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及去花对薯蓣皂苷元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期穿龙薯蓣根茎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结果 与结论 雌性植株薯蓣皂苷元的含量显著高于雄性,雌性去花后含量明显降低,与雄性植株接近.雌性、雌性去花和雄性三者具有相似的季节积累规律.  相似文献   
22.
妊娠呕吐是指孕妇在妊娠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厌食,甚则食入即吐,一般于停经40天左右开始,孕12周以内反应消退。临床可分为轻、中、重型,轻型,即通常所说的早孕反应,为怀孕早期常见,不需特殊治疗即消失,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中、重型,即少数孕妇恶心呕吐转重,不限晨昏,甚至危及生命需终止妊娠。笔者于2010年开始使用足三里、内关穴位按压配合温和灸治疗妊娠剧吐,收到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
杨国辉  陈敏  祝君 《光明中医》2016,(22):3326-3327
目的观察毫针皮下扇形透刺联合艾灸对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血浆NO的影响。方法将50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予西药治疗,治疗组予毫针皮下扇形透刺配合艾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NO的变化。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的血浆NO水平均明显下降,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毫针皮下扇形透刺配合艾灸治疗能迅速、有效地降低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的血浆NO水平,减轻局部炎症反应,这可能是疗效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24.
25.
虞晓红  杨国辉  赵茜 《贵州医药》2002,26(7):608-60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继发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是其合并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 ,控制细菌感染是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关键措施。由于COPD医院获得性肺炎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占首位 ,故临床上常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为此 ,我们以拉氧头孢治疗COPD继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并与头孢曲松进行对比分析其疗效。1 研究方法1 1 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对照开放性研究。1 2 药物剂量及给药方法 拉氧头孢 :海南省海灵制药厂生产 ,1 0 +NS10 0ml静滴 ,Q12h ,疗程 7天 ,头孢曲松 :开封豫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2 0 +NS10 0ml…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穿龙薯蓣无支架、树枝支架、木杆支架和网状支架等不同采光结构对药材质量和产量的影响,从而确定适宜栽培方法。方法:比较不同采光结构下穿龙薯蓣的叶片大小、叶绿素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药材的产量以及药材中薯蓣皂苷、原薯蓣皂苷含量。结果:4种采光结构中,木杆支架和网状支架叶片较大,叶绿素含量较低,SOD、CAT和PPO的活性较高,而PPO活性较低。无支架、树枝支架、木杆支架和网状支架产量分别是0.70、1.13、1.34和1.51 kg.m-2,薯蓣皂苷、原薯蓣皂苷总含量分别是3.04%、3.95%、5.33%和4.86%,而野生穿龙薯蓣含量为4.04%。产量主要是通过改善光照条件而实现,质量提高与光照强度增加有关。结论:网状支架提高穿龙薯蓣的产量和质量,为其他藤本类药材栽培提供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27.
目的:概述近年来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进展。方法:对近5年来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文献进行综述,总结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方法及其疗效。结果: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显著。结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好,但缺少治疗机理方面的研究,缺乏标准的治疗方案和疗效评价系统,应进一步规范临床研究,优化针灸处方,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8.
<正> 患者王××老年女性(75岁),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冠心病等多种慢性疾病,身体虚弱体质较差,丧失劳动能力10多年,患者感冒发烧38℃鼻塞流涕,咽喉肿痛,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口服感冒通2片日3次,去痛片0.5g日三次,氨茶碱0.2g日3次,12小时后体温正常,停服去痛片,继续服感冒通和氨茶碱。3日后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逐渐好转。患者此次感冒属首次服用感冒通,自觉效果较其它感冒药好。日后凡患伤风感冒一直服用感冒通。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T)的CT影像特征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22例经病理诊断为GEP-NET的患者纳入研究,回顾性分析GEP-NET的CT影像特征(肿瘤大小、形态、生长方式、边界、坏死囊变、周围侵犯、强化方式、强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与GEP-NET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肿瘤大小、...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及去花对薯蓣皂苷和原薯蓣皂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比色法,测定不同时期穿龙薯蓣根茎中薯蓣皂苷、原薯蓣皂苷和总皂苷的含量。结果:雌性植株薯蓣皂苷、原薯蓣皂苷和总皂苷的含量显著高于雄性,雌性去花后含量明显降低,与雄性植株接近。结论:三者具有相似的季节积累规律,各发育时期含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