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8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79篇
耳鼻咽喉   193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124篇
临床医学   200篇
内科学   119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125篇
外科学   207篇
综合类   469篇
预防医学   178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99篇
  1篇
中国医学   152篇
肿瘤学   10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背景:以往的研究表明,ADp14ARF转染p53阳性的肿瘤细胞系,可以发现明显的细胞增殖受阻现象。而转染p53阴性的肿瘤细胞系,尽管也可见肿瘤细胞增殖受阻,但在程度上明显轻于前者。同时转染p14ARF和p53两种基因,既增强p53表达又加强p53积累,能否更易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目的: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双质粒表达载体pIRES-p14ARF-p53,并观察其对骨肉瘤细胞增殖生长的抑制作用。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材料:实验于2005—01/2006—10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免疫教研室公共实验平台完成。人骨肉瘤MG-63细胞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免疫教研室细胞室提供。含p53全长基因序列的质粒pIRES-p53和pIRES载体均购自武汉晶赛生物公司。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从培养的正常人肝细胞系L02细胞中扩增出的p14cDNA(0.5kb)亚克隆至pIRES载体中,通过PCR、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重组质粒pIRES-p14ARF-p53。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入骨肉瘤MG-63细胞中,并筛选出阳性克隆,将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MG-63细胞),空载体对照组(稳定转染pIRES-neo细胞),p14ARF-p53组(稳定转染pIRES-p14ARF-p53细胞)。①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转染前后瘤细胞DNA含量和细胞周期。②逆转录PCR(RT-PCR)和Westem bolt对稳定转染后的瘤细胞p53、p14ARF蛋白的表达进行定性和半定量检测。③采用噻唑蓝比色法与细胞生长曲线观察细胞增殖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①骨肉瘤细胞DNA含量和细胞周期。②瘤细胞p53、p14ARF蛋白的表达。③细胞增殖情况。结果:成功构建出双质粒表达载体pIRES-p14ARF-p53。①骨肉瘤细胞DNA含量和细胞周期: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转染后的瘤细胞多停滞于G1期。②蛋白表达检测结果: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证实p14ARF、p53基因在靶细胞mRNA和蛋白水平分别有独立表达。③细胞生长情况:转染MG-63后24,48,72,96h瘤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3.43%、69.37%、66.19%、75.26%,与空载体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野生型p53和p14ARF可协同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促进瘤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92.
193.
紫外线空气消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早在1903年,人们就已发现紫外线对空气中的微生物具有杀灭作用。30年代,Dart开始利用人工紫外线源进行室内空气消毒。此后,随着有关技术的发展,利用紫外线进行消毒的设备与方法不断得到改进,紫外线的杀菌机制亦进一步得到阐明。  相似文献   
194.
目的:了解贵州农村地区初治肺结核患者中断治疗情况,探讨中断治疗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将全省按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分为好中差三层,每层随机抽取一个高疫情和一个低疫情县,每县随机抽取2016年纳入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登记治疗且治疗大于2个月的农村地区初治肺结核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20.0进行资料分析。结果:6个县共调查462人,其中中断治疗84人,占比18.2%,中断治疗患者中51.2%因为症状改善而自行停药;Logitisc回归分析发现民族、是否督导服药和医生是否提供宣教对中断治疗的影响较为明显。结论:贵州农村地区初治肺结核患者规则治疗率有待提高,是否进行督导服药和医生是否提供宣教是患者中断治疗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5.
冠心病人单个核白细胞表面粘附相关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形态计量学的方法,观察了正常人和冠心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Vn、CD44和CD11b三种有代表性的粘附相关蛋白的分布及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冠心病组单个核细胞粘附相关蛋白的表达达量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组,三种粘附相关蛋白的表达量亦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6.
颈椎管狭窄与颈椎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1],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颈椎及间盘退行性变、颈椎肿瘤、后纵韧带骨化症及黄韧带肥厚钙化等原因所导致的颈椎管狭窄症发病率日趋增加,其中累及多个节段的颈椎间盘突出的颈椎病、后纵韧带骨化症、黄韧带肥厚钙化致颈椎管狭窄的比例已越来越大.我院2007年6月-2011年1月行前后路联合减压治疗重型颈椎管狭窄症27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7.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更昔洛韦中残留溶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进  黄秀琴  周小顺 《中国药师》2011,14(5):742-743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更昔洛韦中甲醇、乙酸乙酯、N,N-二甲基甲酰胺3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方法。方法:采用Elite-5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程序升温,FID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300℃,进样口温度为120℃,顶空平衡温度为90℃,顶空平衡时间为20min,以二甲亚砜为溶剂。结果:3种有机溶剂完全分离,且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8%~100.3%。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98.
李进  于慧  郑永红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9):2605-2606
目的探讨那格列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对患者炎性反应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那格列奈治疗的74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0.5h血糖(0.5hPG)、餐后1h血糖(1h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0.5h胰岛素(0.5biNS)、餐后1h胰岛素(1bINS)、餐后2h胰岛素(2hlNS)、白细胞介素-2(IL-2)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FBG、0.5hPG、1hPG、2hPG、FINS、0.5hlNS、1hlNS、2bINS、IL-2及CRP分别为(8.0±1.5)mmol/L、(12.0±1.8)mmol/L、(10.2±1.3)mmol/L、(10.5±1.2)mmol/L、(168.2±11.5)pmol/L、(213.5±23.5)pmol/L、(197.0±21.5)pmol/L、(189.5±12.0)pmol/L、(14.0±1.5)斗g//L、(13.5±1.5)mg/L,较治疗前的(10.5±1.0)mmol/L、(14.5±1.5)mmol/L、(12.5±1.4)rnmol/L、(11.6±2.0)mmol/L、(180.7±12.0)pmol/L、(229.8±26.0)pmol/L、(218.5±23.0)pmol/L、(197.0±14.5)pmol/L、(12.5±2.0)彬L、(22.8±2.0)mg/L均明显下降(t=11.9293、9.1785、10.3561、4.1115、6.4696、4.0009、5.8744、3.4279、5.2307、32.0006,均P〈0.05),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那格列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炎性反应状态,且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9.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丹芪偏瘫胶囊中芍药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WatersXTerra柱,以乙腈-水-冰乙酸(13∶86∶1)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31nm。结果:芍药苷在0.005-0.0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61%,RSD为2.27%(n=6)。结论:本方法操作准确,可以作为控制本制剂产品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0.
目的:探讨壳聚糖吸附澄清是否可以取代醇沉用于丹芪偏瘫胶囊的纯化工艺。方法:采用HPLC-ELSD法对分别采用醇沉与壳聚糖吸附澄清工艺的丹芪偏瘫胶囊中黄芪甲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壳聚糖澄清法与醇沉法均能使药液澄清,但是后者更能保留黄芪甲苷这一有效成分。结论:单以黄芪甲苷含量作为指标,壳聚糖澄清法不能取代醇沉法用于丹芪偏瘫胶囊的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