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合并自发性椎动脉动静脉瘘的诊断方法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2005年1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3例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合并自发性椎动脉动静脉瘘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临床特点、治疗方式、预后效果等进行评价。结果 3例患者均选择血管内介入治疗:最早1例首先使用弹簧圈闭塞瘘口及引流静脉起始段,术后第3天突发破裂出血后紧急行患侧椎动脉血管内闭塞治疗及血肿清除术,术后恢复;后两例直接采用介入手段闭塞瘘口及患侧椎动脉,术后恢复。3例患者术后分别随访10、6、1年,症状完全恢复,影像学检查未见复发。结论对于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合并自发性椎动脉动静脉瘘患者,采用介入手段闭塞瘘口及患侧椎动脉异常节段可能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经脑膜中动脉入路使用Onyx栓塞前颅窝底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经脑膜中动脉入路使用Onyx栓塞治疗的7例前颅窝底DAVF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7例经脑膜中动脉入路栓塞的前颅窝底DAVF患者,术后即刻造影显示均获得一次性完全栓塞,影像学达到完全治愈,瘘口及引流静脉全部消失。患者术中、术后均未出现血管痉挛及破裂出血或神经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患者出院前临床症状均明显好转。术后3~12个月的随访造影显示,瘘口完全栓塞无复发,临床症状全部治愈。结论经脑膜中动脉入路使用Onyx栓塞前颅窝底DAVF是一种安全、有效和首选的治疗方法,具有治愈率高和并发症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内取栓开通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6年1月至9月采用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内取栓模式治疗的63例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静脉溶栓开始时间在发病≤4.5 h,血管内治疗开始时间(股动脉穿刺)在发病≤6 h。根据取栓方式将其分为单纯支架取栓组(41例)和支架联合抽吸取栓组(2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平均年龄、闭塞部位及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采用改良脑梗死溶栓试验(m TICI)评价血管开通效果,分析静脉桥接下两种动脉内治疗方式的血管再通时间,取栓次数,入院时、术后72 h和90 d的NIHSS评分,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单纯支架取栓组中,前循环闭塞37例(90.2%),后循环闭塞4例(9.8%);支架联合抽吸取栓组中,前循环闭塞20例(90.9%),后循环闭塞2例(9.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大血管均获得良好开通(m TICI分级:Ⅱb~Ⅲ级)。(2)单纯支架取栓组血管平均再通时间为(86±11)min,平均动脉取栓次数为(2.8±0.9)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6%(症状性出血5例,心源性死亡1例),90 d随访mRS(0~2分)患者占51.2%(21/41)。支架联合抽吸取栓组血管平均再通时间为(83±11)min,平均动脉取栓次数为(2.2±0.8)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6%(症状性出血2例,心源性死亡1例),90 d随访mRS(0~2分)患者占59.1%(13/22)。两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静脉溶栓桥接单纯支架取栓和支架联合抽吸取栓均能快速使颅内闭塞大血管获得再通,并且支架联合抽吸取栓具有更好的再通率。但两种技术在改善患者临床预后方面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4.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以骨量降低、骨组织的微结构退变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代谢疾病。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逐年升级的世界性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25.
目的 对Bean肝肾囊肿治疗方法加以改良 ,并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Bean法治疗 75例 ,改良法治疗 77例 ,改良法在Bean法基础上穿刺囊肿内插管 ,用 5 0 %葡萄糖代替无水酒精作硬化剂。结果 Bean法有 5 2例一次完成治疗 (6 9.33% ) ,随访治愈率 72 % ,有 43例治疗时出现中度以上疼痛 (5 3.33% )。改良法 76例一次完成治疗 (98.70 % ) ,治愈率 10 0 % ,病人无任何不适感及并发症。改良组一次治疗成功率和治愈率均显著高于Bean法 (P <0 .0 0 1)。结论 改良法明显优于Bean法。  相似文献   
26.
27.
1 工作原理 这种主检测器包括512个通道氙气检测器,通过施加高压的电极,采集入射的X线使氙电离产生的电流,然后将电流信号输出。每个通道的电流信号通过封闭的针状引线传送到四块基板上,这些基板用于连接Q—MUX块。在Q—MUX上这些电流信号,变成充电信号,这些充电信号又被送到Q/V板即充电/电压转换器上,变成电压信号,再经FPA/ADC板的放大并转变数字信号最后由(Timg I/O)接口控制板输送到FRU系统进行图像重建。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对Bean肝肾囊肿治疗方法加以改良,并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Bean法治疗75例,改良法治疗77例,改良法在Bean法基础上穿刺囊肿内插管,用50%葡萄糖代替无水酒精作硬化剂。结果 Bean法有52例一次完成治疗(69.33%),随访治愈率72%,有43例治疗时出现中度以上疼痛(53.3%)。改良法76例一次完成治疗(98.70%),治愈率100%,病人无任何不适感及并发症。改良组一次治疗成功率和治愈率均显著高于Bean法(P<0.001)。结论 改良法明显优于Bean法。  相似文献   
29.
颈托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CT扫描时 ,体位及制动非常重要。一般CT机上无颈椎支撑装置 ,扫描时病人仰卧于检查床上 ,头过伸 ,双上肢下引 ,以使椎间隙尽量拉大。此体位病人往往不能长时间坚持 ,易在扫描过程中活动 ,使椎间隙移位 ,因而不能完全扫描到椎间盘层面而影响诊断。为此 ,笔者研制了颈托 ,介绍如下。1 设计与规格 :颈托是用高强度塑料制成的 1个中空的整体 (图 1) ,长、宽各为 40 0mm ,高度 10 0mm ,其壁厚3mm。分为头、颈和肩部 ,头肩部是根据人体模型塑出的凹槽 ,头部凹槽直径15 0mm ,中央部位深度 6 0mm。肩部为一弧面 ,中间稍凹陷 ,以利…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应用吲哚氰绿荧光显影技术在外科治疗岩上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术中鉴别保护正常岩上静脉的应用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应用吲哚氰绿荧光显影技术治疗的10例岩上窦区硬膜动静脉瘘的病例资料,判定动静脉瘘口位置,辨别正常的岩上静脉.术后行影像学复查,并以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10例患者中,6例术中发现伴发正常岩上静脉,均应用吲哚氰绿荧光显影技术加以辨别保护.10例病例均经术后随访血管造影证实瘘口离断,术后无新发并发症.术后随访mRS评分:7例0~1分,2例2分,1例3分.结论 岩上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可伴有正常引流功能的岩上静脉,术中需保留;术中吲哚氰绿荧光显影技术有助于分辨并保护岩上静脉,防止该静脉损伤而引起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