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加强医院美罗培南管理及临床合理使用。方法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某院2017年7月使用美罗培南住院患者64例,用Excel 2007软件对患者资料、药物使用情况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及相关指南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在美罗培南64例病例中,用药前微生物送检率为79. 69%,用药不合理病例为10例。结论某院住院患者美罗培南的管理和临床应用上仍存在不合理使用,需要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52.
摘 要 目的:初步建立北京市药品生产企业重点监测指导原则。方法:采用改良的德尔菲法,事先拟定专家库,通过三轮专家咨询,收集专家意见,采用SPSS17.0对专家的权威程度、专家的积极系数、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进行计算,依据“该项问题是否应该涵盖在指导原则中”以及“该部分内容的撰写符合实际需求并具有可行性”两个维度,明确预先准备好的18项关键问题的修订方向。结果:共遴选出11位专家,专家的权威程度为0.80±0.13。三轮问卷专家积极系数均较高,超过90%。前后两轮的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范围为0.230~0.383,第三轮问卷的协调系数经χ2检验后表明专家的意见趋于一致(P<0.05)。在三轮问卷后,在指导原则中须涵盖:重点监测适用范围、研究流程、推荐进行药品安全性循证评价、专家小组的组成原则、实施团队的组成原则、重点监测的质量保证、伦理学、研究方法、样本量、记录形式。结论:本研究采用改良的德尔菲法,专家的权威性、积极性均较好,初步明确了北京市药品生产企业药品重点监测的关键内容,初步构建了相关指导性文件。 相似文献
54.
55.
胆道直接灌注胆石溶解剂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一系列的溶石剂进行遴选实验 ,遴选出疗效确切 ,更适宜于临床治疗的胆石溶解剂。方法 :采用体外溶石法 ,比较胆石相对减重率 ,最终确定胆石溶解剂。结果 :在模拟胆囊条件下 ,桔油Ⅰ号油溶石速度最快、效果最理想 相似文献
56.
目的:了解某市肿瘤药事质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规范化肿瘤药事质控管理奠定基础。方法:通过"问卷星"软件制作问卷对该市药学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工作微信群的各质控医疗机构进行线上问卷调查。结果:共收到有效问卷62份,其中43家医院(69.35%)配备有肿瘤专科临床药师,多数医院肿瘤临床药师未细化专业(32家,94.12%),肿瘤相关专业较多的有癌痛(40家,64.52%)、营养(26家,41.94%)。肿瘤临床药师开展工作方面,能进行化疗药物处方智能软件审核的医院较少(32.81%),但多数医院都能够从药物咨询、患者用药教育等方面开展工作,分别占被调查医院的83.87%、64.52%及51.61%。药学服务延伸下沉的范围主要是社区医院(48.39%)和医联体(48.39%),服务形式以用药宣教(69.35%)和处方点评(61.29%)为主。36家医院(58.06%)配备有新型抗肿瘤药物。仅有21家医院(33.87%)进行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配备有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医院有限。结论:专业性较强的肿瘤专科临床药师的配备仍面临较大缺口,肿瘤专科临床药师对于临床的参与度有限,工... 相似文献
57.
目的:为医院药学人员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的暴露防护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医务人员防护相关指南的推荐,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特点和防控管理的要求,基于暴露防护的基本原则,对医院药学人员工作岗位实际存在的感染暴露风险进行评估,并构建COVID-19疫情下医院药学人员暴露防护对策。结果:经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和感染暴露风险评估,医院药学工作岗位大部分属于低风险暴露岗位,仅个别岗位属于中、高风险暴露岗位。应根据不同药学岗位暴露风险级别,视工作需要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同时应强化人员的感染防护培训,做好工作环境和设施的清洁消毒。结论:COVID-19疫情期间,医院药学人员应践行标准预防原则,基于医院药学的工作岗位特点和暴露风险,按照药学部门确定的暴露风险级别和相关的管理规定进行个人防护,避免过度防护或防护不足,从而保障顺利、安全地开展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58.
目的基于北京市基层医院4类慢性病长处方药品目录(简称目录),调研北京市某区基层医院目录中药品的配备情况,以及基层医院药师等医务工作者对目录中药品的了解情况,从基层角度为目录的完善提供合理化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研的方法,对北京市某区87家基层医院的药师及医师进行调查,了解基层医院目录中药品的配备情况。结果共发放问卷87份,回收87份,回收率为100.0%。调研对象对目录中药品的认可程度和了解程度整体较高,但是丙戊酸钠等药品因临床应用少、未纳入医保、需要在专科医院使用以及需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DM)等原因,配备率较低。目录中药品在各家医院配备率的中位数为72.4%,有87.8%的医院认为目录中药品存在久置过期情况。结论目前基层医院4类慢性病长处方药品目录较为合理,但有些药品使用率较低,可采用登记采购的方式,不需要强制配备。现有药品目录可进行进一步优化,以能更好地满足临床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59.
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鞣苦胶囊中苦参总生物碱的含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建立测定鞣苦胶囊中苦参总生物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溶剂萃取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苦参总生物碱含量,以氧化苦参碱为对照品,澳麝香草酚蓝为酸性染料,在pH 7.6缓冲溶液条件下,用氯仿萃取,检测波长417 nm.结果氧化苦参碱在0.698~13.96mg/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0.243X-1.5136,r=0.9993(n=5),氧化苦参碱的平均回收率为102.67%,RSD=0.74%(n=5).结论所建立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鞣苦胶囊中苦参总生物碱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0.
我院145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药不良反应(ADR)病例报告,寻找发生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院2004—2010年所有的中药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基本情况,ADR出现时间、涉及系统及具体临床表现,引起ADR不同剂型和用药剂量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良反应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50~59岁患者所占比例较高;女性比例偏高,为66.90%。用药后1 d以内发生的ADR占37.93%;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皮肤系统,占64.83%;涉及ADR的药品剂型以注射剂居首位,占32.41%;超出说明书推荐剂量发生ADR的占12.41%。结论:应提倡规范合理地应用中药,重视中药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以减少中药ADR的发生,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