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目的 建立兔的慢性肺小动脉血栓栓塞模型,研究其64层CT肺动脉造影(CTPA)表现和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健康家兔8只,体重2.0~2.5 kg.对栓塞前、后肺动脉造影和CT表现进行对比.栓塞组兔肺动脉多次注入经热处理的自体血栓,血栓直径1~2 mm,长3~5 mm,栓塞前、后和12周时行64层螺旋CT平扫和CTPA,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 8只兔对比栓塞前后CTPA影像发现栓塞血管共43支,其中血管直径为1.5~2.0 mm 7支,1.0~1.5 mm 8支,0.5~1.0 mm共17支,<0.5 mm者共11支.未对比栓塞前影像共发现直径<2.0 mm的肺动脉栓塞31支,其中血管直径1.5~2.0 mm 7支(阳性率100%),1.0~1.5 mm 7支(阳性率87.5%).0.5~1.0mm12支(阳性率70.6%),<0.5 mm5支(阳性率45.5%).假栓塞组术前、后和12周以后CTPA均未发现肺动脉栓塞直接和间接征像.结论 兔自体血栓反复注射法建立慢性肺小动脉栓塞模型有较高的可行性.64层螺旋CTPA对直径1 mm以上级别的肺小动脉栓塞诊断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52.
背景:肺干细胞在特定条件可分化为功能性肺组织.近年来,对于肺干细胞来源及其标记物的研究取得了相应的进展.目的:文章从内源性肺干细胞、外源性肺干细胞的角度回顾肺干细胞的来源,并以Sca-1、ABCG2/Bcrp1、滞留细胞标记分子、细胞表面分子、细胞角蛋白、CCSP为代表总结可能的肺干细胞标记物.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献,检索词分别为"肺干细胞,标记物"和"lung stem cell,markers",语言分别设定为中文和英文,共检索到79篇文章,阅读文题和摘要进行筛选,选择具有原则性,论点论据可靠且分析全面的与肺干细胞及其标记物密切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及质量较差的文献,最后纳入31篇进行总结综述.结果与结论:肺组织的复杂性决定了定位肺干细胞来源以及发现肺干细胞标记物的难度,目前仍有许多未知的领域有待进一步探索.相信随着实验技术的日益完善,会有更多的新发现,肺干细胞在临床应用上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53.
目的:综述国内外关于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sm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实验动物模型构建技术的研究概况.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2006/2009相关文章,检索词为"model of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3/2009相关文章,检索词为"肺动脉栓塞,实验".此外还手工查阅相关专著数部.纳入标准:①文章所述内容应与CTEPH实验研究相关,包括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流行病学,不同实验动物及不同制备方式.②同一领域选择近期发表或在权威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排除标准:①重复研究.②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目前用于CTEPH模型制备的实验动物主要有犬、猪和鼠等.很多研究者都尝试模仿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多次急性肺栓塞事件所导致的CTEPH形成机制,建立CTEPH验动物模型.建立犬CTEPH模型主要有反复自体血凝块注入法及陶瓷念珠输入法,可用于CTEPH病理生理特点、数字剪影检查、解剖研究以及肺动脉内膜剥脱手术和介入治疗等干预治疗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研究与影像学诊断技术的研究.建立猪CTEPH模型主要采用体外注入栓子法,可用于影像技术诊断CTEPH研究.建立鼠CTEPH模型主要采用反复自体血凝块注入法与肺动脉结扎法,可用于CTEPH病理生理及诊断方面研究.目前对CTEPH的研究主要是使用犬、猪和鼠实验动物模型,各有优缺点,在具体的实验研究中需根据实验目的和设计选择适当的实验动物及制作方法,以便取得最佳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手术时机选择及围术期处理。方法回顾分析1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急诊二尖瓣置换加右股动脉取栓术1例;二尖瓣置换术4例,主动脉瓣置换术5例。无死亡病例;1例患者术后第5天出现右下肢坏疽,予行截肢,后肾功能恢复治愈;其余患者疗效良好。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早期诊断、正确选择手术时机、术中彻底清除病灶、合理矫正病变及良好的围术期处理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5.
56.
目的 探讨成人先天性气管、支气管食管瘘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69年至2007年10月,14例成人先天性气管、支气管食管瘘的外科治疗资料.瘘管多位于食管下段和下叶肺叶支气管之间.手术方法主要为瘘管切除或瘘管加肺叶切除.结果 术后症状均好转,无围术期死亡者.结论 成人先天性气管、支气管食管瘘可经食管造影、支气管镜检等确诊;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7.
老年肺癌250例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老年人肺癌外科手术治疗的经验,对老年人肺癌外科手术治疗和并发症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250例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50例老年肺癌患者手术切除236例,切除率94.4%;术后并发症43例,并发症发生率17.2%;围手术期死亡5例,死亡率2.0%。结论:对老年肺癌患者认真做好术前准备,严格掌握剖胸手术适应讧,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加强术后管理,是提高手术疗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8.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多向分化和增殖的潜能,但骨髓中间充质干细胞的含量极少,因此体外纯化和扩增极其重要。 目的:拟建立体外分离培养、纯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观察其增殖及生长特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实验,于2006-05/2007-12在北京协和医院胸心外科实验室和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 材料:骨髓血来源于成人肋骨骨髓。 方法:收集成人骨髓血,采用密度为1.077的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提取成体人骨髓单个核细胞,根据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易于贴壁的特性除去未贴壁细胞获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2~3代细胞在-80 ℃条件下冻存,24 h后复苏,观察活细胞数,按2×103/cm2种植扩增,扩增时保持细胞密度为2×103/cm2~8×103/cm2。 主要观察指标:倒置显微镜和相差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抗原表达,采用细胞计数方法绘制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细胞生长曲线。 结果:原代培养接种三四小时后细胞开始贴壁,24 h后贴壁细胞数量明显增多, 3 d后贴壁细胞为单个或几个细胞克隆,散在分布,大部分细胞呈纺锤形。7~9 d后集落迅速增多细胞融合,细胞数量约增加了10倍;10~12 d,细胞数量增加了约20倍,铺满了全层,细胞排列也有一定的方向性,呈旋涡样生长,旋涡中心细胞呈多层分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KDR、CD105,不表达CD34、CD45、CD11a、CD14、HLADR等。原代细胞培养曲线显示,第2~6天为生长潜伏期,第8~10天进入对数增长期,第12~14天进入个平台期;传代培养的潜伏期为24~48 h,对数增长期为4~6 d,细胞的增殖、生长逐渐缓慢,接种后8到9天进入平台期。 结论:利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的方法获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大量增殖的能力,表达CD105、KDR,不表达HLA-DR、CD34、CD45、CD11a、CD14。  相似文献   
59.
目的:分析心脏外科围手术期发生12例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2011年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围手术期发生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12例心脏外科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情况及预后.结果: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主要是抗生素、抗结核药物.主要临床表现是黄疸9例(82%),化验肝功能发现明显异常3例(18%).心脏手术前出现9例,手术后出现3例.其中2例为缩窄性心包炎,7例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例,风湿性心脏病1例.1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6-44mo,10例有随访应答,复查肝功能正常,无中期并发症.结论:心脏外科围手术期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多发生于右心功能不全、营养差的患者.对心脏手术前药物致肝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的治疗,可以使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正常,帮助患者度过围手术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CPB)下冷晶体停搏液间断灌注和不停跳行心内直视手术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12只同种健康山羊随机分为两组;冷晶体间断灌注组 (对照组);不停跳组(实验组),每组6只.分别在CPB的不同时刻测定心肌组织铜蓝蛋白(CP)的含量及静脉血丙二醛(MDA)的含量,并切取心肌组织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对照组CPB期间CP、MDA逐渐升高,恢复正常灌注后升高更明显.实验组虽也有所升高,但较对照组低,且恢复正常灌注后无升高趋势.超微结构的改变示对照组改变明显,而实验组则变化不明显.结论:浅低温不停跳行心内直视手术可有效避免心肌的缺血和再灌注损伤,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