27例PWD小于80ms,12例复发,PWD为60m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3.8%和76.5%,PWD为80ms的敏感性为26.9%,特异性为88.2%。结论:PWD≥80ms对AF电复律后再次复发的预测具有一定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