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9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50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224篇
内科学   108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71篇
综合类   290篇
预防医学   150篇
眼科学   36篇
药学   142篇
  2篇
中国医学   107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152.
I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在临床实习阶段的护生护理安全意识的现况。方法对100名实习护生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其对护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了解程度及自身护理安全意识的现状。结果88%护生表示对于护理相关的法律不是很了解,并且62%护生对于自己法律身份和法律责任不清楚。48%护生在学校没有护理安全相关的法律知识的教育。82%护生表示发生过护理差错,而其中只有42%选择上报差错。43%护生对“三查七对”内容不了解。68%的护生对于高危药管理不是很了解。72%的护生对重点护理对象和重点护理环节内容不清楚。结论护生医疗护理相关法律知识掌握甚少、护理安全意识薄弱欠缺,应该引起学校重视,增加护生法律培训及加强临床实习阶段的护理安全教育和管理,以提高护生护理安全防范意识,避免差错发生。  相似文献   
153.
目的比较内镜辅助椎间孔内口入路椎间盘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medial foraminal discectomy,PEMFD)与全内镜下椎板开窗椎间盘摘除术(Full endoscopic fenestration discectomy,Endo-LOVE)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12—2018-01诊治的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38例采用PE-MFD治疗(PE-MFD组),40例采用Endo-LOVE治疗(Endo-LOVE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疼痛VAS评分以及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ODI指数,比较2组末次随访时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个月。PE-MFD组手术时间较Endo-LOVE组少,术中透视次数较Endo-LOVE组多,术中疼痛VAS评分较Endo-LOVE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住院时间、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的疼痛VAS评分以及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疗效按改良MacNab标准评价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MFD与Endo-LOVE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都可取得显著疗效。相对于Endo-LOVE,PE-MFD手术时间较短,但患者术中舒适感较差。  相似文献   
154.
目的分析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确诊的78例重症手足口病病例的流行特征,探讨重症手足口病临床表现、就诊过程及重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及时发现手足口病病情改变、提高基层医院对手足口病的诊断能力、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制定重症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宝安区2009~2010年确诊的78例重症手足口病病例的流行特征及临床表现,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0年深圳市宝安区共报告重症手足口病病例78例,其中男35例、女43例;发病年龄最大7岁,最小2个月,患者以0~3岁儿童为主,共报告65例,占重症病例总数的83.33%;发病以散居儿童为主,其次是托幼儿童;病例报告最多的为观澜街道,报告15例,占总数的19.23%;死亡9例,均为3岁以下儿童,男5例,女4例;死亡病例较多的为观澜街道,共报告3例,占死亡病例总数的33.33%;病例多发生于夏季和秋季,于6、8、11月份各出现一个高峰;14例有明确手足口病病例的接触史;48例采集便样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阳性45例,标本阳性检出率为93.75%,EV71检测阳性率为89.58%;农村及城乡结合部病例居多;重症病人临床以高热、多发皮疹及多系统损害最为常见。结论重症手足口病病情发展迅速,应将提高基层医院对手足口病的诊断能力和及时治疗、及时发现病情改变作为防治重点;加强宣传教育,让群众对该病均能有所认识,提高识别疾病能力及就诊意识。  相似文献   
155.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群右颈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斑块的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分层抽取唐山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中年龄≥40岁、既往无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心肌梗死者共5356例为调查对象,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血液生物化学及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标化年龄和性别后,研究人群中右颈动脉、右锁骨下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29.6%和3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高龄、高收缩压、高胆固醇、高空腹血糖、吸烟是右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1.922、2.541、1.942、1.326、1.500、1.231);男性、高龄、高收缩压、高胆固醇、高空腹血糖、吸烟是右锁骨下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1.737、1.798、1.459、1.375、1.322、1.227).结论 中老年人群右颈动脉、右锁骨下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29.6%和31.4%.右颈动脉及右锁骨下动脉斑块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年龄、收缩压、胆固醇、空腹血糖和吸烟.  相似文献   
156.
目的 探讨经食管后壁内镜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经食管后壁行POEM,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吞咽困难的积分、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变化、手术并发症等.结果 28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入选研究,其中26例患者顺利施行经食管后壁的POEM,平均手术时间68.8 min,无一例患者发生严重危及生命的手术并发症.26例患者术后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力较术前平均降低16.37 mm Hg(1 mmHg =0.133 kPa),术后1个月Eckardt评分均分较术前降低6.69分,仅1例患者仍有吞咽困难,Eckardt评分为4分,总有效率96.1% (25/26).1例患者术后出现反流症状.2例患者因贲门部严重疤痕形成而未能完成POEM手术.结论 经食管后壁POEM能即时有效地改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吞咽困难的临床症状,有效降低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力,短期疗效满意,其并发症尤其是气胸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7.
目的 探讨无明确转移的胃巨大间质瘤内镜切除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例经超声内镜和CT检查确认无转移灶的胃巨大间质瘤行内镜切除治疗,切除标本送检病理及免疫组化,记录内镜操作时间及出血、穿孔的发生情况.术后第2、6和12个月复查胃镜及超声胃镜,第12个月复查全腹部三期CT扫描,统计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情况.结果 10例内镜下成功切除,内镜切除成功率为83.3% (10/12);行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的6例浆膜层均能保持完整性,无意外穿孔发生,行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R)的4例术中采取主动穿孔,主动穿孔率为33.3% (4/12),穿孔后均能通过内镜下完成缝合;术中出血均超过100 ml,通过氩气、电凝及钛夹均能成功止血;8例最小横截面直径在3.5 cm以下的瘤体顺利经食管完整取出,另2例最小横截面直径超过3.5 cm的瘤体在胃腔内分割后通过贲门取出;9例瘤体最大直径小于5.0 cm者术后证实为低度危险胃间质瘤,另1例最大直径大于5.0 cm者证实为高度危险胃间质瘤;随访1年,所有患者未发现局部复发或腹腔转移.2例内镜切除治疗失败者,瘤体最大直径均大于5.0 cm,因术中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而转外科行手术治疗,内镜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发生率为16.7% (2/12),术后病理均为高度危险胃间质瘤.结论 内镜下切除最大直径在5.0 cm以下且无转移的胃巨大间质瘤是安全而有效的,最小横截面直径小于3.5 cm的瘤体更适合经内镜切除,可通过贲门顺利取出.但最大直径超过5.0 cm的胃巨大间质瘤,高度危险的可能性大,术中易发生内镜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内镜切除应谨慎.  相似文献   
158.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s of thepancreas,SPTP)是一种较罕见且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胰腺肿瘤[1],其生长缓慢,预后较好,手术切除可达到治愈的目的。近年来,国内外报道较少,本文就我院收治的6例的临床和CT表现做一分析,旨在提高诊断水平。1材料与方法1.1临床材料搜集我院2002年10月~2005年10月期间6例中,均为女性,年龄16~52岁,平均28.2岁。其中5例35岁以下,1例52岁。临床症状主要为中上腹部不适、隐痛,或腹部包块等,体检:可触及腹部肿块。全部病例经手术切除和病理证实。1.2仪器与方法采用GE Hispeed Adr螺旋CT机…  相似文献   
159.
1病例资料患者,男,60岁,因原发性肝癌收入院待行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治疗。入院后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 阿拓莫兰1.8 g(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号060712)静脉点滴行保肝治疗。首袋输入阿拓莫兰,滴数68滴/m in,输入约5 m in后,患者出现头面部皮肤潮红,无皮疹出现,伴有胸闷、呼吸困难、干性咳嗽,测血压120/80 mmHg,心率102次/m in,诊断:药物过敏。即停止输液,更换液体,并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半卧位,以及异丙嗪12.5 mg肌内注射、地塞米松5 mg静脉推注。约30 m in后患者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症状好转,约1 h后患者心率为82次/m in,皮肤潮红…  相似文献   
160.
目的探讨人眼睑结膜炎症部位是否存在肺炎衣原体(Cpn)。方法一次性刀片刮取眼睑结膜炎症部位脱落细胞,应用nested PCR (nPCR)技术对86例标本进行了Cpn核酸检测,并对阳性产物进行DNA全自动测序。结果86例睑结膜炎症患的病灶部刮取标本经Cpn核酸检测23例呈阳性,阳性率为26.7%。随机抽取2例Cpn核酸nPCR阳性产物经DNA测序,1例与国内各地报道的呼吸道检测出CPn序列完全一致,另1例除存在1位碱基为双峰外,其余相同(可判断为该病例被CPn不同株反复感染)。结论我国人眼睑结膜炎症患的病灶部存在CPn。本就睑结膜部存在CPn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