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78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28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方书等文献,对经典名方中所用甘草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历史沿革及变迁进行了系统的本草考证,为涉及甘草药材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古代甘草入药的主流基原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初以甘肃、陕西所产为最优,唐宋时期扩展至山西、陕西、内蒙古等产地;明清时期核心产区移至内蒙,近现代以来逐步形成内蒙古、甘肃、宁夏三大主产区。历代甘草的主要炮制方法为炙法,唐代之前未提及辅料,唐代出现蜜作为辅料的相关记载,宋代出现蜜炙法,明清时期蜜炙的相关记载进一步增多,并延续至今,形成"炙甘草"的炮制规范。故建议包含甘草药材的经典名方,原方标注为"炙"的,唐代之前可按清炒法进行炮制;唐代及以后处方中标注为"炙"的甘草药材建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炙甘草"的规定进行炮制;标注为"生"或未标注者,当以生品入药。  相似文献   
32.
慢性疲劳综合征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于1987年被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正式命名以来,已成为国外医学界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而且日益受到国内学者的重视。流行病学CFS在世界各国均有发病,据统计,美国有21%~24%的患者以疲劳为主诉就诊。英国调查显示:约20%...  相似文献   
33.
目的:通过测定道地产地和主产地茅苍术中有效成分及其他成分的含量,综合评价茅苍术的药材品质。方法:采用HPLC对不同产地的茅苍术中的β-桉叶醇、苍术素、苍术素醇和苍术内酯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不同产地的茅苍术中成分的含量差异显著,各地的茅苍术药材质量存在较大差异。β-桉叶醇和苍术素醇含量最高的是湖北英山的野生品;苍术素和苍术内酯Ⅱ含量最高的产地是江苏茅山。结论:综合考虑茅苍术中苍术素、β-桉叶醇、苍术素醇和苍术内酯Ⅱ主产地的茅苍术的质量要比道地产地茅苍术的质量优,该结果为茅苍术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4.
“以方测证”方法应用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总结“以方测证”方法的应用概况,指出在应用过程中主要存在实验对照设立不合理、药效学指标的选择过于简单、“药病对应”的研究受到忽视等问题。从而提出应用“以方测证”方法进行研究,必须设立对照;病证结合是“以方测证”的关键点;方剂功效的界定是“以方测证”的前提等相应的研究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35.
北沙参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有养阴清肺、益胃生津之功效,主要用于肺热,燥咳,劳嗽痰血,热病津伤口渴~([1]).我们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其实验研究,认为北沙参当具有辛味,主要依据如下.  相似文献   
36.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银丹心脑通软胶囊(YXC)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两种模型,MTT法测定YXC预处理后HUVEC存活率,探讨YXC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YXC对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YXC内皮保护的作用机制。结果 YXC的最大无毒浓度为500μg·m L^-1。将250、125、62.5μg·m L^-13个浓度作为YXC的实验浓度;YXC孵育24 h后可明显升高Ox-LDL诱导的HUVEC的存活率(P〈0.05),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YXC孵育24 h后可明显升高TNF-α诱导的HUVEC的存活率(P〈0.05)。250和125μg·m L^-1YXC可显著降低HUVEC细胞的凋亡率。结论 YXC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7.
应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蛭蛇通络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潜在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利用TCMSP数据库、BATMAN-TCM数据库并结合文献查找蛭蛇通络胶囊各味中药化学成分,同时使用BATMAN-TCM数据库进行成分-耙点预测.在OMIM 数据库和 GeneCards 数据库中以cerebral stroke...  相似文献   
38.
陈迪  唐仕欢  卢朋  杨洪军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21):4288-4296
中医"脑心同治"理论对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意义重大。尽管"脑心同治"在中医临床应用广泛,但其潜在的机制尚未得到全面的阐释。为了科学揭示"脑心同治"的机制,该研究基于数据科学的思想以心脑血管疾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2种疾病——脑中风和冠心病为例,对"脑心同治"机制进行深入挖掘。该研究从药物、靶标、通路、疾病多个角度出发,整合应用各类数据资源,采用文本挖掘、生物网络以及富集分析方法来识别心脑血管疾病间的潜在关联特征以及具有"同治"功能的药物特性,从而从多个水平揭示"脑心同治"的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39.
中药方剂是中医临床治疗的主要形式和手段,探索中药方剂的化学物质实体与机体生命活动的交互规律,是中药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目前,中药研究存在整体与局部脱节、宏观与微观脱节、体内过程与活性评价脱节,整合药理学的提出,为解决中药研究"碎片化"问题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近年来,该课题组采用整合药理学策略,对元胡止痛方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化学指纹-代谢指纹-网络靶标"和"肠吸收-活性评价-数据挖掘"2个研究模式,从计算、体外和体内多个层次建立了该方剂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之间的交互规律,为该方剂的质量控制、药效物质基础及其药理作用机制提供了依据,该文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0.
代谢组学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芙岩  杨佳颖  王志刚  李贤煜  陈鹏  杨洪军  郭娜 《中草药》2022,53(14):4512-4526
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医药基础理论的“整体观”具有一致性,通过现代分析技术手段检测生物体系内代谢产物的变化,更准确、直接地反映生物体系的终端和表型信息,揭示中医药治疗复杂疾病的作用机制。将中医药研究与代谢组学方法相互结合是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之举,为探求中医药研究新思路和新方法奠定重要基础。通过对近10年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概述代谢组学在中医证候、中药作用机制、中药安全性评价和中药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分析和总结代谢组学在中医药领域中的研究方法,并提出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思考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