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低硒与T-2毒素致大鼠的大骨节病动物模型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低硒饲料与T-2毒素染毒致SD大鼠的大骨节病动物模型。方法断乳SD大鼠随机分为常规饲料组和低硒饲料组,饲养1个月,全血硒和血清GSH-Px测定,确定大鼠处于低硒状态后,再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T-2毒素灌胃饲养1个月后处死,进行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大鼠膝关节软骨病理改变。结果在低硒饲料加低T-2毒素组和低硒饲料加高T-2毒素组,部分病例可见在骨质交界处的软骨组织深层有片状坏死,软骨细胞死亡变为红染的"细胞影子",或红染的无结构区域;以及软骨的营养不良性变化,如"原纤维显现"、波纹状钙化线和横骨梁形成等。结论本结果为低硒条件下T-2毒素在大骨节病病因中的作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硒对染T-2毒素软骨细胞表达P53、Bcl-xL和Caspase-3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T-2毒素对软骨细胞P53、Bcl-xL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以及硒对T-2毒素致软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胎儿软骨细胞体外培养5d,向培养液中加入硒(100μg/L)和不同浓度的T-2毒素(1、10、20μg/L),采用Western blot分析软骨细胞P53、Bcl-xL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用RT-PCR法检测软骨细胞P53、Bcl-xL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各T-2毒素组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的T-2毒素(1~20μg/L)均能引起P5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和Bcl-xL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当T-2毒素浓度达10~20μg/L时,Caspase-3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当T-2毒素浓度达20μg/L时,P53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各T-2毒素组与T-2毒素加硒组比较,硒可部分对抗T-2毒素引起的P53表达的升高和Bcl-xL表达的下降,同时,降低Caspase-3表达水平(P<0.05)。结论T-2毒素诱导的凋亡与其上调软骨细胞P53、Caspase-3表达,同时下调Bcl-xL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以低硒饲料、T-2毒素染毒大鼠大骨节病(KBD)动物模型,检测低硒及T-2毒素对各组大鼠血清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及肿瘤死亡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探讨这些细胞因子在KB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断乳SD大鼠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低硒组2组饲养一个月,确定大鼠处于低硒状态后,再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T-2毒素灌胃饲养一个月后处死,依实验设计留取大鼠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IL-6、IL-1β和TNF-α的水平。结果低硒或高/低T-2干预各组大鼠血清IL-6、IL-1β、TNF-α浓度水平与常规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升高,低硒和T-2毒素干预各组大鼠血清IL-6浓度水平与常规组比较增高3~5倍,IL-1β和TNF-α浓度水平与常规组比较也增高1~2倍,且与常规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IL-6、IL-1β、TNF-α的水平常规加低T-2组与低硒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常规加高/低T-2组2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低硒加高/低T-2 2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低硒加高/低T-2 2组与其他干预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细胞因子IL-6、IL-1β和TNF-α在KBD发病、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低硒条件下,高T-2毒素的毒性作用更强,低硒是IL-1β、IL-6和TNF-α浓度升高的重要条件,病情严重程度与T-2毒素存在剂量依赖关系。在常规加高/低T-2组,硒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并不能抑制T-2毒素对病情发展的作用。本结果为低硒条件下T-2毒素在KBD病因中的作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一氧化氮和Fas在T-2毒素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T-2毒素致软骨细胞凋亡与一氧化氮(NO)和Fas凋亡途径的关系。方法采用MTT法检测T-2毒素对软骨细胞存活率的影响;Annexin V/PI法和电镜观察研究T-2毒素致人软骨细胞凋亡的作用;用Griess重氮化法,测定T-2毒素作用于软骨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T-2毒素对人软骨细胞表达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Fas蛋白的影响。统计分析T-2毒素诱导人软骨细胞凋亡与其分泌NO、iNOS和Fas蛋白的相关性。结果T-2毒素在浓度为1~2000ng/mL的范围内,对软骨细胞存活率的作用呈较典型的浓度依赖关系和时间依赖关系,而且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浓度依赖关系更为明显;T-2毒素可引起软骨细胞发生凋亡的典型电镜形态改变,并使早期凋亡率和晚期凋亡率明显增加,在一定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T-2毒素刺激软骨细胞分泌NO和表达iNOS蛋白;T-2毒素使凋亡相关蛋白Fas表达增多;软骨细胞分泌NO和表达iNOS蛋白和Fas蛋白量与T-2毒素诱导人软骨细胞凋亡率均有正相关性。结论T-2毒索引起的软骨细胞凋亡与T-2毒素刺激软骨细胞分泌NO和表达iNOS蛋白增多有关,并与凋亡相关蛋白Fas表达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15.
富含硒玉米对低硒大鼠血硒和GSH-Px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富含硒玉米对低硒粮饲料喂养大鼠血硒状态的影响 ,观察了补充富含硒玉米或亚硒酸钠时和停止补硒后大鼠血硒水平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 GSH- Px)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 :1两种补硒形式均可有效地增高血浆、红细胞的硒水平和红细胞的 GSH- Px活性 ;2富含硒玉米增高和维持血浆和红细胞硒水平作用与亚硒酸钠相同 ;3富含硒玉米升高红细胞 GSH- Px活性的作用低于亚硒酸钠 ,但停止补硒后两者维持 GSH- Px活性作用相似。表明富含硒玉米能有效地改善低硒大鼠的血硒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富硒小麦和富硒玉米的补硒作用。方法 :给低硒大鼠补充富硒小麦或富硒玉米 ,观察大鼠组织硒水平和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性的变化。结果 :两种补硒方式均能升高肾脏、肝脏、心肌的硒水平和心肌的 GSH- Px活性 ;富硒小麦升高和维持肾脏、肝脏和心肌硒水平的作用与富硒玉米相同 ;富硒小麦升高心肌 GSH- Px活性作用在补硒 6周和停止补硒 3周时显著高于富硒玉米。结论 :富硒小麦的补硒作用优于富硒玉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T-2毒素和硒对人软骨蛋白聚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胎儿软骨细胞,根据施加的实验措施将其分为8组,对照组(T-2毒素:0 mg/L,硒:0 mg/L)、1、10、20μg/L T-2毒素组、加硒(0.1mg/L)组、1、10、20 μg/L T-2毒素加硒(0.1 mg/L)组,每组设3个平行样.在T-2毒素和(或)硒作用5d后,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软骨细胞蛋白聚糖的蛋白表达水平,用RT-PCR方法检测软骨细胞蛋白聚糖酶-1和蛋白聚糖酶-2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硒、T-2毒素对蛋白聚糖的蛋白表达量、蛋白聚糖酶-1 mRNA表达水平、蛋白聚糖酶-2的mRNA表达水平有影响(F=0.294、27.71,107.45、362.25,34.68、22.26,P均<0.05),硒与T-2毒素存在交互作用(F=79.99、230.76、388.33,P均<0.05),表现为拮抗作用.在硒水平为0 mg/L时,1、10、20 μg/L的T-2毒素组蛋白聚糖的蛋白表达(0.278±0.015、0.235±0.029、0.195±0.028)均低于0 mg/L的T-2毒素组(0.472±0.0358,P均<0.05);在硒水平为0.1 mg/L时,1、10、20 μg/L的T-2毒素组的蛋白聚糖的蛋白表达(0.399±0.028、0.299±0.020、0.263±0.019)均高于0 mg/L的T-2毒素组(0.197±0.018,P均<0.05).在T-2毒素分别为1、10、20μg/L时,0.1 mg/L硒组的蛋白聚糖的蛋白表达均高于0 mg/L硒组(P均< 0.05).在硒水平为0 mg/L时,1、10、20μg/L的T-2毒素组蛋白聚糖酶-1 mRNA表达(0.535±0.033、1.071±0.043、1.454±0.058)均高于0 mg/L的T-2毒素组(0.481±0.023,P均<0.05);在硒水平为0.1 mg/L时,1、10、20μg/L的T-2毒素组的蛋白聚糖酶-1 mRNA表达(1.057±0.048、0.555±0.036、0.902±0.045)均高于0 mg/L的T-2毒素组(0.346±0.020,P均<0.05).在硒水平为0 mg/L时,1、10、20μg/L的T-2毒素组蛋白聚糖酶-2 mRNA表达(0.596±0.038、0.656±0.033、0.949±0.049)均高于0 mg/L的T-2毒素组(0.387±0.020,P均<0.05);在硒水平为0.1 mg/L时,1、10、20μg/L的T-2毒素组的蛋白聚糖酶-2 mRNA表达(0.600±0.040、0.453±0.031、0.164±0.011)均低于0 mg/L的T-2毒素组(1.021±0.046,P均<0.05);在T-2毒素分别为10、20μg/L时,0.1 mg/L硒组的蛋白聚糖酶-1和蛋白聚糖酶-2 mRNA表达均低于0 mg/L硒组(P均< 0.05).结论 T-2毒素通过上调蛋白聚糖的主要代谢酶蛋白聚糖酶-1和蛋白聚糖酶-2达到降解蛋白聚糖的作用,微量元素硒对T-2毒索引起的软骨细胞蛋白聚糖降解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国家级监测点-陕西省彬县大骨节病10年病情消涨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研究和掌握国家级监测点—陕西彬县大骨节病病情,为病因和防治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每年3、4月份对各监测点7-12岁全部在校小学生进行临床和右手X线拍片检测,并按国家大骨节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结果 彬县大骨节病监测点的病情从1992年到1995年为上升趋势,其中1992年和1995年病情均居全国之首,说明当时病情十分严重、活跃;从1996年到2002年病情逐年下降,目前已降到中国西部地区中等水平。结论 从1992年到1995年彬县监测点大骨节病致病因子作用强烈,因为没有采取任何防治措施,故病情严重、活跃。从1996年到2002年通过在当地采取以补硒和发展生态经济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使病情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近10年来克山病病情发展趋势,为控制病情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克山病监测方案》要求进行。结果 10年监测期间全县未见急(亚急)型发病;监测点年新发生率8.0/万,全县农业人群慢型克山病平均患病率为4.95/万,年平均新发现率0.7l/万,死亡率0.44/万,5年累积死亡率降至15.2%,10年累积死亡率仍达75.3%。结论 膳食质量提高和人体硒水平提高可能是近10年以来克山病病情相对稳定的主要原因;慢型克山病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研究应视为当前克山病临床研究重点;CVB在本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