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观察指端创面放血法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无静脉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无静脉断指再植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4例予指端创面放血法联合肝素钠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54例予指端创面放血法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10 d。比较2组住院时间、再植存活率、血管危象发生情况,以及治疗期间伤口局部溃烂、植体坏死、伤口淤血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前及术后3、10 d APTT,并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优良率90. 7%(49/54),对照组优良率70. 7%(32/5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再植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 0. 05)。2组血管危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对照组术后3、10 d APTT较本组术前延长(P 0. 05),治疗组术后3、10 d APTT与本组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术后3、10 d APTT均短于对照组同期(P 0. 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指端创面放血法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无静脉断指再植术后患者治疗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再植存活率,缩短住院时间,对APTT影响较小,并能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降低血浆不合理输注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组建质量持续改进(CQI)小组,遵循PDCA循环活动步骤,分析临床血浆不合理输注的原因,制订相应的措施和对策。结果通过PDCA循环,临床血浆不合理输注明显降低,不合理输注率由活动前的10.18%,降低至2.82%。结论采用PDCA循环能有效降低临床血浆不合理输注,实现质量持续改进,促进临床合理用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针对细胞凋亡抑制蛋白14-3-3ζ基因的特异性RNA干涉载体,并建立稳定转染该干涉载体的人胶质瘤细胞系。方法根据14-3-3ζ编码序列,设计并合成针对14-3-3ζ基因的特异性RNA干涉片断,并将其克隆入pSilencer3.1.H1neo干涉载体中,构建14-3-3ζ基因shRNA真核表达载体pSilencer-14-3-3ζ。重组载体pSilencer-14-3-3ζ和pSilencer3.1-Hlneo阴性对照载体pSilencer3.1-HlneoNegative经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法转染胶质瘤细胞株U251;转染细胞经过G418筛选,采用Westernblot方法分别在蛋白水平检测、筛选G418抗性的克隆细胞。结果酶切鉴定和核苷酸序列分析证实,成功构建了14-3-3ζ基因shRNA真核表达载体pSilencer-14-3-3ζ,经酶切、测序鉴定证实克隆正确。获得了稳定转染pSilencer-14-3-3ζ载体的胶质瘤细胞株。结论14-3-3ζ基因特异性RNA干涉载体能够显著抑制14-3-3ζ基因在U251细胞中的表达,这为进一步研究14-3-3ζ在胶质瘤细胞系U251中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4.
我们自1996年2月至2001年10月对20例肱骨髁间骨折病例采用牵引治疗,效果比较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李镜  杨晓亮  杨国平  杨涛 《中国骨伤》2004,17(2):113-113
我们自1996年2月至2001年10月对20例肱骨髁间骨折病例采用牵引治疗,效果比较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方治疗不宁腿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计算机制定的随机号将不宁腿综合征患者23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19例)和对照组(115例),分别采用中药血府逐瘀汤加减方与西药盐酸普拉克索治疗,疗程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3、4周末不同时间点国际不宁腿综合征自评量表(IRLSSG)、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_(17))、健康状况问卷(SF-36)、治疗药物副作用量表(TESS)等评分的变化,以判断两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3%(87/107),优于对照组67.3%(70/104,P0.05)。在第4周末时,治疗组IRLSSG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SQI因子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催眠药物、日间功能评分及总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P0.01),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HAMD_(17)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于第4周末时其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生命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评分和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P0.01),且其PF、BP、VT和SF的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加显著(P0.05),但两组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方治疗不宁腿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同时能改善不宁腿综合征患者的睡眠、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患者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住院治疗的4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按照治疗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催产素治疗,实验组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分娩出时平均出血量为(33±82ml)、娩出后2小时出血量为(62±25ml)、娩出后24小时总出血量为(91±28ml)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用药后3例出现并发症;对照组6例出现并发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产后出血患者采用舌下口服米索前列醇治疗效果较好,患者治疗后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钝性腹外伤并下腔静脉塌陷征的CT征象,探讨这些征象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我院诊治的23例有钝性腹外伤病史并出现下腔静脉塌陷征的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和CT征象。结果:23例患者有2例死亡。腹部增强CT发现肝脾强化程度减弱16例,“休克肠”9例,肾延迟强化7例,肾上腺强化延迟6例,肾上腺强化增强3例,对比剂外渗2例。结论:下腔静脉塌陷征可能是早期预测血流动力学失稳和需要进一步手术干预的重要指标;同时,认识其伴发CT征象对判断失血性休克具有一定提示作用,对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末节指骨内表皮样囊肿的手术方法,观察术后恢复及复发情况。方法选择3例临床诊断为末节指骨内表皮样囊肿的患者,其中2例为初发,1例经外院手术后复发。3例在指神经阻滞麻醉下手术,术中完整剥离及刮除囊壁,并一期取髂骨块植骨,切取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 3例病理诊断均为表皮样囊肿,术后随访6~7个月,其中2例Ⅰ期愈合,1例发生复发,经再次手术切除残余囊壁后获愈。3例患指外观均得到明显改善,达到骨性愈合,手指活动度按TAM评分均为优。结论末节指骨内表皮样囊肿多由创伤后表皮组织移植于皮下或骨皮质旁所引起。手术完整剥离及彻底刮除囊壁方可减少术后复发。一期植骨,术中注意保护甲根及末节指骨基底,才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构建男性盆腔的数字化三维模型,探讨其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一2021年10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泌尿外科的43例男性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21例[术前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核磁共振成像(MRI)数据进行数字化三维重建]和对照组22例(采用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