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7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直径小于3cm肝癌的经皮射频微创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敏山  梁惠宏  李锦清 《中国肿瘤》2002,11(4):242-242,243
[目的]初步总结采用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肿瘤直径小于3cm小肝癌的疗效和经验。[方法]射频消融治疗肿瘤直径小于或等于3cm的小肝癌共53例,其中首次诊断为原发性肝癌30例,肝癌术后复发16例,肝转移癌7例,全部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单纯射频消融治疗31例,射频消融联合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术治疗22例。[结果]全组未见严重并发症,常见的术后反应为穿刺点疼痛,腹胀,低热,甲胎蛋白治疗后转阴者12例,下降但未完全转阴者5例,术后第1年出现复发者2例,第2年出现复发者1例,死亡1例,1年生存率为98.1%。[结论]经皮射频消融对小肝癌的治疗具有微创,简单,快速和重复性好的特点,是一种新的具有根治可能的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2.
酒精注射和微波固化治疗肝癌1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水酒精瘤内注射(cthanol intratumor,EIT)多在B 超导引下作肝癌内注射,应用微波作肝切除时的止血作用也已应用于临床.我们采用无水酒精瘤内注射和微波固化(microwavc coagulation,MC)联合使用治疗不能切除的中央型肝癌,从1989年11月至1990年6月共治疗1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3.
 我院从1988年9月至1991年6月有7例局部晚期复发性直肠癌接受腹主动脉大剂量灌注化疗加药物滤过治疗。所用的药物是丝裂霉素C(MMC,40~50mg)和5-氟尿嘧啶(5FU,2000mg)7例中,5例疼痛缓解,2例肿瘤缩小。4例治疗后6~12个月死亡(平均生存10.5月);3例治疗后0.5~20个月,仍存活。  相似文献   
74.
原发性肝癌的二步切除(附1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获得二步切除的途径和围手术期的特点。方法:1989年1月至1996年9月,我科二步切除经治疗的原发性肝癌13例。术中肝固有动脉结扎(HAL)和肝肿瘤无水酒精注射(EIT),术后放疗1例;术中多模式治疗,即OAE,HAL,EIT和微波固化1例。11例经导管或术中肝动脉化疗栓塞(TAE)治疗1~5次。结果:此13例肝癌治疗后,肿瘤最大径从10.6±1.5cm缩小为6.6±1.8cm;2例AFP降为正常,其中1例仍发现存活的肝癌细胞。手术方法均为不规则肝切除术。手术死亡1例,其余12例中,术后4例并发肝功能不全。结论:TAE是肝癌获得二步切除重要的途径,二步切除较易并发肝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75.
降低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率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为了降低原发性肝癌术后肝内复发率,作者从肝切除术式,早期诊断,个体特异性等作了多方面的研究,通过多学科的合作,融肿瘤外科,介入治疗,化疗为一体,使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4年内复发率从48.9%降至21.3%,4年生存率从35.1%升对56.9%。  相似文献   
76.
广东省部分地区登革热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加强广东省登革热的监测,防止该病的大流行。方法:收集发烧可疑患者的血标本及蚊子标本作病原分离,并进一步用RT-PCR鉴定;采集监测点健康人血标本,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作抗体水平调查。结果:在佛山、沙湾、坪石3个监测点收集的发热待查患者和蚊媒标本,均未分离出登革病毒。蚊媒监测结果表明:布雷图指数大大超过有效控制指标5;全年大部分时间布雷图指数均超过20以上;血清学调查表明:健康人群抗体水平逐年下降。结论:存在登革热暴发流行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比较肝癌术前CT,MRI,超声显像的结果与DSA及术中所见,探讨和分析其术后的复发的有关原因。方法 在1991~2003.5作者对人院手术切除肿瘤最大径≤5cm的283例肝癌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结果 283例中CT、MRI、超声显像为单个的而DSA发现21.2%为2个或2个以上病灶,在手术探查中有32.5%2个或2个以上病灶。本组1、3、5年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3.2%、67.3%、50.1%和70.1%、57.7%、35.2%。本组肝癌术后第1年内复发占29.9%、第3年内占42.3%、5年内复发率为64.8%。结论 影像学对肝癌的诊断非常重要。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均有其优、缺点,要提高诊断率,常常要结合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DSA可弥补CT或MRI和超声检查的不足,然而部分小转移灶也难于发现。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患者的外周血中甲胎蛋白(AFP)mRNA的检测在肝癌术后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巢式PCR和TaqMan MGB探针法定量PCR技术,检测105例肝细胞癌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AFP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肝细胞癌患者术前外周血AFP mRNA的阳性率43.8%(46/105)高于健康对照10.0%(3/30),有显著性差异(P< 0.001)。术前血中AFP mRNA的表达与各项肿瘤侵袭性指标显著相关,包括肿瘤数目、大小、有无肉眼及镜下血管侵犯。AFP mRNA阴性患者1、2、3年生存率以及1、2、3年无瘤生存率均显著比AFP mRNA阳性患者术后高(两者均P=0.004)。多因素分析也指出术前外周血中是否表达AFP mRNA是预测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结论]肝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是否表达AFP mRNA与肿瘤侵袭性相关,对于预测术后复发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患者的外周血中甲胎蛋白(AFP)mRNA的检测在肝癌术后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巢式PCR和TaqManMGB探针法定量PCR技术,检测105例肝细胞癌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AFP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肝细胞癌患者术前外周血AFPmRNA的阳性率43.8%(46/105)高于健康对照10.0%(3/30),有显著性差异(P〈0.001)。术前血中AFPmRNA的表达与各项肿瘤侵袭性指标显著相关,包括肿瘤数目、大小、有无肉眼及镜下血管侵犯。AFPmRNA阴性患者1、2、3年生存率以及1、2、3年无瘤生存率均显著比AFPmRNA阳性患者术后高(两者均P=0.004)。多因素分析也指出术前外周血中是否表达AFPmRNA是预测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结论】肝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是否表达AFPmRNA与肿瘤侵袭性相关,对于预测术后复发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0.
目的 观察高效灭蟑药饵现场大面积防制德国小蠊效果。方法 在 48个单位面积约 13万m2 范围内 ,用高效灭蟑药饵按 1~ 2 g/m2 施放于缝隙、橱柜、抽屉、货架、灶台下等德国小蠊栖息活动处 ,首次施药 1周内全面检查 1次 ,以后每月检查 1~ 2次 ,视药物消耗和蜚蠊情况适当补充毒饵 ,观察 1年。结果 施药后 1周德国小蠊密度明显下降 ,下降率在 95 .2 1%~ 96.48%之间 ,6个月后下降率为 99.2 2 %~ 10 0 .0 0 %,防制后 1年下降率仍高达 99.2 2 %以上 ,侵害率从 5 3 .5 4%降至 1.44 %,阳性房间密度指数从 19.63只 /间降到 1.74只 /间。结论 高效灭蟑药饵具有使用方便 ,不污染环境 ,杀灭率高 ,防制效果佳等优点 ,适于大面积防制德国小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