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6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32.
  目的  探索社区医疗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模型构建骨关节炎风险预警模型,为社区骨关节炎的早期预警提供定量工具,以期为老年人骨关节炎防治提供更高效的管理方法。  方法  集成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上海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9年健康档案、健康体检和诊疗数据形成包含4万多个样本和126个变量的原始数据库,经过数据预处理和复合特征选择筛选入模特征,采用XGBoost算法构建骨关节炎患者风险评估模型。  结果  本研究筛选纳入模型14个,包括饮食是否荤素均衡、身高、体重、BMI、每次锻炼时间、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是否患有高血压、是否有肢体外伤等。其中重要性排名前5位的特征因素分别为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BMI、低密度脂蛋白、饮酒频率,其特征重要度均超过0.1。以“是否骨关节炎”作为输出变量,特征工程筛选后的14个特征作为输入变量,构建骨关节炎风险评估的XGBoost模型,采用8折交叉验证的方法训练后,在测试集上验证模型准确率为92%,精确率为71%,召回率为65%,F1_score为0.68,AUC达到0.82,KS值为0.48。  结论  本研究采用社区医疗大数据构建了骨关节炎风险预警模型,模型的整体拟合度和特征合理性较好,为社区骨关节炎的早期预警提供了工具,有利于社区骨关节炎的早诊早治。   相似文献   
33.
目的 研究脑深部出血(DCH)急性期患者死亡率与脑积水的关系。方法 将60例急性DCH分为壳核出血组和尾状核、丘脑出血组,分别对其中昏迷评分、脑积水等与死亡率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脑积水19例(31.7%),急性期死亡17例(28.3%),其中14例有脑积水。分析表明Glasgow昏迷评分(GCS)≤8与DCH急性期死亡率密切相关;脑积水与壳核出血急性期死亡率显著相关。结论 急性壳核出血病人若昏迷并有阻塞性脑积水则死亡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34.
目的分析医院鲁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控制细菌耐药及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医院2009年2月-2012年11月住院及门诊患者分离出的非重复鲁氏不动杆菌40株,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的革兰阴性杆菌鉴定卡(GNI卡),将细菌鉴定到种,采用GNS-148药敏试验卡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40株鲁氏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痰液15株,占37.5%,其次为分泌物及血液,分别占20.0%及12.5%;其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ICU)10株,占25.0%,其次为骨科及感染科,分别占20.0%及12.5%;共检出多药耐药菌14株,检出率35.0%;鲁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为17.5%,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妥布霉素、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达25.0%~37.5%,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50.00%。结论医院鲁氏不动杆菌耐药率较高,其临床主要的危险因素为抗菌药物应用与侵入性操作,应提高对鲁氏不动杆菌耐药性及临床危险因素的重视。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归芪多糖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Cl4模型组、联苯双脂组、归芪多糖高剂量和低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灌胃给药21d后,腹腔注射CCl4,24h后对小鼠血清中ALT和AST、肝组织中MDA和SOD活性以及肝脏指数进行测定,并观察归芪多糖提取物对CCl4致肝损伤的病理组织改变。结果:模型对照组肝组织明显变性、肿胀;归芪多糖提取物能减轻CCl4致肝损伤的病理改变,显著降低CCl4致小鼠血清中ALT、AST及肝组织中MDA含量(P0.01)和肝脏指数(P0.01),提高SOD活性(P0.01)。结论:归芪多糖提取物对小鼠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降酶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36.
心室颤动(简称室颤)是引起心脏性猝死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若能采取积极防治室颤的有效措施,则可能使患者幸存。本文综述1976年以来国内外对室颤的防治研究进展,旨在提高医务工作者对室颤的乐观认识,采取积极有效地防治措施,以减少室颤的发生,提高室颤转复率。心室颤动的预防室颤常发生于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严重威胁着病人的生命。采取有效地预防室颤的措施甚为重要。一、“先兆性”心律失常:室颤发生之前常有某些“先兆性”心律失常,如室早>5次/分,R落在T波上现象,二联律,多形性室早及连续2次或2次以上的室早。Adgey等研究提示:诱发室颤最重要的因素是R落在T波上的现象,见于60%的病例,晚期室早或室性自主心律则很少诱发,19%  相似文献   
37.
为了解医护人员对家庭病床服务的认识和评价,找出医护人员从事家庭病床服务意愿性的影响因素,我们对东城区的300名医护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在北京市东城区随机抽取6家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下属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在每个单位随机抽取50  相似文献   
38.
动脉粥样硬化(硬化)是冠心病、脑血管意外、间歇性跛行等疾病的病因。本文仅就近年防治方面的文献作一综述。降低胆固醇的方法  相似文献   
39.
原发性高血压按肾素分为高肾素、正肾素及低肾素三型。各型的发病率各家报导不一致,关于肾素分型对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指导和预后的判断价值,现已提出不同看法,引起广泛注意。为了探讨原发性  相似文献   
40.
尖端扭转型室速与神经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尖端扭转型室速(Toi sades de pointes,TDP)的发病机制与神经系统存在某些关联。本文复习近年有关资料,综述如下。一、尖端扭转型室速的一般情况: 有的病人为先天性Q-T延长综合征,也发现一些药物、如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精神病治疗药亦可诱发,称多形性室速。最近报告二尖瓣脱垂症、心肌炎、心肌缺血、心肌梗塞、乙胺碘呋酮、低钾、低镁等任何延长Q-T时间的情况,均可诱发多形性室速。 TDP或多形性室速除了QRS群尖端扭转,形态多变外,在治疗效果上不同于一般室速。它们对电复转,利多卡因疗效较差,面对补钾补镁、静滴异丙肾上腺素、临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