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5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65篇
耳鼻咽喉   2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226篇
基础医学   57篇
口腔科学   419篇
临床医学   122篇
内科学   10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14篇
综合类   414篇
预防医学   11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00篇
  1篇
中国医学   231篇
肿瘤学   8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6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5篇
  1962年   4篇
  195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患者女,21岁,湖南常德津市人.患者自述约在7岁时出现皮肤色斑,呈黑褐色,直径0.5 mm~3 mm,最先出现于唇黏膜,而后逐渐在手指及脚趾上出现,未予重视.患者在14岁时出现间歇性便秘症状,约每周排便1次,且偶有间歇性腹痛,位于脐周,呈阵发性隐痛,能忍受,可自行缓解,自觉腹痛与排便无关.16岁时,行结肠镜检查示结肠多发性息肉,为求进一步诊治,遂入湘雅二医院住院诊治.入院后行全消化道胶囊内镜检查发现其胃内可见数十个大小不等的息肉,小的直径约为0.3 cm,大的直径3 cm~4 cm,多呈圆形,部分有分叶,表面充血肿胀;十二指肠内可见多发性小息肉,直径约0.3 cm~0.6 cm空肠上段可见一直径约2.5 cm的圆形亚蒂息肉,表面充血;回肠末端可见直径在0.3 cm~0.5 cm的多发性、圆形、亚蒂的息肉样病变;而结肠内因其内容物较多,黏膜显示欠清.  相似文献   
82.
胃肠内镜检查是诊断消化道溃疡、消化道肿瘤、食管静脉曲张以及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敏感手段,但是,传统的内镜检查是以白色光为光源,难以观察小的食管静脉曲张及黏膜下血管,而这对于指导食管静脉曲张的治疗、治疗效果的评价和预后的估计颇为重要。红外线内镜(infrared endoscopy,IRE)已广泛用于临床,有报道其有助于观察食管静脉曲张等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83.
门静脉癌栓是进展期肝细胞癌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肝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生存。近年来,随着外科手术方式、局部介入治疗、放射治疗、靶向药物治疗以及免疫治疗等学科的发展和进步,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进展期肝癌不再是临床治疗禁区,无论采取单一治疗方法或是联合治疗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阐述了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进展期肝癌的治疗现状和治疗难点以及未来的治疗方向。  相似文献   
84.
85.
目的:观察中国人弥漫大 B 细胞性淋巴瘤(DLBCL)中 bcl-6基因突变、基因重排及蛋白表达的特征,探讨其存 DLBCL 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直接测序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51例淋巴结内外 DLBCL 和1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LH)石蜡切片组织中 bcl-6基因5’非编码区突变高频区段E1.7、E1.8、E1.10、E1.11、E1.12的突变和蛋白表达;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32例淋巴结内 DLBCL 和5例 RLH 中 bcl-6基因的重排。结果:①12/51(23.5%)DLBCL 存在 bcl-6基因5’非编码区突变.主要集中于 E1.11、E1.12和 E1.10,2/10(20.0%)RLH 的生发中心细胞亦可见有 bcl-6突变;②9/32(28.1%)DLBCL 有 bcl-6基因重排,而 RLH 中均未检测到 bcl-6基因重排;③38/51 (74.5%)DLBCL 中可见 bcl-6蛋白细胞核表达,表达形式有滤泡样型、中间型、散在型,RLH 中可见生发中心细胞均呈 bcl-6阳性表达;④bcl-6基因5’非编码区突变、重排和蛋白表达之间均无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①bcl-6基因突变和蛋白表达均可同时发生于 DLBCL 和 RLH 的生发中心,表明两者是生发中心和生发中心细胞起源 DLBCL 的标志,可用于诊断和鉴别诊断:②bcl-6蛋白在不同病例中的不同表达形式不仅反映了 DLBCL 的异质性,还可能与 DLBCL 的分子亚型和预后有关:③bcl-6基因重排仅发生于 DLBCL而不发生于 RLH,表明其可能参与了部分 DLBCL 的发生,并可作为 DLBCL 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旨在建立一种快速及高通量的CYP2C19药物代谢酶相关基因多态性的检测方法,为个体化治疗提供用药参考.方法 抽取96例人外周血DNA,应用带有生物素标记的扩增引物,经PCR扩增并制备焦磷酸测序单链模板,于PyroMark ID焦磷酸测序仪上进行焦磷酸测序,且以Sanger测序法测序结果为对照,观察分析准确性.结果 运用焦磷酸测序可以成功检测CYP2C19相关基因型;单个SNP位点检测经与Sanger测序方法比较,符合率为100%.同时,通过设计焦磷酸测序引物,两个PCR产物可合并于一管中进行焦磷酸测序,与单管检测一个位点的焦磷酸测序方法相比,能有效降低检测成本,节省检测时间.结论 该方法可准确、高通量、快速检测药物代谢酶相关基因多态性,该方法在个性化医疗上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也可以将该平台运用于其他疾病相关基因多态性检测.  相似文献   
87.
背景:pifithrin-α是一种可逆性p53抑制剂,应用pifithrin-α抑制p53通路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p53抑制剂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后PUMA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9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二甲亚砜溶媒对照组(二甲亚砜组),缺血再灌注+p53抑制剂pifithrin组(PFT组)。建立70%肝缺血模型,PFT组于60min的肝血流阻断结束时立即给予pifithrin-α,二甲亚砜组给予等量二甲亚砜溶液,对照组和缺血再灌注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结果与结论:大鼠肝缺血再灌注后1,3,6h肝组织PUMA蛋白表达明显,PFT组可以明显抑制PUMA蛋白的表达,但缺血再灌注24hPFT组PUMA蛋白的表达高于其他3组。结果可见pifithrin-α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其通过抑制p53从而诱导PUMA蛋白表达下调主要是在缺血再灌注早期。  相似文献   
88.
改进密切值法在急诊护士能力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亚玲  唐喜珍  求亚六 《护理研究》2006,20(22):2045-2046
[目的]通过对急诊护士进行能力评价,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和急诊护理工作质量。[方法]对全体急诊护士从资历、学历、急救技术水平、应急能力、责任心、病人满意度等方面进行量化评分,在密切值法中引进目标差值率和权重系数,计算每位急诊护士密切值,按密切值大小评价各位护士的能力。[结果]采用改进的密切值法进行评价,客观地反映了急诊护士的急救能力。[结论]利用改进密切值法进行急诊护士能力评价,能够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和急诊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89.
白血病基因诊断及其信息系统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新六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6,10(10):1182-1184
目的 用基因诊断技术对白血病分型诊断及微小残留病(MRD)监控,同时对所检测数据建立信息系统.方法 巢式RT-PCR扩增急髓性白血病融合基因,PCR扩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基因重排,用Delphi程序设计信息系统.结果 M2b型白血病能扩增出AML1/ETO融合基因;M3型白血病能检测出L型和S型融合基因;慢粒白血病可检测出b3a2和b3a2融合基因;急淋白血病可检测出IgH、TCRγ、TCRδ基因重排.结论 基因诊断能有效进行白血病分型及MRD监控,信息系统的建立方便了检测信息的管理及查询.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单肺通气(OLV)期间血液氧合及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24例择期开胸手术的COPD稳定期患者,根据BMI值分为低BMI组(Ⅰ组)和正常BMI组(Ⅱ组),每组12例,分别于患者右侧卧双肺通气(TLV)10min、OLV10、20、30、40min抽取动、静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结果两组患者OLV各时点Pa02较TLV时明显下降(P〈0.05),Qs/Qt明显增加(P〈0.05);与Ⅱ组比较,Ⅰ组病人各时点Pa02、Qs/Qt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正常体重指数COPD患者较低体重指数COPD患者OLV期间具有更好的血液氧合趋势,肺内分流增加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