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5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急性胰腺炎(AP)是常见急腹症,有些疾病可有与其类似的临床表现,导致误诊,延误治疗.为减少误诊误治,将我院近十年来误诊的19例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2.
随着老龄人的增多,由老年常见病如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房颤、糖尿病、肿瘤、脊柱病变和肾功能不全等引起的腹痛逐渐增加,这些疾病引起的腹痛,亦可有腹部压痛,腹肌紧张,给诊断造成困难,易造成漏误诊。本文将我们近10年临床上遇到的老年人以腹痛为首发表现的疾病30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30例患者,男16例,女14例,年龄60~88岁。最后诊断:缺血性肠病8例,心肌梗塞8例,急性心衰2例,夹层动脉瘤2例,脊柱肿瘤2例,椎间盘突出伴黄韧带肥厚1例,带状疱疹2例,糖尿病酮症1例,尿毒症1例,铅中毒1例,甲…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聚合白蛋白(MAA)和^32P胶体内照射治疗肝癌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26例肝癌患者受B超引导下瘤内注射MAA和^32P胶体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表现、肿物大小、甲胎球蛋白(AFP)水平、组织病理学以及肝肾功能、血常规和免疫指标。结果 治疗后临床症状减轻,AFP水平下降;组织学显示治疗区肿瘤组织完全或部分坏死、纤维化。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3例,好转(MR)2例,稳定(SD)7例,进展(PD)2例,总有效率为57.7%。5例治疗后行二期手术。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8.5%、76.9%、38.5%,中位生存期16个月。局部无并发症,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常规和免疫指标无变化。结论 MAA和胶体^32P内照射治疗肝癌是一种简单、安全和有效的新方法,副作用小、适应证广。  相似文献   
74.
目的 研究单纯注射胶体32P和先注入聚合白蛋白(MAA),再注射胶体32P两种不同给药方法的32P体内分布情况,探讨瘤内注射MAA和胶体32P治疗肝癌的疗效与副作用。 方法 在Bal b/c 小鼠右侧胸前皮下接种H22肝癌细胞,10d后长出直径约1cm的肿瘤,将其随机分为2组,第1组只注射胶体32P 1.85MBq;第2组先注入1×105颗粒MAA,再注入胶体32P 1.85MBq,注射后30min、24h、48h、8d和16d分别测定肿瘤组织、外周血液和心、肝、脾、肾、骨髓的放射性;第16天和1个月时对肿瘤组织作病理切片,观察治疗效果。临床上B超引导下将MAA和胶体32P依次瘤内注射治疗肝癌30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肿块大小、AFP水平、心肝肾功能、外周血象和免疫指标。 结果 胶体32P内照射可使肿瘤组织坏死、纤维化。预先注射MAA,MAA可以有效阻止32P的全身扩散,使胶体32P长时间滞留在肿瘤内。临床应用发现该方法可使肿块缩小,平均缩小率53.25%,血清AFP水平下降,临床症状改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0%、76.67%、43.33%,无心、肝、肾损害和骨髓抑制等副作用。 结论 瘤内注射MAA和胶体32P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肝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5.
分析近 10年来以腹痛为首发表现的 36例患者的误诊情况 ,提出对腹痛进行鉴别诊断时 ,除考虑局部病变外 ,还应考虑全身性疾病和放射性神经痛。临床医师应扩大知识面 ,不要仅满足于消化系统疾病或急腹症的诊断。  相似文献   
76.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常见的急腹症,有些非胰腺疾病可有类似的临床表现,导致误诊。为总结教训,现将我院误诊的8例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7.
慢性特发性便秘(chronic idiopathic constipation,CIC)是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结直肠动力改变有关。本文用直肠测压方法观察了24例CIC患者的肛门直肠动力及直肠对容量刺激感觉的变化,目的在于探讨便秘与肛直肠动力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食物过敏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法检测12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及85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食物特异性抗体IgG(sIgG)水平。将血清食物特异性抗体检测阳性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n=79)随机分为饮食控制组(n=40)和非饮食控制组(n=39)。饮食控制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并忌食IgG阳性食物,非饮食控制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不予饮食干预。随访2个月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12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出现食物sIgG阳性者达79例,阳性率为65.29%。85名健康对照者出现食物sIgG阳性者15例,阳性率为17.65%;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饮食控制组2个月总有效率达85.0%,非饮食控制组2个月总有效率43.6%,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剔除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饮食中的IgG阳性食物,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血清食物特异性抗体IgG水平升高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79.
腹膜假性粘液瘤16例内镜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腹膜假性粘液瘤(pseudomyxomaperitoneiPMP)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病症,1864年Rokitansky首先报道并命名为腹膜假性粘液瘤。本文总结了我院1986年6月至1999年12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PMP16例,并对该病的临床、影像和内镜特点作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16例患者中男7例,女9例;年龄43~74岁,平均56岁。病程3月~2年,平均6.3月。所有患者均有腹胀、腹疼及食欲不振,另有消瘦12例(75%),腹块9例(56.3%)。体检腹部有移动性浊音16例,腹腔穿刺抽不出腹…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不同剂量和用法对健康人昼夜胃内pH的影响.方法:10例健康志愿者接受4次24h胃内pH监测,即口服雷贝拉唑10mg 1次(A组)、10mg 2次(B组)、20mg 1次(C组)以及空白对照(D组),清洗期2周.结果:观察组(A,B,C)用药后胃内pH值较D组均显著增高(P<0.01);胃内pH>4的时间分别为(11.5±6.2)h,(12.9±6.5)h,(14.5±4.6)h(P>0.05).C组白天胃内pH>4的时间百分比显著高于A和B组(P<0.05);而B组夜间pH值>4的时间百分比显著高于白天(P<0.05).A,B,C组抑酸有效率分别为80%,80%和90%(P>0.05).结论:雷贝拉唑的不同剂量和用法均能提高健康人胃内pH,不同剂量和用法有不同的抑酸特点,为临床合理选择剂量和用药方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