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内科学   22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9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71.
旋转治疗技术是体外照射一种常片3的技术,它采用一个照射野来对准肿瘤,其优点是旋转角度选抒适当时,可得到理想的剂量分布,且靶区剂量分布均匀,形态对称,靶区外剂量迅速下降。本文介绍用胶片法测量不同旋转角度时的射线剂量分布,并讨论了临床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2.
25I籽源组织间放射治疗剂量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对^125I籽源组织间放射治疗的剂量分布进行测定和评价。方法 ^125I籽源活度为每粒12.2MBq。在体模上d15mm圆周植入20粒,在前列腺模型上分4层植入70粒,分别用Farmar-2570辐射剂量仪和热释光剂量计(TLD)2种方法对靶区中心部位吸收剂量率进行测定,另用柯达感光胶片测量等剂量曲线分布图。结果 2种方法测定结果在体模上圆周靶区中心吸收剂量率分别为8.4cGy/h和7.9cGy/h,前列腺模型靶区中心部吸收剂量率分别为12.0cGy/h和11.1cGy/h。前列腺靶区接受总累积吸收剂量为24219cGy。等剂量曲线表明,离前列腺中心4cm其它组织受照剂量陡降为中心的10%。结论 上述2种方法测定籽源在靶区中心剂量值基本相箱。  相似文献   
73.
目的 定量评价瓦里安加速器机载千伏级锥形束CT (CBCT)的图像质量、稳定性及三维影像体积重建精度。方法 应用CBCT系统分别采用全扇形扫描和半扇形扫描方式重复扫描Catphan600模体,用治疗计划系统评价图像质量参数(低对比度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均匀性及噪声)及体积重建精度;并以常规大孔径模拟CT (FBCT)图像为基准做定量比较,观察其长期稳定性。结果 CBCT空间分辨率与FBCT无差别(6 lp/cm∶6 lp/cm,T=18.00,P>0.05)。CBCTFull-Fan与CBCTHalf-Fan低对比度分辨率均高于FBCT (1.65%与1.74%∶1.03%,T=6.00,P<0.05),其均匀性也高于FBCT (0.005与0.033∶0.003,T=6.00,P<0.05),各项对比度-噪声比也都低于FBCT (T=30.00,P<0.05)。在有效扫描范围内CBCT体积重建精度较高且长期稳定性较好。结论 千伏级CBCT图像质量差于常规FBCT,但仍可实现肿瘤和软组织成像且稳定性好和三维影像体积重建精度高。  相似文献   
74.
Ⅰ、Ⅱ及ⅢA1期霍奇金病首选放射治疗,早期仅采用扩大野(EF)照射,其总复发率及野外复发率显著高于行次全淋巴结照射(STNI)及全淋巴结照射(TNI)者[1]。本文作者通过对199例Ⅰ、Ⅱ及ⅢA1期霍奇金病例进行选择性盆腔放射治疗后对盆腔复发及治疗并...  相似文献   
75.
 人们应用放射线治疗乳腺癌已经有九十年的历史,但在早期阶段,放射仅用于根治术后照射淋巴引流区或晚期病例的姑息治疗。  相似文献   
76.
在国产ZJ-10(4)型直线加速器上,我们用铝、铜、低熔铅(Lipowitz metal)和铅等材料,对采用8Mev X线治疗的病人照射范围内的空缺组织进行补偿,制作了补偿块面积为0.9×0.9cm~2的Ellis型组织补偿器。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到了不同补偿深度(5cm,10cm,15cm),不同照射野(5×5cm~2,10×10cm~2,20×20cm~2)和不同材料的补偿转换率。在特殊曲面上对此补偿器的补偿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满意,并初步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7.
[目的]评价血吸虫重复感染病人多次接受吡喹酮抗虫治疗的效果。[方法]2004~2006年,在镇江市丹徒区江滩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对2000-2004年接受过吡喹酮抗虫治疗2次及以上的33名血吸虫重复感染病人,采用吡喹酮60mg/kg^2日疗法治疗,并评价其疗效。[结果]接受吡喹酮抗虫治疗6周后,粪便中均未检出血吸虫毛蚴;治疗后第24个月血清血吸虫特异性抗体阳性率由治疗前的100.00%下降至25.24%;治疗2年后B超检查肝脾肿大和肝实质损害的改善不明显。[结论]血吸虫重复感染病人多次接受吡喹酮抗虫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8.
提高整体绩效水平是医院发展的目标,而预算管理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支持和保证,所以要提高医院整体绩效必须加强预算管理,并以绩效目标为导向实施预算的分解,同时将绩效考核纳入预算管理的范围,以保障预算方案的实施与及时调整。  相似文献   
79.
目的:根据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的分布来比较颈淋巴结Som分区法和RTOG分区法的局限性。方法:259例鼻咽癌患者在治疗前均接受了CT横断面增强扫描,范围从颅底至锁骨,由头颈部肿瘤放疗医师和影像诊断医师共同阅片,分别根据颈淋巴结Som分区和RTOG分区准则来评价淋巴结转移的分布规律,并进一步比较两种分区方法的局限性。结果:259例患者中,218例存在淋巴结转移,按照Som分区,在各区的分布分别是ⅠA 0例、ⅠB 6例、ⅡA 136例、ⅡB 171例、Ⅲ 78例、Ⅳ 20例、Ⅴ60例、Ⅵ10例、Ⅶ0例、锁骨上5例和咽后102例,另有55例位于颈内动脉内侧和颅底下2cm至舌骨之间。按照RTOG分区分别是ⅠA 0例、ⅠB 6例、ⅡA 115例、ⅡB 192例、Ⅲ78例、Ⅳ20例、Ⅴ65例、 Ⅵ 0例和咽后157例。其中38例ⅡB淋巴结上缘超过第1颈椎下缘水平,2例位于耳前,不属于Som分区和RTOG分区的任何区域。结论:颈淋巴结Som分区对咽后淋巴结的范围描述不够确切,咽后淋巴结的下界延伸至舌骨水平更理想。RTOG分区对ⅡB上界规定不充分,ⅡB上界为第一颈椎上缘更理想。  相似文献   
80.
岩陀是岩白菜素的主要原料植物,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区.本文对云南省5个州(市)的14个县(区)岩陀种质资源的蕴藏量、分布地区、生境状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云南地区主要有岩陀、羽叶鬼灯檠、七叶鬼灯檠、光腹鬼灯檠等4个种和变种,分布在云南北纬25°附近及其以北,年平均气温2.1 ℃~16.1℃,集中分布在海拔1100~3800 m的迪庆、怒江、大理、丽江、昭通、曲靖、昆明等地,楚雄、临沧、普洱等地零星分布;岩陀及其鬼灯檠属植物喜阴性或半阴性环境,适于郁闭度高、空气相对湿度大的林下、石隙、灌丛、潮湿的岩壁上或山谷溪沟两旁;在寒冷气候下的干旱和瘠薄土壤,甚至石隙中均能较好生长;林下腐质层较厚土壤条件下,岩陀生长良好,但地下部分膨大受限.岩陀野生资源蕴藏量较为丰富,每年采挖量超过3000吨,但部分地区资源破坏严重,野生资源急剧减少,对岩陀及其近缘种质资源及生境进行调查,为岩陀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