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目的 研究蒽醌暴露对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的毒性作用,观察其对秀丽隐杆线虫急性致死效应、寿命、生殖能力及抗氧化酶的影响。方法 根据蒽醌的溶解度及急性毒性试验结果确定本研究剂量为0、8、20、50、125 μmol/L,另设1%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对照组,对同步化至L4期的秀丽隐杆线虫分别进行处理,测定其致死率、寿命、子代数目及抗氧化酶的变化。结果 蒽醌24 h急性暴露后,随剂量的增加,秀丽隐杆线虫致死率增加,20、50、125 μmol/L剂量组与1%DMF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8、20、50、125 μmol/L剂量组与1%DMF溶剂对照组相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增加(均P<0.01)。蒽醌长期暴露后,125 μmol/L剂量组与1%DMF溶剂对照组相比子代数目减少(P<0.05);20、50、125 μmol/L剂量组与1%DMF溶剂对照组相比平均寿命明显减少(P<0.05或P<0.01)。结论 秀丽隐杆线虫暴露于蒽醌可对其致死率、寿命、生殖能力产生影响,并可激活其体内抗氧化酶,启动氧化防御系统。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窝沟封闭术运用于儿童防龋中的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到我院诊治的龋齿患儿48例,分为两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24例试验组采用窝沟封闭术进行治疗,并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封闭剂存留率、防龋成效等.结果:对比发现,试验组经治疗后封闭剂存留率、防龋成效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窝沟封闭术运用于儿童防龋中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与运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分析医院2016年手术物品清点近似差错事件,为制订合理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医院信息系统和全院手术物品清点不清上报统计表,从2016年医院36 152台手术中调取、分析所有发生物品清点近似错误事件共27起,制订合理的预防措施。[结果]2016年我院发生的手术物品清点近似错误事件中,神经外科清点不清差错事件占神经外科年总手术量的0.37%,胸心外科占其年总手术量的0.18%,普外科占0.08%,妇产科占0.01%。经统计分析:台上器械护士能级均在N0级~N1级,巡回护士N1级13人,N2级10人,N3级4人;2016年在同一个责任器械、巡回护士身上最高发生各3起。[结论]通过分析手术物品清点近似差错事件发生的细节信息可为手术室管理者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温针灸合阳穴配合局部推拿治疗腘肌损伤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77例腘肌损伤综合征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治疗组38例以温针灸合阳穴后配合局部按揉治疗,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封闭疗法每周注射1次,共2次。治疗组以1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5 d,在第2个疗程结束后统计并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与常规封闭治疗比较,重灸合阳穴配合局部按揉腘肌有较好的疗效,同时避免了使用"封闭"疗法带来的药物不良反应,具有临床使用的意义及社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5.
脑外科进口蔡氏显微镜使用后,因为配套使用的进口显微镜无菌保护套,每个价值360元人民币.不但费用高,而且不能重复使用.手术成本高.我们采用国产显微镜无菌保护套代替.使用过程中发现,进口显微镜物镜部分边框狭窄,只有0.8 cm,边缘光滑,保护套无法固定.手术过程中需要移动物镜部分,调整角度和方向时,物镜部分无菌保护套上移,不能形成无菌保护区,手术医生无法根据手术需要随时自行调节.为r解决显微镜保护套固定不好造成的术中污染、操作麻烦、费时费力等问题.我们设计了两种方案,均有效解决了难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阑尾炎术后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阑尾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护理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舒适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综合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SCL-90心理焦虑状况评分,护理前两组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护理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及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阑尾炎术后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舒适护理等综合性护理服务能让患者身心感到满意,有利于患者病情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乳头状瘤(LRP)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纳入200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学确诊的19例LRP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7例,按照年龄分为成人组7例,年龄(41.3±17.5)岁;儿童组12例,年龄(5.5±3.5)岁,其中10例起病年龄<5岁;分析其主要症状体征、临床、影像和病理学特点以及预后情况。结果本组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13/19)、呼吸困难(15/19)、声嘶(10/19),主要肺部体征为喉鸣音或哮鸣音(7/19)。9例行胸部CT检查,观察到结节肿块影(9/9)、囊性薄壁空洞(4/9)、阻塞性肺炎(2/9)、肺不张(2/9)和毛刺征(1/9)。儿童组LRP患者均存在上呼吸道受累(12/12),成人组上呼吸道受累3例。18例(18/19)经支气管镜确诊,表现为桑葚样、乳头状肿物,1例(1/19)经胸腔镜确诊;4例为孤立性呼吸道乳头状瘤,15例为多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19例(19/19)病理组织学类型均为鳞状细胞乳头状瘤,病灶组织样本均进行HPV相关检测,2例HPV6/11型阴性,17例(17/19)阳性,其中单纯HPV6型(+)7例,单纯HPV11型(+)4例,HPV6/11型双重(+)6例;19例病灶组织HPV16/18型均为阴性。17例经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其中15例复发,2例无复发;1例经胸腔镜行肺叶切除术,术后4个月死亡,1例放弃治疗。结论LRP临床少见,孤立LRP更少见,呈慢性病程,年幼起病常有上呼吸道受累,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声嘶;胸部CT表现为结节肿块影、囊性薄壁空洞或气道阻塞征象,部分可强化;支气管镜下表现为乳头状肿物,确诊依靠病理学,以鳞状细胞乳头状瘤多见,其发病可能与低危型HPV感染相关;支气管镜下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易复发,治疗需兼顾上呼吸道病变,临床应重视针对HPV的病因治疗及预防。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索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s,LBP)对小鼠移植性肝癌端粒酶活性及其限速酶hTERT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皮下接种法建立小鼠移植性肝癌模型,将96只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LBP高、中、低(20,10,5 mg/kg·d)剂量组和环磷酰胺(20 mg/kg·d)组.观察LBP对小鼠肿瘤体积、抑瘤率的影响.PCR-TRAP-ELISA 法检测端粒酶的活性,Western blot测定hTERT蛋白表达.结果 20,10,5 mg/kg·d的LBP能明显减小肿瘤细胞的体积和质量(P<0.05),抑瘤率分别为42.23%、25.10%和9.16%;同时,LBP(20,10mg/kg·d)能明显抑制肝癌组织hTERT蛋白表达(P<0.05),降低端粒酶的活性(P<0.05).结论 LBP可通过抑制小鼠肝癌组织hTERT蛋白表达、降低端粒酶的活性,从而对小鼠移植性肝癌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清眩降压汤对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血压的影响和肾脏保护作用。方法 40只SHR大鼠随机分为清眩降压汤高剂量组(5.372g/d)、低剂量组(1.7g/d),替米沙坦组(2.4mg/d)和模型组(予矿泉水),每组10只;另设10只Wistar大鼠为正常组(正常饲养);连续给药8周。给药前,单次给药2h、6h、12h、24h,给药3天、1周、4周、8周,分别检测各组大鼠收缩压和舒张压;最后一次检测血压后10%水合氯醛麻醉取血,酶联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血管紧张素1-7(Ang1-7)的含量;HE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的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ngⅡ在肾脏的表达。结果清眩降压汤给药1次,各时间点大鼠血压未出现明显变化,替米沙坦组大鼠给药后2h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0.05);连续治疗8周后,未发现清眩降压汤高、低剂量组大鼠血压明显变化,替米沙坦组大鼠收缩压显著下降(P<0.05),而模型组大鼠收缩压升高显著(P<0.05或P<0.01),AngⅡ和Ang1-7在血压升高大鼠中较血压正常大鼠水平要低(P<0.05),各给药组大鼠肾脏肾小球和肾小管增生程度较模型组大鼠均得到明显抑制。结论清眩降压汤可以控制SHR收缩压的进一步升高,抑制由于血压升高导致的大鼠肾小球和肾小管增生,对SHR有潜在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