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体外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对人涎腺导管上皮细胞(HSG)角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体外培养的HSG中角蛋白8和18(K8和K18)的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HCMV感染对体外培养的HSG中K8和K18表达的影响;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HCMV对体外培养的HSG中K8和K18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体外培养的HSG中K8和K18呈阳性表达;HCMV感染体外培养的HSG0-96h,K8的表达呈逐渐下降趋势,K18的表达在感染后24h内表达升高,此后下降;K8和K18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呈反向平行关系。结论HCMV感染体外培养的HSG可引起角蛋白表型发生改变,K8和K18表达水平改变的调节发生在转录后水平。  相似文献   
22.
23.
感染人巨细胞病毒后涎腺导管上皮细胞的病理形态学改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涎腺导管上皮细胞感染人巨细胞病毒(HCMV)后的病理形态学改变。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标记11例腮腺巨细胞包涵体病尸检蜡块中HCMV感染细胞;应用HE染色、倒置相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从体内外观察HCMV感染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结果:组织内HCMV感染细胞从未感染时的柱状变为圆形或椭圆形,体积增大,出现包涵体,近管腔处胞浆内见少量颗粒状物。体外培养的涎腺导管上皮细胞感染HCMV后,先是胞体皱缩变为球形,核略增大,以后细胞逐渐从培养瓶底部脱落。与体内感染相比,体外HCMV感染可导致宿主细胞在大小、形状、与周围细胞的连接和包涵体等方面出现差别。结论:体内外HCMV感染涎腺导管上皮细胞导致的形态学改变不同。  相似文献   
24.
目的 研究人巨细胞病毒(HCMV)对涎腺导管上皮细胞(HSG)增殖的影响。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11例尸检腮腺巨细胞包涵体病(PCID)标本病变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p53的表达;MTT法研究HCMV对体外培养涎腺导管上皮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CMV感染细胞中PCNA的表达;Western bloting检测HCMV感染细胞中PCNA的表达。结果 大部分HCMV抗原呈阳性的包涵体巨细胞PCNA呈弱阳性,而p53均为阴性;HCMV对体外培养的HSG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该抑制作用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感染病毒的宿主细胞PCNA表达下调。结论 HCMV可抑制HSG的增殖。PCNA表达下调可能是HCMV发挥抑制作用的一个中间环节。  相似文献   
25.
目的通过对成人黑热病误诊病例分析,提高对成人黑热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1例成人黑热病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诊疗过程、误诊原因,总结经验教训。结果 21例成人黑热病均出现误诊,误诊为肝炎、肝硬化、贫血、肺结核、败血症等。结论成人黑热病极易误诊,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这有助于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26.
目的: 研究人胶原沉积抑制因子(decorin)在大肠杆菌DH5α中的表达特性。方法: 用SDS-PAGE法检测pGEX-4T-1-decorin融合克隆在大肠杆菌DH5α中表达,选择阳性表达克隆;测定1 mmol/L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最佳诱导时间;用超声波裂解法分析GST-decorin融合蛋白的可溶性。用Western blotting进行定性分析。结果: 用1mmol/L IPTG诱导时,融合蛋白可在大肠杆菌DH5α中表达;最佳诱导时间为4h;大部分融合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所表达蛋白为GST融合蛋白。结论: GST-decorin融合蛋白可在大肠杆菌DH5α中大量表达,但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27.
目的 研究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对腮腺导管上皮细胞表型所产生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腮腺巨细胞包涵体病石蜡包埋组织中巨细胞病毒立即早期抗原、广谱角蛋白、组织蛋白酶D等的表达。结果 腮腺导管上皮细胞感染HCMV后,作为上皮性标志物的角蛋白表达转为阴性,而组织蛋白酶D的表达转为强阳性。结论 HCMV感染后腮腺导管上皮细胞角蛋白丢失,其机制可能与组织蛋白酶D的表达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28.
巨噬细胞在人类肺组织纤维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肺泡巨噬细胞在纤维性间质性肺病胶原纤维异常沉积中的作用。方法:应用HE 染色、Masson 三色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在纤维性间质性肺病组和疾病对照组之间,肺泡巨噬细胞TGFβ1 和bFGF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05) ;肺泡巨噬细胞PDGFα受体阳性率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在增生性肺泡Ⅱ型上皮细胞,PDGFα受体阳性表达率,无胶原沉积组高于胶原沉积组( P< 0-05) ;而TGFβ1 阳性表达率胶原沉积组高于无胶原沉积组( P= 0-01)。结论:肺泡巨噬细胞参与了纤维性间质性肺病及其胶原纤维异常沉积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9.
本文对成人小肠蛔虫症反复误诊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57岁.因间歇性腹胀腹痛20 a余入院.疼痛反复发作,间期正常,无放射性,呈阵发性,性质不定,无节律性,多出现在夜间,与季节无关,偶伴腹泻,2~3次/d,稀便,无黏液及脓血,便后疼痛缓解.食欲不振,乏力、纳差、全身瘙痒.无恶心呕吐、呕血,无吞咽困难、返酸、嗳气.无便秘、便血、脂肪痢和陶土样大便.曾在某县医院诊断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给予抗感染和支持等治疗后略有好转.后在某市医院诊断为慢性阑尾炎,手术切除后症状依然存在.查体:T 36.3℃,R 17次/min,P 80次/min,BP 120/80 mm Hg.痛苦病容,明显消瘦.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体内外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对人涎腺导管上皮细胞存活的影响。方法:用细胞凋亡检测技术研究11例腮腺巨细胞包涵体病(PCID)尸检石蜡包埋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CID组织存活素、PCNA和P,,的表达;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CMV感染对体外培养的涎腺导管上皮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所有包涵体巨细胞凋亡检测呈阴性。包涵体巨细胞存活素和P53,表达呈阴性,其他导管上皮细胞呈弱阳性(±~+);75%的包涵体巨细胞核PCNA表达呈弱阳性(±)。与模仿感染组相比,病毒感染组G0/G1期细胞所占百分数在感染36、60和72h显著增高(P均〈0.01)。结论:HCMV感染后涎腺导管上皮细胞并未发生凋亡,而发生了增殖阻滞,大部分细胞处于G1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