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32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12.
临床研究表明:心肺复苏成功后,有59%的病人,最终因神经系统的损伤在院内死亡。脑组织酸中毒往往导致腔细胞不可逆性损害。因此,认识和掌握脑组织酸中毒的机理和病理转归,对提高心肺复苏的成活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正常血压的Witar—Kyoto大鼠(WKY)血浆和心肌组织中的IGF—Ⅰ水平,以心脏混重(HW)和心脏混生/体重(HW/BW)来判定心肌肥厚。结果显示:SHR的HW较WKY有显著升高(P<0.05),HW/BW则较WKY有高度显著升高(P<0.01)。两组大鼠心肌组织中IGF—Ⅰ与血浆中的IGE—Ⅰ显示正相关(WKY:r=0.8485,P<0.05;SHR:r=0.9529,P<0.005);试验结果提示不论心脏生理和病理情况下,心脏合成和分泌的IGF—Ⅰ对循环中的IGF—Ⅰ水平均有影响,而在心肌肥厚,心肌组织中的IGF—Ⅰ病理水平增高时,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心血管病房收治的162例缓进型原发性高血压(不包括同期脑血管意外病例)病例的分析,提出改进原发性高血压的分期的意见,并对其合并冠心病的诊断条件和心律失常问题加以讨论。临床资料与结果16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中,男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方法测定20例正常人和19例快速房颤患者血清EDF浓度变化。结果表明:快速房颤患者血清EDF浓度明显低于正常人(P相似文献   
16.
<正> 感染性休克时因组织灌注不足,血乳酸浓度升高而引起血液酸硷平衡改变,这已是公认事实。近十多年来普遍使用玻璃微电极技术测定血气成分,将酸硷平衡诊断推向新的高度,以指导临床危重病例的抢救。但在广大中小医院,仍然以二氧化碳结合力作为简便的酸硷平衡指标。由于其测定方法的改进,在排除呼吸因素的影响后,仍不失为一种较为可靠和常用指标。我们从42例内科成人感染性休克中整理出同时有血压和二氧化碳结合力(CO_2CP)记录的病例,  相似文献   
17.
地中海贫血初见于地中海各民族,一九二五年 Cooly 等确定此病,并以地中海命名。后在其他地区也有报告。国内于一九四○年——一九五四年间先后在广州地区发现该病,继一九五八年张肖白报告  相似文献   
18.
1960年Nowell及Hungerford首先报告了在美国费城(Philadelphia)发现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简称慢粒)患者的丝状分裂中期细胞内G组有一长臂缺失的染色体,认为系标记染色体,特称之Ph'染色体,以后国内外的研究相继证实。此一发现对慢粒的诊断、分型、预后及发病机理的探讨,均有着重要意义。本院从1978年正式开展染色体的实验工作,现将两年中所见的3例慢粒急变的临床及染色体变化报告于下: 材料与方法病例:3例均为住院病人,临床症状、体征、血象及骨髓象检查均符合慢粒  相似文献   
19.
目前对凝血因子抑制物的认识在不断增加。最常见的抑制物是直接对未活化的第Ⅷ因子(Ⅷ:C)、第Ⅸ因子、第Ⅴ因子和第Ⅺ因子的抑制。有些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也产生非特异性抑制物。这些抑制物均为免疫球蛋白,大多数为IgG。[第Ⅷ因子抑制物]5~10%A型血友病患者对Ⅷ:C产生抑制物,可能与接触血浆、冷沉淀物或浓缩的第Ⅷ因子有关。大多数发生于重型血友病患者。为研究的目的,采用一种标准的抑制物检查法,即“Bethesda  相似文献   
20.
药物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归类于“免疫性”贫血。因药物在血清中与大分子蛋白结合成抗原,形成抗原一抗体复合物,这种复合物附着于红细胞膜上(机理不清),既可在补体参与下或者与活性 C_3(补体3)结合于红细胞表面,使红细胞受到破坏,继则由巨噬细胞识别,并在网状内皮系统进一步破坏。有些药物没有补体结合也可引起溶血作用,此时,红细胞表面可能附有免疫球蛋白。作者报告一例男性、67岁,反复血红蛋白尿患者。于1966年8月,口服降压药(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