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3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临床医学 | 31篇 |
内科学 | 64篇 |
特种医学 | 4篇 |
综合类 | 87篇 |
预防医学 | 6篇 |
药学 | 10篇 |
出版年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22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19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5篇 |
1994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QT间期动态性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47例DCM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测QT/RR相关直线斜率、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次数,平均随访(36±10)个月。结果 DCM患者LVEF、SDNN、NSVT、QTe/RR斜率和QTp/RR斜率与非心脏病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M患者中有临床事件者LVEF、NSVT、SDNN、QTe/RR斜率和QTp/RR斜率与无临床事件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QTe/RR斜率和QTp/RR斜率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LVEF显著相关(P<0.05);QTe/RR斜率≥0.19和QTp/RR斜率≥0.18患者全因死亡发生率显著高于QTe/RR斜率<0.19和QTp/RR斜率<0.18患者。结论 QT间期频率依赖性与DCM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可成为预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92.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术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2 4例AMI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在常治疗下 ,其中 16例予IABP治疗。结果 :16例接受IABP治疗后 ,14例 (87.5 % )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 ,休克纠正 ;而对照组则只有 2例 (2 5 % )得以改善 ,二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IABP术是治疗AMI并心源性休克的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93.
目的 探究术前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soluble growth stimulation expressed gene 2,sST2)蛋白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9月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复发情况,将患者分为复发组(41例)和非复发组(7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心脏彩超检查指标及血液生化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术前sST2对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并获得最佳临界值,根据临界值将患者分为sST2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Pearson检验分析术前sST2与其它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构建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模型,评价其预测效能。结果 左房内径(left artrial diameter, LAD)增加、血清尿酸(uric acid, UA)升高、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 相似文献
194.
目的 通过应用冠脉内旋磨术(ROTABLA-TOR),球囊扩张术及支架置入术(STENTING)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观察其对治疗冠脉血管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9例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经冠脉造影或血管内超声诊断)血管段先行冠状动脉旋磨术,然后以球囊扩张术,其中7例进行支架置入术,并对结果进行随访。结果 9例患手术全获成功,术中无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围手术期无并发症,术后随访6-18个月未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及其他心脏病事件,结论 冠状动脉旋磨术与球囊扩张术及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安全的和有效的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5.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现象及其多因素影响。方法选择AMI患者86例及健康对照者80例,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别计算HRT的震荡初始(TO)及震荡斜率(TS),同时获取心率变异(SDNN)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参数,并进行TO、TS与年龄、LVEF、LVEDD、SDNN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I组TO明显升高,TS明显降低(P〈0.01);AMI组中,TO、TS与年龄、LVEF、LVEDD、SDNN相关。结论AMI患者室性早搏后的HRT现象明显减弱,HRT可以成为评价AMI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96.
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形态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初步探讨 2型糖尿病病人冠脉造影血管形态特点。方法 选取 1999- 11~ 2 0 0 1- 11间我院怀疑冠心病的 2 17例病人 (男 16 0例 ,女 5 7例 ,年龄 2 9~ 75岁 ) ,详细询问病史、症状以及进行冠脉造影 ,并分为糖尿病组与血糖正常组。结果 糖尿病组 4 4 .3%为 2支以上病变 ,而血糖正常组为 2 9.0 % (P <0 .0 1) ;糖尿病组弥漫性血管病变占 37.7% ,相比血糖正常组为 2 1.7% (P <0 .0 1)。结论 2型糖尿病病人冠脉病变特点为多支病变及弥漫性病变为主。 相似文献
197.
基因芯片技术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易感基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原(AGT)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人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 选择老年CHD患者100例及对照者91例,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ACE、AGT和eNOS基因多态性,并比较其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CHD组ACE DD基因型频率(28.0%)与对照组(15.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E基因多态性与老年CHD相关.AGT TT基因型频率(75.0%)与对照组(5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GT基因多态性与老年CHD相关.eNOS TT基因型频率(5.0%)与对照组(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携带ACE DD和AGT TT基因型或AGT TT和eNOS TT基因型者与老年CHD呈显著正相关(OR=2.9,P<0.05,OR=1.1,P<0.05)。结论 ACE和AGT基因多态性可能是中国老年人CH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8.
目的:对冠状动脉造影(CAG)显示轻中度狭窄病变进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分析糖耐量异常患者的冠脉粥样斑块病变特征及探讨其临床意义,探讨HbA1c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关系。方法:患者91例,糖耐量异常组(IGT组)50例,血糖正常组(NBG组)41例,均检测HbA1c。IVUS对两组患者病变血管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测量靶病变的外弹力膜横截面积(EEMA)、最小管腔面积(MLA)、斑块面积(PA)、斑块负荷(PB)以及参考节段外弹力膜横截面积(REEMA)、管腔横截面积(RMAL)、参考节段斑块面积(RPA)、斑块负荷(RPB)。结果:IGT组HbA1c明显高于NBG组(P<0.05),IGT组冠状动脉内软斑块、偏心斑块和正性重构多见而钙化少,NBG组斑块多表现为硬斑块、钙化、无重构和负性重构(P<0.05);IGT组MLANBG组(P<0.05),RMAL明显NBG组(P<0.05),HbA1c水平与PA、PB呈正相关、与MLA呈负相关。结论:IVUS对评价冠脉轻中度病变有较高价值,IGT患者的冠脉病变程度较NBG患者严重和弥漫,HbA1c水平对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可能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9.
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是指左心室的容量和收缩功能正常,但舒张期主动松弛能力受损,使左心室充盈压力增高,导致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而出现典型的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DHF通常也称之为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a normal ejection frac-tion,HFnEF),但DHF和HFnEF并不完全是等同概念,例如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右室梗死、致心律失常的右心室发育不良、房间隔缺损导致的右心衰竭;瓣膜病如严重二尖瓣狭窄、严重的三尖瓣反流;心包疾病如心包压塞、缩窄性心包炎;肺静脉狭窄导致的右心衰竭均不属于HFnEF或DHF[1]。 相似文献
200.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冠脉)微循环障碍与LP-PLA2、Hcy 的相关性,以及其发生、发展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63 例冠脉造影显示临界病变(狭窄40%~70%,且测量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FR)>0.8),冠脉造影术后测量前降支微循环阻力指数(IMR)值,以IMR 中位数为界分为IMR 正常组(<21.3 u)和IMR 升高组(≥ 21.3 u)。分别记录和测定两组一般资料、相关生化指标、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和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及同型半胱氨酸(Hcy)值,分析各指标与IMR 的关系。结果 63 例患者完成IMR 测量,IMR 范围:6.5~42.3 u,中位数:21.3 u,与正常组比较,IMR 升高组HDL-C 和CFR 更低,而Hcy 和年龄较高(P <0.05);IMR 值与Hcy、年龄及LDL-C(r =0.263)呈正相关(P <0.05),与CFR、HDL-C 呈负相关(P <0.05),与LPLPA2水平无相关性(P >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cy 是IMR 升高的危险因素(P <0.05),HDL-C、CFR 是IMR 升高的保护因素(P <0.05)。结论 ① FFR>0.8 的冠脉临界病变中,CFR 可作为评估冠脉微循环的指标;②年龄和Hcy 是冠脉微循环障碍的危险因素,CFR 和HDL-C 是冠脉微循环的保护因素;③年龄的增长、HDL-C 水平的降低和Hcy 可能参与冠脉微循环障碍的病理过程,导致IMR 值升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